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中國社會未有完善的醫療保障下,民間大多倚靠中醫與傳統中成藥,作為醫治與保健強身之用。一般家庭都會購買中成藥「看門口」,以備不時之需。這些藥品包裝設計,確實承載不少中國傳統的價值和令人費解的獨特美學。至於這些早期既精美又深入民心的包裝設計,皆出自背後一班默默耕耘的專業人士,他們大多生於民國時代,領風氣之先,同時孕育於豐厚嶺南文化之下,也吸取西風的學識,令他們的涵養與見地,別樹一幟外,得領風騷於一時。可惜遇上大時代的戰亂,被迫流離顛沛,離鄉別井南來到港,其中一位被譽為「藥盒設計大師」——梁枝梅(1910-1968),就是芸芸眾生中的一位南來者。不少著名藥品包裝皆出自其手筆,如李眾勝堂保濟丸、遷善堂、檸檬精、早期王老吉等,多不勝數。
實用美術學校成立 打開設計「搵食之門」
梁枝梅,原名梁象衡,生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原籍新會,父親曾於廣州一德路開設德明齋香莊,自少對美術充滿興趣,後來入讀由名畫家馬慈航(註)開辦的慈航實用美術學校,此為一所標榜「實用」的專業私辦學校,有別於一般傳統畫苑,它針對當時社會所需求的工藝美術,亦即是今天所說的商業美術設計學院,一反由來已久的師徒制形式。當時,廣州承襲清朝通商口岸的商業背景和優勢,商業活動繁盛,對一些民族工業,如煙草炮竹、茶葉出口、藥品土產等的裝潢甚為講究,加上一些新興的百貨業和西洋產品都急需有「本土包裝」的設計人才加入行列。馬慈航亦可謂眼光獨到,為其時一般認為文人畫只能風花雪月,不能賴以維生的想法,打開這道「搵食之門」,而梁枝梅也適逢其會,成為「中國早期設計師」。
由寫畫佬到設計師
「設計」或「設計師」之名,為戰後從西方引入。早期在國土上的稱謂,為「寫畫佬」或「公仔佬」,言詞中,確有貶義之嫌。據梁枝梅的兒子梁其正憶述,其父親自少已有藝術天賦,其國畫工筆線條技巧,嫻熟老練,亦帶有其師馬慈航的嶺南派之風,師生兩人亦師亦友,理應備受推崇,但終日仍覺從事商業美術為卑微之工作,常自嘲「寫畫佬」而已。
包裝吸引顧客 創繁複拼花提防假冒
機會往往留予有準備的人。梁枝梅的才華和努力,正好在當時廣東藥業市場競爭火熱的時代下大派用場。廣州為中成藥製作中心,鄰近佛山,為大多數中成藥的發源地,加上經營中成藥利潤甚高,行內甚至有說是「一本萬利」的必賺生意。廠商唯有各出其謀,吸引顧客,首先須向包裝入手。梁枝梅的精細拼花異常繁複設計,加上美學的新穎風格開了先河,直接幫藥商打擊其時猖獗的冒牌假包裝,改變中成藥一貫粗糙「土包」形象,成為業界的翹楚,生意更是應接不暇,不少老闆更會慕名而來,要求提供設計服務。
競爭激烈 堅持設計原則
「見到王老吉就驚,成間屋都係,日日飲到傻!」梁其正說。原來在廣州時,王老吉藥廠送來大量茶包餽贈其父,希望他盡快交稿,梁其正追憶此事,不禁笑了出來。由於梁氏對畫稿要求甚高,繪畫需時,早年名氣大,人家自然寬宏體諒,百般遷就和尊重;後期競爭白熱化,商家就缺乏耐性,只求出貨快,對設計多多指點,甚至要求抄襲其他藥品。梁枝梅對此堅拒,絕不跟從。眼見坊間藥品設計水準滑落,特色殆盡,內心常感悲痛。
藥業式微 轉行繪畫插畫
隨着日軍侵華和1949年中國易權,梁枝梅與馬慈航師徒兩人也先後來港,而馬慈航更曾在港開設慈航畫苑和於永發印刷公司擔任繪畫師,其後回國。至於梁枝梅於1952年隻身來港,恰巧嶺南部分藥廠相繼遷港,重振旗鼓,繼續禮聘梁為其設計藥品包裝,梁氏決心留港,重操故業,掙取豐厚的報酬,供養國內的妻兒。隨着中成藥市場在港銷售規模不及往昔,60年代後,梁枝梅只好轉移為文化出版社繪製教科書插圖,一代藥盒大師亦開始步入暮年。另一方面,梁枝梅曾於1967年開辦枝梅畫苑,希望藉此教畫和傳授設計心得,作育本地英才,可惜大志未竟,在翌年逝世,終年58歲。
今天我們只能從一些傳統老字號和舊成藥包裝上,偶然一睹梁枝梅充滿個人風格、糅合嶺南美學與民國時尚的設計之風。香港設計的論述以戰後西方的理論為基礎,追根溯源下,戰前這段與嶺南畫派的淵源和影響,一直少有探究。無論如何,馬慈航和梁枝梅對本地設計史來說,實應記一筆。
早期本土設計 藥盒繁花盛放
一、「勾線人像」立體靠耐性
凸版印刷上沒有網點,光暗立體都以粗幼線條表現。先有一張人像相,再曬一張藍粉紙,用鋼筆和毛筆跟陰影灰度勾勒出粗幼線條,畫出立體效果,全憑畫師經驗和耐性。
二、「拼花」工序費時防偽保證
是藥品設計上的精華所在,亦是最費時的工序。首先選擇適當的花邊,小心拼合上完整的一邊,再覆印一次菲林放在另一邊,就能得出對稱的拼花圖案;重複上下左右對貼,亦是從一邊複製拼合,要求自然美觀對稱。除裝飾性外,亦是一種防偽的元素,驟眼看來,有如一張鈔票的式樣,可算是一種信心保證。
三、「花球」美觀裝飾
梁其正表示30年代的廣州工藝畫界,頗受歐洲設計影響,其父梁枝梅更借來老師馬慈航的歐洲畫冊參考。筆者亦發現同時期上海的月份牌畫上的花框和造型上頗有歐洲的 Art Deco 影子,在時間上亦頗脗合,因此大膽推斷梁所指的花球設計,根本是源於 Art Deco 的影響。花球一般用於包圍藥名或店名,甚至是肖像四周,這是一種裝飾性甚強的設計元素。
四、「拼地」用於大畫面
大致與拼花相似,是將藥店名或其商標拼合成4至8個一組,再重複印拼成一個大畫面,通常出現於大面積平面上,如仿單、藥盒或包裝紙上。
註:馬慈航(1904-1966),馳名粵、港、澳的畫家,廣東南海人,曾師從嶺南畫派的趙少昂,30年代於廣州開辦慈航實用美術學校。1938年,廣州淪陷,避難到香港,開設慈航畫苑,抗戰勝利後,曾受聘於香港永發印務有限公司。1948年,師從張大千習敦煌唐宋線描技法。擅長山水、人物、花鳥,更吸收西畫技法,自成風格。
圖片:作者提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