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留倩影

人生大事,只有費盡心思,大搞特搞,大宴親朋,方成就令人永世難忘的世紀婚宴,也為自己和親朋戚友,留下光輝美好的回憶……
每逢結婚旺季,接二連三收到不少紅色炸彈,獲邀出席婚宴。市道興旺,造就近年的婚宴排場浩大,大大本的婚照相簿更在所難免,除傳統影樓拍攝外,甚至遠赴他鄉實景拍攝,架勢非常。人生大事,只有費盡心思,大搞特搞,大宴親朋,方成就令人永世難忘的世紀婚宴,也為自己和親朋戚友,留下光輝美好的回憶。對我來說,參加婚宴,除了能為一對新人送上祝福外,不外乎能跟久未見面的同學或親朋聚首一堂,寒暄一番為樂事;而未婚者,也是一個尋覓對象的大好機會。當然,最難堪是一些非去不可的婚宴,又被安排跟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同枱,話不投機,話匣打不開,只好等佳餚上枱,舉杯笑笑,各自低頭細嚼,等候糖水丶生果上枱,速速散場。
 
1960年代:大妗姐或自家工人奉茶待客的場面,今天已難復見,能夠有如此排場的主人家,那個時代並不常有。
1960年代:大妗姐或自家工人奉茶待客的場面,今天已難復見,能夠有如此排場的主人家,那個時代並不常有。
 

婚宴:自家大宅/天台走廊到酒樓

 
時移世易,昔日結婚的繁文縟節經已從簡,傳統上的「三書六禮」亦只是一些象徵式的禮儀而已。至於大紅花轎過門更早成歷史。新一代婚禮重頭戲,當然落在擺酒夜宴之上,其次一幀充滿溫馨甜蜜,極具創意的結婚相片,更是不可或缺,務求為自己與親朋面前留下難忘印記、可說是其戀愛修成正果的視覺宣言。
 
1950年代:做其齊人,妻妾成群,可說是成功男士權力和經濟能力的象徵,但內裡的家庭角力和暗湧,絕對不為外人所知。
1950年代:做其齊人,妻妾成群,可說是成功男士權力和經濟能力的象徵,但內裡的家庭角力和暗湧,絕對不為外人所知。
 

一夫多妻妻妾裝扮大學問

 
回顧戰前的香港,不少土豪富翁,可在《大清律例》下,享盡齊人之福,娶完又娶,子孫成羣。適逢家有喜事,更是妻妾們盡顯派頭的時候,悉心的打扮和名貴首飾用得其時,最重要還有那套穿在身上的傳統裙褂,集權力丶地位和傳統美學相結合於一物。褂上繡上的珠片數目樣式和配搭有所根據,傳統上,只有正室才可穿正紅色和繡上雙鳳的褂服,而妾侍們,只能穿上粉色和吉祥花鳥的圖案,在外觀上,絕不能蓋過正室,此為彰顯出家族中階級地位,不可逾越,否則家無寧日,後果堪虞。
 
至於富裕人家的婚宴,一般會以到會形式在自家大宅舉行,由管家安排一切,角色猶如今天的 wedding planner,從親朋名單賀禮回禮等瑣事,以至布置以及菜單,全部由他包辦。相反一般人家,只能斬隻雞、加些餸菜和水酒,宴請一下幾個熟朋友,草草了事;有些甚至在天台或唐樓走廊上擺喜酒,相信不少父執輩都有此經驗,而能夠在酒樓擺喜酒,已是小康的家庭。
 
1930年代:新郎穿上剪裁合適的西服,手持頂帽,英姿凜然,配上新娘婚紗的新款頭飾,以當時來說,絕對是前衛西化,估計兩人來自貴族或華僑家庭。留意新娘子那副充滿時代感的眼鏡,盡顯那份西化的味道。
1930年代:新郎穿上剪裁合適的西服,手持頂帽,英姿凜然,配上新娘婚紗的新款頭飾,以當時來說,絕對是前衛西化,估計兩人來自貴族或華僑家庭。留意新娘子那副充滿時代感的眼鏡,盡顯那份西化的味道。
 

婚紗攝影:油畫布景到實地取景

 
社會漸富裕,普羅市民對婚宴的要求自然提高,既是人生大事,更不會吝嗇,豐儉由人,各適其適,造就了結婚相關行業的興旺。早年一張結婚相片,更是得來不易。50年代,一個普通的白領月薪,也不過是數十元,而一幀普通的結婚照,動輒也需三至十元不等,堪稱是昂貴的「玩意」。但仍有不少人「死慳死抵」,省下金錢,務求能拍下重要的一刻,留作紀念。
 
