雜(dzap2)
形容一個地方品流複雜,粵語可以單用一個「雜」字。如說︰「爾(呢)道好雜㗎,不(唔)好喺道留咁耐呀。」意思就是︰「這兒品流複雜,不要在這裏逗留那麼久啊。」其實這是古語。
《荀子.法行》︰「南郭惠子問於子貢曰︰『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曰︰『夫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櫽括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孔夫子有教無類,來者不拒,所以他的學生什麼人都有;無怪乎當時人也有認為孔門很「雜」。戰國時的《荀子》一書就有這樣一個「雜」字。原來「雜」字這個粵語用法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早知(dzou35 dzi55)
「早知」是粵人的日常用詞,譬如「早知我唔出聲啦!」就是說「早知道,我就不作聲了!」粵人又有「有早知,無(冇)乞兒」這樣一句頗為流行的諺語,意思是「有『早知道』這回事,就不會有人淪落為乞丐了」,與「世事沒個早知道」同義。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早知」條︰「粵早知道;要是早知道。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大家可能都早就知道,普通話不說「早知」,而說「早知道」。其實上古和中古漢語都只說「早知」,而「早知道」是大約到了明朝才在文學作品(如《金瓶梅》)中出現的。顯然,就「早知」與「早知道」兩個說法而言,粵語也是比普通話古雅的。
筆者在《戰國策. 燕策(二)》見到「早知」的用例︰「臣聞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文中的「蚤知」的「蚤」是「早」的通假字,這差不多已是中學生的常識了。大家只要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這一類網站搜尋,就可以找到大量古書中的用例。譬如西漢劉向《說苑.權謀》︰「知命者預見存亡禍福之原,早知盛衰廢興之始。」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詇」字的解釋是「早知也」,即「預先知道」的意思(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三國志.吳書.呂岱傳》︰「呂岱出身萬里,為國勤事,家門內困,而孤不早知。
「早知」也見於古詩詞。唐詩方面,白居易有《縛戎人》一詩,述說一個唐人被蕃人俘虜,被迫過着蕃人一樣的生活,心裏甚感難堪;於是雖然已取蕃妻,並且生了兒子,卻決定隻身逃回中國。不料逃回之後卻被視為蕃人,心中甚感悔恨。白詩為他道出心聲,詩中有這樣兩句︰「早知如此悔歸來,兩地寧如一處苦?」宋詞方面,歐陽修的《鷓鴣天》有「早知今日長相憶,不及從初莫作雙」兩句。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