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峻疫情持續一季,學校停課亦超過十周;社會上已有人提問:學生在這個學年究竟學到些什麼?中小學遇上停課比大學及大學後的停課更糟糕,畢竟他們不如大學生般有較好的自學能力。
同一學年內遇上社運和抗疫,兩件事所衍生的問題早已超越它們本身,曾有論者歸因為泛政治化;其實輿論、意見領袖、政界人士在更早些時已有這種說法。半個世紀前香港被形容為經濟城市,彷彿完全沾不上政治似的。那些年,基礎教育的校園內亦不鼓勵老師講政治;不似現時動輒就出現有中學生參與社運活動。
由港英殖民地過渡到社會主義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期間又有中英談判,協商、設計未來體制;話說當年主觀是希望香港平穩少變,但事實真是大改變!回歸前後30多年來政治活動一波又一波,更影響到社會內每個個體。
社會風氣呈現泛政治化
雖然泛政治化這個字眼常被引用,多數人未必清楚其定義。網絡上的闡釋說「在非必要情況下,例如討論非政治學領域話題時卻牽扯到政治因素」,或者「政黨為了競爭而忽略社會和市民的利益,非理性地抵制他黨的政策或主張」等;社會出現這些時就是泛政治化了。亦有論者指那是「討論任何議題時都加上政治操作,採用鬥爭方式而非持平地尋找最佳解決方案的處事模式」。
這樣看來現時香港社會確似是泛政治化的。任何大小事情一經醞釀然後引爆,最後變成針鋒相對難以調和;結果各走極端,形成必然撕裂的情況。
本來現實是這樣也無不可,畢竟這是眾人的選擇。能夠挾持大量選票或依制度擁權的人指點天下,都是社會賦權的後果,你可奈何?大半年來更讓我們見識到全民投入政治爭拗的盛況。
我們有沒有為未來社會新一代,提供足夠的裝備和能力,來面對如斯社會狀況呢?
基礎教育脫節跟不上
答案是「否」。
社運事件導致大量學生牽涉其中,更包括了不少中學生,除被拘補、被判刑外,還有更多的參與違法暴力事件而未有處理。若這些涉案學生充分明白參與及爭取的目標,倒還可以視之為學運。但種種資訊和報道卻反證事實不是這樣。
參與政治活動,應是一種態度和行為的抉擇,價值上並沒有對錯之分。但活動本身是否違法、要承擔什麼後果,若這些不曾被考慮就決定,那就絕對有不妥。參與的中學生是否有能力去思辨、擁有足夠多和涉及面足夠廣闊的資訊、有否意識到後果的嚴重性?從媒體報道和法庭審判消息來看,似乎都是傾向否定,多數是在片面資訊驅動下而參與的,然後由個人承擔後果。
由此看來,我們當前的基礎教育是脫節的:無提供足夠的知識、技能讓他們可以全面思辨後才做決定。幾十年來本地基礎教育的設計,有這樣效果也是合理的。
從來在中小學內政治教育都是非顯性的,就算揹上黑鍋的通識教育都只是用了「社會參與」的說法。至於和政治教育關係密切的「公民教育」和已潰不成軍的「國民教育」,都是以課程文件形式存在。巨大學習壓力下這類滲透式課程有多大的影響力,你懂的!
學懂面對情緒化的社會
短期內基礎教育界實在需要認真思考,如何裝備學生去面對紛亂而又情緒化的社會現狀和未來可能的局面。由於不少操弄政治的政客官員和團體愛用政治戲法,諸如扣帽子、搬龍門、選擇性失憶、隨口噏當秘笈等等策略,因此首要的是培養學生有能力分辨事實與慌言。同時要有批判性思辨能力,也要懂得基於事實和證據來做到合理的判斷。
社會如何演變不是教育可以處理到的,但培養公民有能力不被瞞騙和愚弄,卻是任何社會的教育應有之義。
順帶一提,無論公民最後選擇了什麼立場、或其身處位置是什麼,基礎教育都有責任讓他們獲取上述的能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