踏入70年代,普羅市民經濟上,都能負擔到一般影樓拍攝結婚照。相依偎的甫士,已是指定的基本動作。其時部份影樓都會提供男女服裝及婚紗租賃服務,更會落本粉飾影樓佈景,大都以西式場景為主。
踏入70年代,普羅市民經濟上,都能負擔到一般影樓拍攝結婚照。相依偎的甫士,已是指定的基本動作。其時部份影樓都會提供男女服裝及婚紗租賃服務,更會落本粉飾影樓佈景,大都以西式場景為主。
 

傳統亭台樓閣新派宮廷擺設

 
隨着影樓業的普及化,踏入60年代,傳統影樓在不少社區開設,除了每年例必拍攝全家福外,其次結婚相自然成為不可缺少的一環。不少影樓更願意投資在器材和布景裝潢上,希望招徠更多的客源。傳統的亭台樓閣油畫布景視作老土,慢慢被取代,取而代之是壁爐水晶吊燈、西式花紋牆紙的宮廷擺設,想不到這股歐陸風,原來早於70年代初開始,一直影響至今天,引領着兩三代香港人的拍攝品味。
 

數碼加工要幾靚有幾靚

 
另一方面,傳統的影樓,由於老闆年邁,加上資金有限,追不上潮流改變,逐漸退出舞台;相反一些主打婚姻拍攝的公司,在經濟起飛的70年代,如雨後春筍,在旺角和九龍塘一帶遍地開花。他們大多願意投入資金在美輪美奐的裝潢上,藉着宣傳廣告策略,主動出擊,迎合市場的變化和需要。例如在70年代後期,就有公司買入先進的幻燈器材,將歐美的風光景點;例如巴黎鐵塔、羅馬噴泉、夏威夷園林等的相片投射變布景,同步拍攝,令人如置身現場一樣,一時間令不少人趨之若鶩,惹來一陣人有我有的「虛幻熱潮」。反觀今天,外景拍攝已視作等閒,絕無稀奇,有的甚至拉隊遠赴他鄉,全方位數碼拍攝,加上電腦後期加工,「要幾靚有幾靚」成為真實。競爭白熱化下,婚姻拍攝更進展到一條龍的專業製作,各式各樣的花臣噱頭,首要令新人們樂在其中,自然會大破慳囊,既可享受拍攝中的樂趣和尊貴服務,更可在婚宴上,炫耀一下自身的財力和幸福,樂不可支。
 

印證同甘共苦之開始

 
姑勿論如何,一場完美的婚宴或一幀溫馨幸福滿瀉的結婚相,都是印證一雙新人,踏入人生新階段的開始。往後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的歲月下,回想過去,就會感嘆時光飛逝,歲月無痕。細看一下那幅掛在牀頭的褪色相片,就是最好的回味和信誓憑證。
 
1980年代中:平平無奇的甫士,加上當年流行的有色效果濾鏡(Filter),增加視覺效果,莫非隱喻婚姻需要浪漫之餘,更需要存有如夢的希冀,才會永久。
1980年代中:平平無奇的甫士,加上當年流行的有色效果濾鏡(Filter),增加視覺效果,莫非隱喻婚姻需要浪漫之餘,更需要存有如夢的希冀,才會永久。
 

一夫一妻制:再見齊人

 
自古以來,中國的婚姻制度容許納妾,而香港在殖民統治下,亦跟隨《大清律例》,可依照「三書六禮」的傳統,締結婚姻和納妾。但於1971年10月1日後,只有根據本地《婚姻條例》的婚姻才被視作有效,兼同時廢除納妾,只容許一夫一妻制,而結婚必須在婚姻註冊處或官方特許的場所舉行婚禮儀式。
 

結婚儀仗隊:為大紅花轎開路

 
結婚為人生大事,古時中國有儀仗隊,專責為結婚迎娶的大紅花轎作開路之先鋒。隊伍穿上紅衣,前排負責高舉旗幟或迎牌,隨後是樂隊人員,以竹笙、嗩吶等傳統樂器沿途吹奏,更會打鑼打鼓以壯聲勢,場面熱鬧。至於人數排場,則視乎主人家經濟和社會地位而定。然而這種傳統在香港的新界地區,於七十年代後已式微,而在市區,皆因場面浩大,需要封街進行,更在戰後被禁止。據聞昔日油麻地,有數家儀仗隊店,專門負責紅白二事的儀仗服務,而客人都會特別要求對方不要迎娶同日接下白事,否則不吉利。但在商言商,儀仗隊只要披上藍白衣,換上道具,吹上哀樂,就能「紅白逢源」。
 
圖片:作者提供
 

吳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