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遠赴他鄉,親身感受異地風情和享受地道美食,確是人生一大樂事。時至今日,所謂旅遊,完全不受地域限制,隨心所欲,既可參加旅行社的尊貴安排,也可選擇自由行的形式,任君選擇。至於吃喝玩樂和購物早已是旅遊的指定動作和內容,尤其是購物,早已成為大多數人心中所認定旅遊的終極目標。近年香港自由行興旺,帶動了零售業的高速增長,一方面帶旺了本地經濟,但同時卻惹來了不少「中港矛盾」,更激化至近來在本港多區的「驅蝗行動」及激烈示威抗議,正好反映物極必反的道理。市民亦開始憂慮香港本身對旅客的承受力,是否早已超出負荷。
一個地方能否成為旅遊熱點,箇中原因是難以一一說明,但歸根究柢,首先是其地理位置和氣候,其次是當地是否擁有獨特的文化和地道色彩,當中更會考慮地方安全性和其他的支援。至於香港能夠在亞洲芸芸的地區中,獨佔鰲頭,成為旅遊熱點,相信和其獨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有關。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化身」
香港地處南中國的邊陲,擁有良好的天然深水港,百多年來已是珠三角一帶重要的貨物轉口站。作為殖民地,中西文化早已交匯融合,傳統文化得以承傳。法治精神有所依據,相對過去國內的政治和經濟不穩定,香港無疑是一處可安身立命之地。另一方面,香港背靠中國,在五十年代韓戰爆發前後,擔當一扇窗口的角色。外國人能夠到此一遊,已等同踏足中國土地,香港保存中國濃厚文化色彩,隨處可見,例如新界的農田和傳統節慶習俗,加上漁港的舢板搖曳,全都是外國人所希望樂見「中國特色」的旖旎風情,是一個可堪玩味和近距離想像中國文化的地方,令香港成為中國的「化身」。
荷李活電影確定「東方之珠」美譽
換另一個角度來說,早期的歐美旅客,部分仍抱着獵奇心態,常以西方人的優越感睥睨發展中的地區文化,尤其相對落後的東方國家,因此在本地旅遊景點中,除了慣常的避風塘、山頂、新界鄉村之外,外國遊客也頗喜歡遊歷一些露天街市或貧困社區,一則令他們親身體驗香港真實的一面,切身感受骯髒凌亂嘈雜的景況,印證東西方文明和生活的嚴重落差。對於香港的落後和黑暗而言,西方的文明彷彿就是最好的救贖。而荷李活電影《生死戀》(1955)和之後的《蘇絲黃的世界》(1960)最能反映此種想法,難得電影將香港的風情和迷人景貌帶上世界舞台,風靡萬千觀眾,將某些落後負面的印象變成最好的賣點,反而令香港成為「東方之珠」,真是始料不及。
落馬洲與城寨風情
在冷戰時期,六十年代中,中國文化大革命開始,竟又衍生出滿足一班渴望窺探紅色中國的外來客而生的新景點──落馬洲瞭望站,據聞在小山丘上,只需拿上望遠鏡,就能看到對岸的解放軍持槍站崗,偶爾還會親歷偷渡客被追捕的過程。落馬洲也帶動附近粉嶺聯和墟一帶的生意興旺,每日來者絡驛不絕,可說是香港景點的奇葩。至於七、八十年代的九龍城寨,同樣成為不少旅客聞風而至的景點,尤其是日本遊客,他們在日本早已聽聞不少城寨三不管的故事,當中傳說中,於戰前有日本妓女在城寨工作的,使他們對此存有一股執迷,想親身一睹城寨風情。
尖沙咀沒金舖電器店 多賣土產紀念品
置身於一個發展中的旅遊地區,不難發現不少店舖都有旅遊紀念品充斥其中。當中大多以售賣當地土產或以當地文化特色為主的紀念品。在這種特定場景的氛圍下,大部分的旅客,如果覺得合眼緣和價錢合理下,都絕不吝嗇,選購一些具代表性的旅遊紀念品留念。還記得六十年代後,尖沙咀作為香港重要的旅遊區,沒有今天遍地的金舖和電器店,一些店舖會以專門售賣紀念品為主;例如早年一些維港景和帆船的油畫,俗稱「行貨畫」,更是大行其道,而一些大廈後巷攤檔,會售賣好些充滿東方風情的紀念品,可惜都是一些俗不可耐的「行貨」,大紅大紫的扇面或小花瓶,織錦手帕、象牙製品和中國民間工藝品,甚至是一些香港製造的色情小玩意等等,多不勝數,務求令旅客目不暇給,愛不釋手。但在本地人眼中,卻大都是一些媚俗不堪,粗製濫造的廉價商品。與其說是宣揚國粹,售賣異國風情,實情是「呃鬼佬」的綽頭,不屑一顧。
今時今日,又會有多少人會細想旅遊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在生活的重壓之下,純感官的盡情享受,已是最好的宣洩和解脫。至於什麼美食、靚景,統統都淪為消費的東西,而紀念品最終也成為消費過後的剩餘物質,等待某年某日大掃除的來臨。
圖片:作者提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