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支援 關注被捕社運青年心理

被補青少年除了因為需要面對司法程序而感到壓力外,也會因為家庭關係的改變而感到困擾。有些甚至因為跟家人政見不同,與家人割蓆或分開居住。他們除了需要個人輔導服務外,也需要家庭輔導。

自2019年6月開始,因為《逃犯條例》的關係,香港經歷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不少香港人走上街頭遊行,表達對修例的擔憂和反對,多次的遊行示威沒有得到政府充分有效的回應,示威活動因此愈來愈頻密,程度愈來愈激烈。政府選擇以止暴制亂的方式,來遏止示威者的活動,很大數目的示威者因而被捕。

截至6月初 逾4000青年被拘

截至2020年6月初,被捕人數多達9000多人,當中不少為青少年,其中25歲以下的被捕人士有4000多人,這數字可謂香港開埠以來因社會運動而被捕的紀錄,實在令人非常擔憂。

這些被捕人士中,有被控告較輕微的罪行,也有一些被控告較嚴重的罪行,亦有一些人士,在示威現場被警察記下姓名和身份證,擔心將來可能被控告。跟其他示威者的處境不同,他們被警察控告,面臨未來的不確定性。

由於被捕人士眾多,6000多個個案處理時間需時甚久,也需要大量的法律人士參與。運動規模之大,前所未有,相信由被告、調查、控告至完成司法程序,都會需要一段很漫長的時間,當中涉及的社會資源十分龐大。

示威者被捕後,需要面對一段漫長的等候時間,在目前的社會氛圍下,他們不知道要等待多久,而每一天的等待,也會令他們對將來產生擔憂和焦慮。

對他們和他們家庭及朋輩來說,這也說是一種心理上的折磨。而至於那些最後被法庭裁決無罪釋放的人士,所花的時間和精神,以及在人生旅程中失去了的光陰和一切,也是無法補償的。

部分患創傷後壓力症 急須支援

被捕不是單一事情,也會影響個人的所有人生計劃,又會影響身邊關心自己的人的心情。不少被捕的青少年,因為被補而面對更多的壓力,不能專心學習或繼續學業,需要特別功課安排或休學。有些在職的青少年,因為有案件在身,即是還未審判,也被迫失去工作。生活上的改變,令青年人的精神心理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有些甚至出現抑鬱和焦慮的情緒,不少負面的想法,例如對將來失去希望,感到內疚,甚至出現一些不想生存的想法。

有些青少年每天想着自己的案件,未能專心在其他日常生活的事情上,也出現睡眠障礙,影響了日常的正常活動。在這些年輕人中,有些最後被診斷患上抑鬱症或焦慮症。

在參與社會運動而被捕的人士,在示威過程中可能目睹一些震撼的場面,甚至一些令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脅的情境,事後,被捕人士可能出現一些跟事件有關的回憶、噩夢或回閃,恍如重新經歷事件一樣,有些更避免接觸任何令他們回想到事件的地方和事物,更進一步出現情緒的困擾,例如負面的情緒、反應過度,容易激動等情況,影響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以上的情況反映被補人士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社會運動便是觸發精神障礙的創傷事件。

被補青少年除了因為需要面對司法程序而感到壓力外,也會因為家庭關係的改變而感到困擾。生活在同一屋簷下,青少年個人的經歷,不免會影響到家人的精神心理。有些家人因被補青少年的事情而感到焦慮和擔憂,有些家長甚至感到抑鬱和無助。一家人的情緒不好,自然影響家庭溝通和關係。有些被補青少年因為跟家人政見不同,出現割蓆的情況,有些甚至跟家人分開居住,使他們缺乏家人的支援。

這些面對因被補導致家庭關係變化的青少年,除了需要個人輔導服務外,也需要家庭輔導和治療。

蛻變計劃 個人及家庭輔導

以上的精神心理變化和障礙,假如得不到及早的辨識和處理,可能出現情況轉差的風險,也會影響長遠的精神心理狀態和痊癒機會。之前,香港未有一些專門為被捕人士提供精神心理照顧的服務計劃,有需要的人士需自行尋找公立或私營的輔導、臨床心理或精神科等服務。在尋求服務的過程中,被捕人士往往面對不少困難,例如等候時間很長、私隱問題、擔憂有關專業人士會否因政見不同而不願提供協助等。

「民智行動設計智庫」於本年6月15日推出的「蛻變計劃」(http://www.cadlprojectchange.org/),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團隊,財政獨立,非由政府資助;旨在為參與反修例社會運動並有案件在身的青年(涉案青年)提供全面的社會心理輔導服務及面對司法程序的支援。服務免費為25歲以下的被捕青少年及其家人提供以輔導為基礎的心理介入,以及撰寫社會心理報告。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士包括輔導員、社工、家庭治療師、心理學家和精神科專科醫生。

辨析精神障礙 助回復心靈和諧

「蛻變計劃」中的專業人士希望透過這服務,為被捕的青少年提供陪伴和輔導,向他們提供精神心理上的支援,和及早辨析精神心理障礙的症狀,提供風險評估和心理介入,以及時處理問題,希望紓緩被捕和審訊對他們構成的壓力和精神心理問題。

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是社會的珍貴人才,更是我們的下一代。希望社會各界可以響應「蛻變計劃」的宗旨,關注被補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讓他們在暴風雨後,回復心靈上的和諧,重新為香港的未來社會作出貢獻。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宋陳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