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守千秋紙上塵

王安石《讀史》一詩自歎「糟粕所傳非美事,獨守千秋紙上塵」,盡見苦無同道之意!情是付出,無付出,怎能有收穫?安石新政無知音,已是意料中事。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

《細說王安石》舞台劇剛於上周煞科。此劇是主辦單位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18系列活動之一。2018年是清末戊戌維新運動120周年;又是新中國開放改革40周年,於是中心顧問團隊挑選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為候選人物,供全港中小學學生投票。改革家除北宋王安石外、還有北魏孝文帝、明代張居正及清末康有為、梁啟超五位。最後王安石為大多數投票同學所鍾愛,從2萬多總投票中獨佔1萬3千多票而當選2018年度中國歷史人物。

王安石是北宋名臣,香港學生多有所知;唯受課程所限,只是蜻蜓點水式,略知一二。同系列活動之二是專題研習報告,參加同學以王安石為主題自擬題目,從不同角度探究此位歷史人物的一生。經此研習,參與同學自是對王安石有深刻的認識。誠如其中一位高中組獲獎者同學在分享時所言:造夢也夢見王安石!

《細說王安石》舞台劇是同系列第三個活動,一連三天的演出,最後兩天完場後,還設有座談會,製作人員與觀眾互動交流。觀眾的關注點主要有二:一是學生演員自難與專業演員相比,唯認真程度卻值得誇獎,個別演員更有半專業的演出;二是環繞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因由作出探討。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本文就此也作出一個看法。

政策過急、用人不當

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眾多,不同論者有不同角度。有認為主因乃既得利益階層以違反祖宗法度為名而加以反對,新政不能團結朝野諸人,朝廷已變為互相攻訐場所;其後更演變為意氣黨爭,把個人恩怨置於國家大事之上,如此,新政焉能不敗?另有說新政急於求成,推行不得其法,措施過急,朝令夕改;利民之政反變害民之策。又有說安石剛愎之用,用人唯私,所起用者往往借新法之名而謀其私利,致令新政不能順利推行。凡此種種,自有其因由。唯鮮有論者提及的乃安石只顧事,而忘卻情亦是新法致命之因也。

事要做、情要顧

中國文字精煉,言簡意賅。事情,事情,是有事亦有情。事者,人類及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或活動,這個容易理解。但何謂「情」?情,可指事物實際的情形;亦可解釋為感情。所以,「事情」一詞深刻的看法是「處事的道理及人情事故」,前者為理、後者為情。古人處事時常強調「情理兼重」,就是這道理。只做事,忽略情,會被譏為「冷酷無情」。

安石才能卓越,仁宗帝時進士及弟,名列第四,讀書能力自無置疑。安石不是理想主義者,向仁宗上的萬言書;神宗的熙寧變法均是切中時弊之舉。安石也不是只知聖賢書而昧於實際操作。有謂其「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的經濟理念,較諸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國富論》所提出的類似經濟學概念,早了700多年!如此有識之士,有能、有學、有才,何以不能盡善新法?因由就是安石眼中只有「事」,而忘卻「情」!

有如是因,有如是果。安石《讀史》一詩自歎「糟粕所傳非粹美,獨守千秋紙上塵」,盡見苦無同道之意!情是付出,無付出,怎能有收穫?安石新政無知音,已是意料中事。

人之情,乃天地所賦予,儒家孟子所謂「惻忍之心」、佛家所謂「慈悲之心」均是情之世間具體表現。人無情,心會枯竭;人與人之關係會傾向「物化」──只求效率,失卻了對方的感受。表面看來,事情可獲解決,埋下的卻是民心不和的惡果。長遠來說,自是得不償失。當代思想家霍韜晦教授生前所積極倡議的「性情教育」,就是欲補現今教育只重知識,而忘卻性情開發的流弊。「性情教育」才是未來教育改革的方向。

邱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