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靈寺第169窟的藝術價值

長達200米峭壁上唐代的彌勒大佛兩旁有著建於北魏、北周、隋、唐、元、明和清各朝高低大小不一的洞窟近200個,大小石雕泥塑像近800尊,壁畫約900平方米,高低錯落,氣勢磅薄。在這黃河峽上的峭壁,本有擔當連繫各朝大小洞窟,上下四層的棧道,唯歷經戰火風霜,原有棧道在明末已全毀,直到1972年才修建了現有的新棧道。1961年國務院將炳靈寺石窟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正式對外開放。
炳靈寺第169窟內存數件獨一無二的佛教藝術珍品和歷史烙印。除了有現存中國佛教石窟中最早題記,還有北壁12龕有東晉(317-420年)高僧法顯法師(約337-422年)西行去印度時,途經此地在窟內的墨書題記。 另外,窟內北壁10龕存兩幅西秦(385-400年,409-431年)維摩詰說法圖更是中國現存最早有關維摩詰的圖象,異常珍貴。《維摩詰所說經》於183年由支謙法師首次漢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344-413年)再譯並流傳最廣, 由此可見,翻譯經典、開闢石窟和藝術創作是互動互持的。
 

難得一見的苦行相佛像

 
悉達多太子出家後,至他到菩提迦耶成覺悟成佛前,曾花了六年時間苦行,日食一麻一粟,餓瘦如剩筋骨。「⋯⋯不食魚,不食肉,不飲酒⋯⋯或一日一食⋯⋯七日一食⋯⋯或食樹根、枝葉、果實,或食自落果⋯⋯以無數眾苦,苦役其身。」 佛像中以這一幕示人的很少,中國佛像多以法相莊嚴飽滿來顯示佛陀具足圓滿福德智慧。成佛前的苦修相甚少展現,所以特別珍貴,而這苦修相在炳靈寺169窟南壁20龕中便能見到。雖是苦修塑像,凹陷的面相中卻呈法喜輕安,與他骨瘦如柴的身體成有趣對比。這樣肋骨凸現的古苦行佛像,在巴基斯坦也有一尊。在中國石窟群內,親眼見到的只曾在炳靈寺。這尊苦行相,風格簡樸單純,是早期中國佛教藝術的風格。這是佛教初傳入中土時,未融入本土文化潤飾前的一種現象和精神。藝術手法不見得成熟,卻存難得的樸素天真,令人聯想到那些從古至今,未成佛的修行人在僻遠艱難的洞穴石窟中修行時那份孤清、簡樸和輕安。
 
炳靈寺的木樁和棧道。(作者攝於2008年夏)
炳靈寺的木樁和棧道。(作者攝於2008年夏)
 
值得注意的是,《長阿含經》於後秦弘始十五年(413年)在長安由罽賓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口誦,涼州法師竺佛念譯為漢文,秦國道士道含筆錄,收錄於《大正藏》第一冊。炳靈寺169窟始建於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也就是《長阿含經》剛譯出不久,所以在169窟出現《長阿含經》中提到的佛陀成佛前的苦修相是藉新設石窟,透過藝術,表現新譯佛經內容,並不是巧合。
 

懸崖峭壁上的佛像雕刻

 
在中國早期的佛窟是直接仿效印度石窟修行形式,並沒有中式的木建築。尋找近河的僻靜天然洞窟作為修行的空間,所以也很樸實無華。可以想像,當初工匠畫師要在這河峽上九十度立起的懸崖峭壁,爬上這天然洞窟內雕繪佛像,因沒地方攀爬,他們先必沿着懸崖峭壁打入木樁,架出棧道,才能爬上洞窟。以痕跡可見原來的棧道很陡很窄。至唐代興建的彌勒大佛像,相信也是借助和加建這些木樁棧道而才能雕刻大佛像。修行人和工匠畫師離開安全溫暖的家和親人,斷絕了世間的享樂和方便,到此艱難危險的黃河急流上的懸崖峭壁刻畫佛像,那是需要多少的願力和毅力?那一份默默付出、至誠的供養心,真是美麗動人。這份赤誠心意,透過一筆一畫、一敲一鑿,無聲色地記印在這一尊尊的佛像壁畫裏,讓後人能在這山靈水秀中,安寧地與佛菩薩不受干擾地相對接心。
 
長達200米峭壁上唐代的彌勒大佛兩旁有著建於北魏、北周、隋、唐、元、明和清各朝高低大小不一的洞窟近200個,大小石雕泥塑像近800尊,壁畫約900平方米,高低錯落,氣勢磅薄。在這黃河峽上的峭壁,本有擔當連繫各朝大小洞窟,上下四層的棧道,唯歷經戰火風霜,原有棧道在明末已全毀,直到1972年才修建了現有的新棧道。1961年國務院將炳靈寺石窟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正式對外開放。
 
河峽中的炳靈寺。(作者攝於2008年夏)
河峽中的炳靈寺。(作者攝於2008年夏)
 
何謂美?一念正,見一切真善美;一念歪,則萬般貪瞋痴。
 
原文刊於佛門網《明覺》326期,2014.4.16,獲作者授權發表。
 

駱慧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