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吃相,不好說一定代表這個人的道德和智力水準,但肯定足以顯示這個人的修養。飯桌上的談話,更是如此。
說句題外話:當今世界兩大國的最有權力者,性格、能力、品行、政策等等,撇開不提,單就他們說話的時候那張嘴的動作,就實在是讓人不忍觀看哈。
續談康德飲宴規則
康德的飲宴規則甚是寬厚,不涉及賓客中誰人嘴角如何扭動的問題。我想,那個圈子裏的人們本就文明修養不差,他因此無需屈尊談論這類下九流層面的規則。我們看到了,康德飲宴規則都是關於宴席間談話的。
康德飲宴規則四:不要固執己見,避免過於嚴肅認真。公共話題往往是嚴肅的話題,但嚴肅的話題不是不可以輕鬆對待。特別是在出現意見分歧的時候,幽默、打趣、溫和的諷刺,都比抬槓好。至於抬槓抬到臉紅脖子粗,不知康德見過沒有?我在中國見過不少──天幸,都不是在俺家的飯桌上。
康德飲宴規則五:在無法避免出現嚴肅的爭吵時,把自己的激情小心地保持在某種範圍內,並總是表現出尊重和友愛。哈,看來康德在飯桌上也不是沒見過大吵大嚷的人呢,不然不會特別指出這一點。而且,他還給出了實行這條規則的訣竅:「在這裏,重要的與其說是談話的內容,不如說是談話的聲調;它必須不是大聲叫嚷的或傲慢自大的」。
還記得康德在論述規則三的時候提醒過,話題的領導者要以不易察覺的方式扮演那種角色。在我看來,要當醒目的話題領導者,固執己見以至不惜爭吵,這都與發言者拿自己和自己的看法太當回事兒有關。
習慣說真話,不用誓死捍衛自己的看法
當然,不管在什麼場合,一個人要表達的,應該是自己的真實看法。但是,這是不是說,如果此人沒有誓死捍衛這個看法,他(她)就未免圓滑、不老實、甚至是放棄了真理呢?我看,只有在一個人們不習慣於說真心話的社會環境裏,才會有這樣的疑問;而在一個人們很少虛情假意、逢場作戲、更很少說假話的氛圍中,大家恐怕不會因為某人為了自己的觀點而和別人幹架就認為那個觀點特別有價值吧?當然更不會因此覺得那人特別正直、真誠吧?
咱們提到過,在古希臘,學術研討會和飲宴場合常常二者為一。那麼,能不能這樣延伸一下呢?上述飲宴規則,其實也適用於不是飲宴場合的討論。我看,如果中國人在公共辯論中也能實行康德飲宴原則,則中文世界的思想辯論不僅文明水平可以上路,恐怕智力水準也可以有所提高的!
好了,寫來似乎還是學究氣多了些,現在讓咱們放鬆一下:請斟上一杯酒,你我網上碰杯。等疫期過去了,朋友們有機會來我這天涯海角時,請到我家喝酒、聊天。
〈飲宴篇〉 二之二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