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佛教的小因緣

在香港,有許多佛教團體,如香港佛教聯會不斷努力,推廣佛教。另外,著名國學大師霍韜晦教授也是位精通儒佛的大師。

我熱愛中國文化,對儒釋道三家皆有一些研究。儒釋道猶如中國文化的三大長河,如黃河、長江和珠江;其中儒和道都是源自中國本土,早在春秋戰國已是顯學,經千年仍歷久不衰,更可互補不足。及至東漢佛教從天竺傳入後,佛教在中國也已有2000年的發展,期間產生了「中國化」的漢傳佛教。至唐朝時,六祖惠能開創了嶄新的禪學,影響深遠。佛教至隋唐大盛,一代高僧唐三藏在貞觀年間遠赴天竺取經,回國後更積極及大量地翻譯佛經,貢獻極大。

至宋,儒學經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的努力,再度復興,並發展成新儒學,即所謂的理學;理學能與佛家分庭抗禮,兩者之間又互相學習互相滲透,吸收雙方的優點,豐富了自身的學說,使佛教能更迎合中國人的心性發展和精神需要。

及至晚清、民國初年,儒學受到「西方哲學」的衝擊又再作出一次蛻變成為現代「新儒學」,以熊十力、梁漱溟等為開山學者,兩人均通儒佛兩家。不過,佛教在清末開始有式微之勢。幸好,也有太虛和印順等大師的繼起,推動佛教的現代化及人間化。

近年佛教在各大德的努力下已見復興之象。台灣的聖嚴法師建立了法鼓山,證嚴上人建立了慈濟機構;星雲法師創立了佛光山,三人的佛教事業都能向海外發展,在香港亦設有道場。筆者都有閱讀三位大德的著作,獲益良多,當中證嚴法師的兩冊《靜思語》都能讓人洗滌心靈;而星雲大師筆耕極勤,到窩打老道冠華園的法香講堂就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星雲大師作品;當中,我最欣賞他四冊的《佛教菜根譚》和《老二哲學》等。星雲大師能用簡單淺白的文字,筆者大力推薦大師的任何作品。

霍韜晦積極推動「生命佛學」

在香港,也有許多許多的佛教團體,如香港佛教聯會不斷努力,推廣佛教。另外,著名國學大師霍韜晦教授也是位精通儒佛的大師。他早在1984年已創立法住機構,積極推動「生命佛學」,編寫佛教的中學教材,開班講經,撰寫與佛教有關的著作,堪稱當代的佛學大師。可惜,霍師於2018年6月辭世,但他的弟子們正積極整理他的講學視頻和錄音,希望透過科技之便,繼續推廣佛學及儒學等偉大的東方文化精粹。法住機構更在他們的會址(觀塘興業街20號聯合興業大廈12樓)設立中國佛教藝術珍寶館,讓大眾有機會欣賞珍貴的佛像及各種佛教藝術品,可惜因為疫情的影響,珍寶館還未正式開放給市民參觀。

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大支柱,雖然佛教早已在印度消聲匿跡,不再流行,但卻在中國紮根,遍地開花,曾盛極一時。佛教是世界最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教義鼓勵包容,宣揚世界和平,社會和諧,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眾生平等,和而不同,以上的通通是現今社會需要的精神支柱及心靈慰藉。大家不妨看看霍韜晦教授和星雲大師的著作,我相信必有所得益!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