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輕井澤一帶,美術館可真不少,離開「千住博美術館」後,乘車繼續往南走。車子從沒有積雪的路面,駛到四周圍都積滿厚厚白雪的森林……有好一陣子,還以為自己到了歐洲。
不多久,「輕井澤繪本の森美術館」(繪本美術館)出現眼前……腳踩進雪堆,走到售票處,購票時,工作人員很友善,預先溫馨提示:「美術館四時關門」。
步入美術館,置身英國園藝師Paul Smither設計的「如畫庭園」(Picturesque Garden)中,四顧無人,冰天雪地中,不同的展館,全是木房子,散落在森林中不同的角落。
森林,一直是繪本中重要的舞台,偌大的美術館,本身就像一本以森林為背景的大型繪本,當繪本被置於森林之際,書中的主角便走出來,以妙曼的舞姿,在森林裏,編織自己的故事……
沿着步道,朝遠處的第一展覽館走過去,拱形屋頂的木建築,就像童話中的老房子,活脫脫地跑到真實的世界來。展館名為Berg,即德語「山」,寓意展示的作品有若寶山。
館內的右側,有介紹世界繪本發展史的展廳,以多元觀點探討歐美繪本從初期到現代的演變,還珍藏了不少貴重的原版作品;後面是「吉田新一文庫館」,吉田新一(Shinichi Yoshida)是繪本美術館的名譽顧問,他是歐美兒童文學專家,也是研究Peter Rabbit(《彼得兔》)作者Beatrix Potter(碧雅翠絲‧波特)的日本權威,這裏保存了許多他所提供的兒童文學著作集及研究資料。
左側的展廳,是木葉井悦子(Etsuko Kibai)的展覽,這位生於1937年畫家,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繪本美術館。
從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系退學後,70代年初,她首次到訪非洲,在尼日利亞度過的兩年,是她一生的轉捩點,她開始從油畫轉向繪本的創作,第一本在非洲創作的圖畫書就叫做《赤之四郞》。回到日本後,她陸續創作,活躍於文壇,1995年因癌症逝世。她筆下的圖畫,以「粗線條和鮮艷的色彩」見稱,不單帶出她想傳達給讀者的訊息,還有充滿動感的大地和生命。
除了展出了木葉井悦子的繪本、畫作的原稿,還有相關的文章,以及她喜愛的讀物、慣於使用的美術材料,還透過不可少的關鍵詞,如非洲、佛教等,從不同的角度,介紹這位充滿激情和活力的畫家。她的一生,只出版了17本圖畫書,雖然數量不多,但她描繪大自然和人類的作品,仍存活在讀者心中,永不褪色。
從狂野奔放的繪畫世界走出來,我爬上木樓梯,走進閣樓,卻別有洞天,隨意坐下來,望着窗外的院子,無邊的雪景,這麼近、那麼遠;小樓的天地,如此寧靜……讓人的思緒逐漸沉澱下來,慢慢走進大自然的世界。
縱使捨不得,也得走回現實。告別溫暖的「山」,穿過積雪的林間小路,步入第二展覽館Turm,踏進「塔」內,又是另一番光景。現時正舉行2019年秋冬特別繪本展「不朽の物語」,展出以《格林童話》為中心的圖畫書。
每個人遇到不同的書,也讀過不同的故事,可是,《白雪公主》、《小紅帽》、《灰姑娘》、《睡美人》、《美女與野獸》、《糖果屋》、《青蛙王子》、《穿靴子的貓》……古老的故事,誰沒看過兩、三本?
《格林童話》產生於19世紀初,當時,由於拿破崙的入侵,德國正處於生死存亡之秋,格林兄弟蒐集了德國及周邊地區流傳民間的故事,重新出版。他們認為這些童話故事和古老傳說是文化遺產,有必要傳給下一代,期望這些不朽的故事可以成為「未來的種子」。
展廳中琳瑯滿目,全是珍貴的繪本,除了早期的德文版,還有不同時代、不同文字的版本,不一樣的演繹、風格各異的插圖……無論是原裝正版,還是新瓶舊酒……都教人看得津津有味,穿梭於流逝歲月中,喚起了早已遺忘的種種記憶。
下一站,位於林中另一角落的第三展覽館,創立於2016年,是為了紀念碧雅翠絲‧波特誕生150周年而特設的展廳,內有「彼得兔」的常設展。在這所「秘密房間」內,既有巨大的彼得兔毛絨偶,供人拍照留念;亦羅列了Peter Rabbit不同年代的版本,以及有關的研究資科、錄像,讀者可以認識作者其人,以及和她創作的繪本,更可深入探索箇中的寓意。
步往隔壁,是八角形的繪本圖書館,其內收藏歐美的原裝繪本,近1800本,驚人的藏書量,堆積如「丘」,怪不得以Hugel為名。在這裏,可以找到不少懷舊的繪本,還可以借閱。圖書館,原是供人流連之所……可是,一看腕表,已近下午3時,匆匆瀏覽了一遍,就得懷着無奈的心情,怏怏離去。
在繪本美術館的對面,矗立在大馬路旁,高大而黝黑的木牆建築,就是「愛爾茲玩具博物館」(Karuizawa Erz toy Museum),穿過半圓的木造迴廊,走進去,就可以看到德國精湛的工藝品,在輕井澤重現。
推開大門,你瞧,迎接訪客的,不就是身高及人的胡桃夾子士兵嗎?
