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律

對於偶然,一是擁抱它,一是將它定性,甚至在定義上大大改它一把,將必然性的金剛圈套上,一索。說白一點,如果沒有選擇的干擾,偶然就會成為必然。
生命、愛情與自由的位序經常被任意調配。「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失。」生命可以與愛情調換,自由亦有時跟生命轉位;隨着環境、年齡和生活累積的經驗,不會說自由一定是最高的價值。
 
不但如此,有人視自由為珍貴同時危險。自由與選擇是兩面體;選擇被認為是產生偶然的主因。有關的推理是這樣的:選擇會產生不確定性,它不像必然性一樣具有唯一性。或許人們太懼怕不確定性了,不知道明天會否有動亂,不肯定胎兒能否平安地誕生,不確定地球還會平衡生態,自己明年還會否保持今天的血壓、膽固醇;因而做盡各種方法,吞下據說可以預防疾病的多種保健食品;雖然知道在偶然面前,我們還是無能為力的,害怕也沒有用。
 
對於偶然,一是擁抱它,一是將它定性,甚至在定義上大大改它一把,將必然性的金剛圈套上,一索。唯物主義者如是說:「生物產生於非生物,並受必然律制約;偶然其實產生於必然且受必然律制約。選擇和自由不可能是任意的,在必然律的制約下,偶然才表現為偶然律。」說白一點,如果沒有選擇的干擾,偶然就會成為必然。
 

是破壞定律?還是欣賞偶然?

 
那便很明白了,為什麼任意和高舉自由之名會被視為失禮及不尊重,干擾與失控,甚至大逆不道。
 
但擁抱自由且知道偶然是無可避免的人,便從神奇及「美妙極了」的觀點看自由。如法國生物學家莫諾之言:「自由的偶然才是生物界總體的一切革新和所有創造的泉源。」我們當然知道這是進化論所說的,變異是自發的蠢蠢欲動,而又是任意和了無藍圖的。它只有欣欣向榮的方向性,但又不知目標且沒有步驟。
 
但偶然的出現神秘莫明,是自發的還是不自發的問題難以稽考。文摘雜誌每期向讀者徵稿,提供真實的偶然事件,雖然稿件有時令人難以置信。例一:加拿大冰天雪地,有車拋錨了,司機不敢走出車廂。後來跟上的車子司機,勇敢地敲窗問個究竟。玻璃窗內外的人都目瞪口呆,兩者竟是兒時在香港天天一同走路上學的小學同學!例二:交通擠塞,司機百無聊賴地瞪着前面緊貼的車子,發覺它的車牌跟自己的只差一個號碼;它是哥哥,自己的是孖生弟弟。例三:朋友面書上擺放一張40年前,自己六歲時候的暑期加州生活照;遊樂場上剛在她身邊走着路的竟然是看官的祖母!打聽下知道祖母那年正從夏威夷飛到加州探親。
 
筆者故友16年前死於腦癌,病危時得蒙一位年輕醫生親友好好照料,並詳細討論病情。16年後,該醫生患上了同一種腦癌,且長於相同的位置,不能開刀。這種偶然不是基於選擇吧。請說清楚,「偶然律」其實是怎樣的一回事,它怎樣受到必然律的制約?
 

文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