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面對生(職)涯時,常常有一種在愛情中也會出現的迷思:年輕的時候,我們可能幻想着一見鍾情,想像在一眼之間就能找到命中注定的對象;或是想像在某個雷電的瞬間,那個值得我們投注一輩子的天職,就這樣撞進自己的生命裏。
然而,擅長將科學應用到社會與生活的心理學家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卻說,所謂命中注定、唯一最愛的完美對象與工作,其實只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因為「興趣」就和愛情一樣,最初僅來自於一點點的好感與發現,接下來卻需要大量的培育與發展,和願意付出一輩子的深耕,它才會逐漸停留在我們心底,形成一種真正的「命定」。
現代人喜歡稱此為「天賦」,但依照史瓦茲的說法,所謂「天賦」的真相,其實是一種不斷催眠自己去喜愛上某些事物的過程。
把「瞬間」轉化成「永恆」
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呢?16號選手和心理學家忍不住也回顧自己的人生。好像真的不是還在吃奶的時候,就跟媽媽吵着說要打棒球;當然也不是從一開始唸書,就決定要走心理諮商。人生最奧妙之處在於,某些關鍵時刻,生命裏就是會突然出現一些新事物,產生某種好似要把你魂勾去般的吸引力;但直到真正出手決定要把它「抓住」前,它們確實都只是過客。
人之所以能把「瞬間」轉化成「永恆」,現代心理學找出了「恆毅力」這個關鍵,指的是心智結構中那份尋找與實踐自己天賦的重要能力,它代表我們內在一股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
如果我們借用古人的智慧來談「恆毅力」,「放棄」與否,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內涵。
「棄」的字源意思是:一個人的「雙手」,端着裏頭裝「小孩子」的「簸箕」。它背後述說一個悲慘的事實:人們會把夭折死亡或養不起的小孩兒(尤其是女嬰),包好後放入簸箕,雙手捧着拿到水邊淹死。
這種故事在早期社會時有所聞,家境貧困的父母因為生存壓力,逼不得已得親手把剛出生卻無力撫養的孩子裝進竹簍,即便流着不捨的眼淚,也要狠下心腸把孩子淹死在水裏。
理解這個字的意義後,每當球打不好而浮現「放棄」的念頭時,16號選手總會想起「棄」字背後的故事:如果,我就停在這裏,不再繼續追求所熱愛的事物,那麼就好像親手把內心的夢想丟進水裏,看着它活活淹死。原來,「放棄」的意義不只是「停止不動」,還代表我們對於自己內在熱忱的埋葬。
知道這個典故後,一次次想像那個畫面,才發現原來我們只要起心動念,就不會想把夢想淹死,為它唱輓歌。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只是累了,但心裏並沒有真正想要放棄。
有時仍需搭配「放棄的策略」
當然,人生還有些時刻得要面臨「不得不放棄」的選擇,但在我們的經驗裏,這可能只是一種「策略性放棄」。有時你會覺察到,自己的關注已從「重要項目」轉移到某些「次要事情」上,你可能就必須停下來重新思考:難道我的夢想隨着時間產生質變了嗎?或是我內心對於這些事情和項目的排序,需要調整了嗎?抑或我真的是分心了,需要割捨那些「次要」、「非必要」來回到目標的主軸呢?
「永不放棄」這個概念本身,不是只在談論一種「挺身而進的蠻力」,還得搭配上「放棄的策略」,才能換取更多時間的自由,來完成心的方向。
想着所欲求的目標,固然可以讓我們有動力前行;但想着達不到喜愛事物的後果和意義,卻也可以阻止我們後退的腳步。
前行時,累了,可以停下來休息,卻不輕易後退,直至下一次前行。原來所謂「恆毅力」,是由這樣一連串的自我想像,才組合起來的。
為「渴望」找出具體目標
對於具體目標的「渴望」,就是形成「恆毅力」最重要的基礎。
當我們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會願意嘗試上百種可能幫助我們達成想要的方法。
即便我們知道,人要先有渴望,才會願意付出努力;但腦袋裏卻可能不自覺地浮現出許多,明明渴望也付出努力、最後卻還是失敗的例子。
但這大多不是因為我們的「能力」出了問題,而是因為「渴望」不夠具體。就像你問一個人:「你未來想做什麼呀?」他卻回你說:「我想要出人頭地。」
「出人頭地」本身,就是一種太過抽象的渴望。它之所以抽象,是因為實踐「出人頭地」的方法可能有成千上萬種,因此變得不容易聚焦,好像這樣做可以、那樣做也沒有不行,於是我們付出努力的過程,就會因執行的可能性過多,而陷入不知如何前進的迷霧當中。
所以要培養「恆毅力」,設定出愈具體的目標,能幫助我們愈有耐心、愈能找到方法地,往這個具體目標前進。
!doctype>新書介紹
書名:《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最強大的心智科學×最有效的學習心法》
作者:許皓宜、周思齊
出版商: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