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香港世界武術交流大賽,已訂於7月9日至13日,在九龍麥花臣體育館舉行,今年為第二屆。屆時各門各派定然精銳盡出,熱鬧可期。
說到武術,一定令人想起天下武力出少林的種種軼事,在名剎大山之中,講虛虛實實的民間故事之多,也非少林寺莫屬。
我人對少林寺最起碼的認識是,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之少室山上,是北魏太和十九年(西元495年),由西域沙門跋陀所創立;其後,印度僧人菩提達摩於南北朝劉宋時(西元527年),到少林寺傳播大乘佛學,成為禪宋初祖。達摩到少林寺後,傳說在一石洞(後稱達摩洞)坐禪(是謂之觀壁婆羅門)九年,故事、軼事就此展開,虛虛實實,充滿神秘色彩。
達摩在石室面壁九年後,軼史說他用湛深內功,把自己之影「打」入石中。達摩給少林寺留下來的,有達摩面壁影石、八段錦(《達摩易筋經》,據說後來傳了給二祖慧可)、《洗髓經》(據說後來為六祖慧能所得)、羅漢十八手(羅漢拳)與少林七十二絕技。以後,民間功夫不㫁聚合在少林寺,因而俗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說。
二祖慧可據說「雪中斷臂求法」,終於打動了達摩收他為徒。但佛典則說:「慧可遭賊砍臂,以法御心,不覺痛苦。」(見唐貞觀十七年(西元801年)《寶林傳‧卷八‧唐法琳撰〈慧可碑〉》;唐宣道《唐高僧傳‧卷十六‧慧可傳》)東魏孝靜帝三年(西元537年),達摩把衣砵傳了給慧可,成為禪宗二祖。
十三少林棍僧助唐王
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春,秦王李世民率軍與另一支反隋軍王世充戰於河南洛陽。二月時分,王世充原已兵敗如山,孰料一個轉接,奇峰突出,竇建德突然率兵十餘萬增援,令李王戰局變得複雜。
洛陽與少林寺之間,有一個轘州,原稱柏谷塢,為隋文帝賜給少林寺廟產,在寺西北五十里處,地勢險要,屬兵家必爭之地。在洛陽擁兵自重之王世充,將之據為己有,並由其姪子王仁則據守,好使相互呼應,以抗唐軍。
四月二十七日,少林寺寺僧聯合王仁則手下的轘州司馬趙孝宰,裏應外合地,捉了王仁則,並將之送了給唐軍。三日後,李世民説少林寺深悟機變,早識妙因,派官員至寺,頒賞──賜地(柏谷塢)40頃,水碾一具,又稱寺僧為僧兵。
李世民登位後,封還俗的曇宗為大將軍,其他12個和尚不願做官,各自雲遊四方去了。
由是,世遂傳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之説,但據李世民〈秦王李世民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唐太宗賜少林寺敕〉,以及建於唐開元六年(西元728年)七月十五日,由吏部侍郎裴漼撰,説少林寺被王世充,窺覦法境,將圖焚宮之〈皇唐嵩岳寺碑〉等文,只提到少林寺武僧曇宗等13人擒獲王仁則,但並無少林寺僧用棍和救李世民的記載(蘆雅萍《十三棍僧》)。而據梁啟超為商務書館出版、馬良編之《中華武術棍術科》作序時,則說:「隋大業末,天下亂。流賊萬人,將近少林寺。寺僧將散走。有老頭陀短棍衝賊鋒,當之者皆辟易,不敢入寺。乃選少壯僧百人授棍法。唐太宗李世民征王世充,用僧眾以棍破之。敘其首功者十三人。」
近代台灣武術名家姜容樵在其所著之《少林棍法》一書,同持比說;另一位同代武術名家韓慕俠為其書作序時,亦持比說。
李世民與王世充交戰確曾遇險,但救他的人,是他的麾下猛將尉遲敬德。史載,李世民東進討伐王世充。一日,李世民領五百騎巡察戰地,剛至北邙山(河南西部),卻突被王世充萬餘騎包圍,王世充勇將單信雄,飛馬橫槊,直向李世民撲來,尉遲敬德躍馬大呼,就把單信雄打下戰馬,逼使王世充軍隊退卻,李世民因而得以突出重圍。
少林傳奇人物
宋太祖趙匡胤據說為少林弟子,他所擅用的三節棍(哨子棍)是少林兵器(登基後,為了尊皇,改稱蟠龍棍),至今少林子弟尚操練三十二勢太祖長拳(太祖拳)。
讀〈岳飛之少年時代〉(作者佚名,是根據南宋章穎之《南渡十將傳》,與元末脫脫、阿魯圖等編《宋史‧岳飛傳》改寫),有云:「……(岳飛)學射於周侗。侗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飛。飛引弓一發,破其筈(把周侗之箭尾撞爛了),再發,又中(中靶)。侗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由是益自練習,盡得侗術。」周侗是當時鼎鼎大名的武術大家,他的師傅是少林弟子譚正芳。
元末明初太極拳開山祖張三丰,據說早年曾在少林寺學藝,揚名立萬之後,往訪少林寺,「執弟子之禮」。
現時少林寺三字,是康熙御筆。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年羹堯被殺,軼史說他將一個兒子(年少卿)送往少林寺託庇學藝。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曾訪少林寺,夜宿方丈室。
反清復明傳說
清光緒19年(西元1893年),有一信是位粵籍人士,可能根據廣東一本拳勇小說《萬年青》改編後,易名為《聖朝濎盛萬年青》,交上海英商之五彩石印公司發行。內容講述福建蒲田九蓮山南少林寺(今人有謂似是泉州東禪院舊址),是反清復明組織,是叛變分子藏身之所,其主持至善禪師及其門下弟子方世玉、胡惠乾諸人,自恃武功而作惡,聚眾生事。乾隆皇就找來綠林人士,派兵剿滅少林寺(火燒少林寺,如果實有其事,有謂當發生於康熙年間;或江湖傳言因十二血滴子之助而得位之雍正十三年(西元1736年)之時(見日人平山周《中國秘密社會史》,1912);或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年))。五彩石印公司主編望秋生嫌書中太多粵語,乃予以刪改,輯成76回出版。遜清之世,雖則民間革命改元之風已然萌生,但仍然形格世禁,逼獄甚嚴,故在內容上只得正言若反,將反清之少林寺諸人,打成壞分子,以免干禁招禍。書中大意說白眉道人應乾隆之詔,打死至善徒弟童千斤,踼傷謝亞福,胡惠乾、三德和尚與至善皆喪命,最後三回回目說:「除惡霸不認同門;眾禪師大破少林寺;頑梗既除八方向,帝德何極萬壽無疆。」
辛亥革命成功,滿清失祚,局面更新,已無前朝壓力,時粵人乃將《聖朝鼎盛萬年青》,改稱為《乾隆皇遊江南》;如報人鄧羽公者,更開「撥亂反正」先河,將書中內容大幅改寫,於報刊上連載〈少林秘記〉、〈少林英雄秘傳〉、〈少林英雄血戰記〉等小說,將少林寺、西禪寺杏隱禪師、三德和尚與至善師徒,皆回復反清英雄本色。1930年代,上海作家江蝶廬加入筆陣,出版《少林小英雄》,刪去乾隆部分,加大少林部分,改寫結局。凡此,皆對南方武俠小說發展,產生極大影響。
少林軼事虛虛實實二之一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