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黃顯華教授傳上他4月在灼見名家發表的文章,講述他參與進優行動計劃的歷程和得着,閱畢獲益良多。行動計劃創辦人謝家駒博士把退休轉化為進優之說,的確重要。因為一直以來,我們的人生都循着 「學習──工作──退休」這三階段而行。退有退出、退隱、退化而休則有停下,不再發展含意。相反,進優則意指進化、進步而生命變得更高質,能夠利己惠他,趨向比較積極、充實完滿的人生。
百歲人生 四項資產
黃教授說進優行動計劃由閱讀《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The 100-Year Life—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開始,這本由倫敦商學院兩位教授,琳達·格拉頓和安德魯 J 斯科特合著,於2016年出版,是一本暢銷全球,影響頗大的著作。
作者根據全球統計數字,明確指出隨着生活環境改善,醫療科技進步,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增加,現代人變得愈來愈長壽,有90至100歲命已是趨勢。於是以上人生三階段也不合用。一般人到60至65歲退休,往後還要多活30至40年。在生活多個方面,如健康、理財、閒暇、新工作等都要及早策劃、預備。作者提出要突破人生三階段論,人生其實可以有多階段,在退休後,只要及早安排,可以有更多更新的發展,活出精彩的百年人生。
作者指出我們要及早儲備及開拓以下四項重要資產:
- 有形資產:例如存款、住屋等,足以維持日常生活基本需要。
- 生產資產:例如增加新的技能和知識,足以產生另外的收入。
- 活力資產:包括健康、正面的心態和心靈、友誼、良好的家庭關係和夥伴關係等。
- 轉型資產:對自我的認知,接觸不同網絡的能力,面對新挑戰的抉擇能力等。
限於篇幅,本文談談教育工作者,包括老師、校長、教授等,在退休前後,如何處理,開拓有形資產這一項。日後有機會再談其他三項。
教育同工的有形資產,是和其事業發展階段掛鈎的。在投入教育的起初階段,約5至7年,教學工作異常忙碌,花費巨大精神及時間,包括教學、教材、評估的掌握,教導及輔導學生,當好班主任及行政任務,處理好和同事,包括上司及同輩,以及家長的關係等。應無暇亦沒條件去開展有形資產。只是在積累吧。往後的十多年,經驗豐富了,業務更精進,可能嘗試不同工作崗位,以至轉校。幸運的話,會預備首一次晉升。個人生活方面,也許會置業、結婚、生孩子,或再進修。這大致在40歲完成。以後10年是事業衝刺的黃金期。或許有更多更大的責任,教學以外,管理角色也會承擔多些,或多參與一些專業組織,出任一些教育公職,同時有機會再次晉升。踏入50歲,業務更圓熟,管理工作加重,當新一輩教師之導師機會增加,傳承豐富的專業經驗,同時或會感到精力稍退,近退休前的幾年,多會部署日後生活,部分甚至提早一點退下。
以上描述,是大體教育同工事業發展階段,步伐快慢每人不一,而大致軌跡則接近。
有形資產 穩健為先
有形資產的籌劃安排,當然愈早愈好。考慮到敎育同工的事業發展階段,在40、50歲前後,可以有比較多的選擇。以穩健為先的安排是最好的,因為這是保障日後長遠生活的必要條件,不宜冒進,承擔太多金錢上的風險。
以下幾個實例,或許有一定參考價值,因為他們的做法帶來穩定回報。
一對教師夫婦,沒生孩子,在事業穩定後約30多歲置了業,並且在50歲左右另供一個單位,以租金抵銷給銀行的供款。預計退休後,可用部分公積金清還其餘借款,於是繼續收租,加上不俗的公積金,足以維持體面的退休生計。教育同工如能早期辛苦一些,自住物產之餘,再供另一單位,日後收租之用,是合理的理財方法。
此外,其他一些穩定而高息的投資工具也可考慮。一位退休校長朋友,十分鍾情「企業債券」,即是一些本地及海外大企業,如銀行、保險公司、地產公司等發行的公司債券,進行集資,承諾若干年後按本金價值還錢,期間給予利息,一般3至10釐不等。大部分以美元計算,一手約10萬美元。有些更需要符合專業投資者身份(指有一定數額流動資產)。企業債券的風險是公司結業,但此十分罕見。在長期低息的環境下,甚至可以用物業作抵押,借貸以購入企債,即可賺取息差。企債可以自由買賣,如100元一單位,可用90多至100多元買入,升時亦可售之。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低買高賣,中間更賺取利息。
另一位退休教授特別喜歡投資股票中的房託基金(REITs)類。這些信托基金主要持有物業組合,如商場、辦公大樓、酒店丶服務式公寓、停車場等,收取租金。在扣除稅項之後,以股息形式回報投資者,法定規定要派息比率九成以上。當中除領展利息稍低外,其他如置富、越秀等均有5釐或以上。這位朋友以大部分退休金投入三四種房託上,由於派息月份不同,無形中他在年中不同時間收到利息作恆常收入,以支付日常開支。且股票相對於債券流通性強,隨時可進行買賣。這些房託股價在股市漲時升不了多少,跌時亦降不多,投資人只取其高息而己,不作投機的。
還有一種更加保守,投了進去,便不用花心思去日夕注意,有點像定期儲蓄,但利率比較高,這便是保險公司的年金了。可選擇每月供款或一次過付清。為期十年或更長。一位老師退休時拿了公積金,把四分之一放在年金戶口,打算10年,即70歲時才取回,中間總體息率在3至4釐之間。如果預計在長期不會用到這筆金錢,此種延後儲錢計劃也不錯。一則利率有保證,二則也可減少因錯誤投資而花大筆金錢的風險,因年金投放愈久、回報愈大,不捨得提早取回呢。
筆者不贊成教育同工在職時炒股炒樓,因為會易分神,影響日常工作,萬一失敗更會增加財務負擔。到退休前最後十年,以上比較穩健的投資工具便可考慮。至於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行業,要投資的話,可免則免了。
至於能否真正應付百歲人生,那便要另看其他個人變項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