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全球化的發展,海外升學愈趨普及。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OECD),在本月初剛公佈了全球教育概覽,其中有關「在本國以外學習」的高等院校學生數字,包括本科生及碩士、博士研完生,一如所料又有了上升趨勢。數字主要是2017年的,在OECD36個會員國,再加上5個主要合作夥伴國,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印尼及南非,共有530萬學生在本國以外就讀高等院校,較20年前上升了一倍有多,1998年的數字只是2百萬。
留學的熱門地點在那裏?
問題的答案估計讀者也可猜到:就是英語系的國家。其理至明,全球70多億人口,日常生活會應用英語的已有近20億,即全球每4人就有1人會用英語作為其中一種語言溝通媒介,英語作為一種全球通用語(lingua franca)的趨勢,語言學家預測應還可維持一段頗長的日子。「語言就是權力」(Language is Power),精明的家長自然以英語系國家作為子女留學的首選。而且,所謂「英語系的國家」指的只是集中在幾個國家而已。看看下表:
表一顯示這4個英語系國家佔了OECD國及主要合作夥伴國計留學生數目46%。具體一點,在530萬高等院校留學生中,約有240萬學生集中在表一4個國家,當中美國約有117萬、英國53萬、澳洲48萬、加拿大27萬。若以國家來源看,海外留學生又主要來自什麼國家?答案是亞洲,總數有210萬之多;當中86萬來自中國,數字亦算驚人。不要以為中國只是海外留學生的輸出國,在亞洲區也是其中一最大的留學生輸入國。2017年,共有157 000名留學生在中國讀就高等院校,位列亞洲第二,僅較冠軍的日本,有164 000留學生,少了不足一個百分點。
英語系國家以外的大學
海外留學生只集中在4個英語系國家對家長來說未必是好事。簡單的分析就是好的學校及好的學系愈來愈難進。什麼是好?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姑且以誤導性甚高的所謂排名榜為例吧。美國約有3000所不到的4年制大學,再加上2年制社區學院,總數約有4500所高等院校。2017年,全美共有117萬海外留學生就讀高等院校課程,平均每所有260名海外生,這只是數學上的計算,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這樣。作為家長的,絕對不希望子女考進一所排名2000或甚至1000以外的美國高等院校吧。說實話,留學費用不菲,在沒有其他可信且易得的資料下,家長自然的希望把子女送進在排名榜內獲取較高名次的學校,如此,僧多粥少,競爭只會愈趨激烈。
英澳的情況也不相伯仲。全英只有不足170所高等院校可頒發學位,2017年卻有53萬的海外留學生;澳洲的大學則更少,公私合計只有42所,海外留校生卻有48萬之多。家長若想子女進一般人心目中好的英澳學校,如英國24所的The Russell Group,俗稱紅磚大學;澳洲「八大」Goup-of-8,子女成績一定達優良程度才可以。
那末,除英語系國家外,其他還有什麼國家可考慮?在OECD教育概覽中,緊隨英語系美英澳三國後,海外留學生最多的國家依次是俄國、德國及法國。俄國雖是世界大國,但港人知之不多,印象且多停留在蘇聯共產主義年代。但俄國軍事實力,特別是核武與美國並駕齊驅,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名人輩出,數學教育更是執世界牛耳,如有因緣,留學俄羅斯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至於德法是歐洲強國,德國之科學乃至人文科學全是位於世界頂尖;法國之藝術、時裝等學科亦是獨步全球。此三國暫時港人選擇留學的不多。一則是認識不深;再則是語言問題。其實這些國家,特別是德法已有不少大學專為留學生開始以英語為溝通媒介的課程,問題是我們的學生能否走出舒適區(comfort zone)這個心理難關。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