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不可諫
新冠疫情繼續在社區肆虐,中小幼停課再停課,至本文見報時,學生已離開學校達一個月了,但距離復課似乎還有一段頗長日子。教育局最新的公布是不早於4月20日復課,而且有可能是分階段復課,教育界一般的共識是讓高年班的學生先行回校。吾等當望一如教局所料,學生能依時復課;唯從現在起算,還有40多天啊!學生賦閒在家,何事可做?
有大學反應迅速,即時展開停課對學生影響的商調查研究。初步結果,雖說停課不停學,大部分學校都為學生提供不同形式學習模式,如網上授課、工作紙、網上不同學習課件等;唯效果不彰顯,受訪學生有說寧願早點上課;有家長擔心小朋友多了時間沉迷玩電子遊戲;亦有家長稱因整天要照顧孩子,壓力大了許多。
調查結果,正正帶出了問題的核心:停課不停學,不可能是單向的;要求思想還未成熟的學生在家中自行乖乖學習,與緣木求魚分別不大。試想子女整天在家,兄弟姐妹會多了磨擦的機會;本來,子女間日常的爭執,是成長的一部分,家長若處理得宜,一般均可小事化無。問題是現今的父母,不大習慣要長時期的面對子女,加上疫情帶來的壓力,人容易變得心浮氣躁。當子女不和,父母如處理不善,很容易會破壞子女關係。當緊張、猜疑種籽在家庭中萌芽,就有機會發酵,初初可能只是夫妻齟齬;發展至極端,家庭會因此而分崩離析……。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去的已不可挽回,幸好未來的還是有機會改正的。停課不停學,莫只是把關注點放在子女身上,為人父母者,也要學習啊!那學什麼?不是知識,那些什麼「育兒100招」或可幫你很多;但更需要學習的是重新學習與子女及伴侶相處之道。
重復初心
期望子女成材相信是每位父母的願望,這是人的天性,無需置疑。但何謂「成材」?先是「材」與「質」相關,質是資質,是天生的,後天能改變的不多。再者,當談論「材」時,父母每每喜愛從比較角度出發,「我家蠢鈍兒,怎樣怎樣的不如人…」比較心與憎惡心是雙生兄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比較下,自家子女永遠也會不如人,心不滿足,久之會對子女有憤懣之情,如此,又怎樣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所以,父母首要學習的是要回復對子女的初心!那是什麼?就是父母最原始時對子女的期望!
還記得以下對白嗎?在子女還是手抱嬰孩時,相信不少父母在特定場合,如滿月酒時,向朋友、親友說:「只希望子女肥肥白白健康成長……」。子女能健康成長就是父母對子女的初心。子女成材當然重要,但不是我們的初心,「成材」是副產品。「材」要依賴資質、要培育、亦要講機緣。這樣說來,是否我們不要求子女「成材」?當然不是,只是要小心演繹何謂「材」。
觀察與聆聽
我與家長傾談時,最喜問家長其子女有何優點。絕大部分家長均回答不了,或把孩子的技藝當為優點。相反,若問孩子的缺點,答案即如山洪,一發不可收拾。要子女成材,一定要知道子女的興趣、優點、潛能才可以用適當的方法培育啊!這種瞭解要透過長時間的仔細觀察及細心聆聽才可得到。
停課階段,子女整天在家,縱使是雙職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一定會多了。先把自己情緒控制,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千萬不要把孩子的一些良好習慣當作是「想當然的」是take it for granted。這當中牽涉到不少家長錯解了「材」。往往把技術的操作等同於「材」;誰不知,這只是「材」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不是說「孩子健康成長是初心嗎?」健康不只是身理,更重要的是心理。 如孩子能培養好的品德、習慣也是一種「材」啊!而且是終身受用。就讓家我們長把負面的停課外境變為正面的學習,與孩子一起「停課不停學」。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