已具數百年歷史,知名度遍及世界的愛爾茲木製玩具,於1998年遠涉重洋,來到輕井澤開設博物館,展示傳統的玩具。館中的展品,來自德國鄰近捷克邊境的玩具之鄉──位於德國東部的Erz地區,靠近山脈一帶。當地的工匠,採用豐富的林木資源,以巧奪天工的手藝,創造出各式各樣手工精緻的傳統木製玩具。他們至今仍採用師徒制,各自有不一樣的技藝,世代相傳,大家各師各法,不同工作室的產品,亦各具特色。
儘管空間不大,然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經過狹窄的通道,走進小小的展覽室,便見到神情姿態、大小不一的胡桃夾子士兵,燃點內置小香塔後冒煙的玩具,迷你房舍或動物……全是親手打磨出來的,不同樹木,木質色澤紋路各異,拙樸的造型,帶出精心的構思,什麼叫做巧奪天工,在這兒,盡顯眼前!
博物館還會按不同季節,推出不同的特展,現時舉行的秋冬展,展覽主題是「聖誕節木製玩具」。原來在該區,大多數的木製玩具,均源於聖誕習俗,例如「聖誕金字塔」,正是19世紀以來獨特的聖誕裝飾品,以燃點蠟燭的熱量推動轉軸,讓它自行轉動,可謂神乎其技。當地的師傅還會製作一些玩偶,講述聖誕的故事,如聖誕歌詠團,以及在聖誕市場上出售的兒童玩具,全都生動傳神,散發着節日的氣息。
在館中蹓躂,室内自然的採光,加上美麗的燈飾,有如置身夢幻王國……不覺時間溜得飛快,轉眼間,已接近四時,博物館快關門了。帶着一點點遺憾,離開館內的工作室,跟可愛的兔子玩偶說聲再見,步過木造迴廊,折返博物館的出口處。「木製玩偶小鋪」就在前面,焉能錯過?
店內的玩偶,大都來自歐洲。煙斗冒煙的老公公、咬碎核桃的小兵、企鵝學步器、木偶爬樓梯……都是高素質的益智玩具,無論是大人、小孩都難以抗拒,滿足視覺享受之餘,還有實用價值哩。
也許是純手工的關係,玩具雖然令人着迷,但價格卻教人不敢亂碰,好的下不了手,便宜的又好像無甚特色。最後,我挑了個長耳朵的小兔子。牠背着一袋,手上還提了兩籃子顏色不同的復活蛋,憨直的樣子,好趣緻,雖然不會動,卻蠻可愛的。
將紀念品塞進背包,正欲離去之際,豈料,拐個彎,「繪本小鋪」赫然出現,書店於我,吸引力更大,一頭栽進去,便不想走出來。徘徊在店內,童話的主角就在身邊,布娃娃、毛絨偶,還有數之不盡文具、背包、水壺、食物盒,讓人眼花繚亂的飾物、方巾……全是誘惑,但,說真的,統統都不是「我那一杯茶」。
我蹲在書架旁邊,嘗試尋覓日文版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本圖畫書,我在東京的書店已找了好多回,遍尋不獲。想不到,在這裏,竟找到了,我雀躍得歡呼起來……身邊的店員,嚇了一跳。
佐野洋子的代表作,《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初版於1977年,是一本講述「愛」的書,談愛的付出,也談生命的體驗。幾年前,我看過中譯本,愛上了這個故事,也迷上了繪本。
日落漸黃昏,坐在店鋪門外候車,翻閱這本得來不易的繪本,綠眼珠的虎斑貓,在洋子的彩筆下神氣活現……貓,死過一百萬次,也活過一百萬次……遇上白貓後,桀驁的眼神從此變得溫馴……白貓死去後,貓,哭了一百萬次,然後,死去,再也沒有活過來……因為懂得愛,不再眷戀活。
也許,失去所愛,才讓人了解愛的真義。
佐野洋子,出生於北京,7歲時回到戰敗後的日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設計系,跟木葉井悦子是校友,多巧!
在輕井澤,走進繆思的森林,像闖進童話的迷宮,帶着探險的驚喜,窺探每一個角落……找不到女神,倒在交錯的時空中,碰到了兩位出色的繪本創作者,是偶然的相遇,也是久別的重逢。
掬水月在手,何等的虛幻;捧一書在手,卻實在如斯!
暮光中,重回輕井澤火車站,站在天橋上,晚風輕寒,夕陽正西沉,在老房子上緩緩撒下斜暉,留下來的,只有寂然安謐……懷着平靜的心情,我離開輕井澤。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