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之教

九年畢業,需考核學問的通達程度,即能否觸類旁通(知類通達),且目標明確、志向堅定、遇事不惑(強立而不反),此方為「大成」。

春節回家免不了走親訪友,大家談論最多的話題便是子女教育,從十月懷胎到孩子上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節節思慮、步步驚心,生怕有一點差池,貽誤孩子終身。雖不免有偏執,但言語間無不透着殷殷之情、眷眷之意。

舐犢情深,乃動物之本能;然而,關注孩子的成長教育,卻是人類獨有的文化基因,亦可謂人之性情使然。在漢字中,「育」不僅意味着「孕育」與「生育」,更涵括「養育」與「教育」之義,代表父母在孩子生命成長全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擔負的責任。古語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希望通過教育,使孩子成才,將來能立足於社會。教育之初心,正發端於這一念深情。

中國人重教的傳統由來已久,在甲骨文中已出現「教」與「學」字。西周時期,政府已有完善的學校體系,按《禮記·學記》所載,「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其中,專門教導貴族子弟的,就是「國學」,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國立大學;至春秋戰國,私學興起、民間人才輩出;到兩漢,從地方到中央已形成了非常完備的學校建制,教育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對個人而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從國家立場而言,教育為立國之大計,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皆〈學記〉語)

現代人忽視傳統教育

現代人受西方教育影響,對傳統教育之理念不甚了了,卻往往妄加批評,以為只是培養做官的人才,而不知其背後之深遠意義。近年來,國內雖然興起國學熱,讀經之風日盛,出現了許多讀經學校,但僅停留於誦讀,未及理解,亦無師資,不知孔子「為己之學」的精神。其實,中國古代亦有所謂「體制內學校」,即國家設置的教育機構,包括「小學」及「太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太學」,按〈學記〉所言,太學學制凡九年,學生每兩年須考核一次: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由此一循序漸進過程可知,古代經典之教絕非「記問之學」,亦非簡單的知識教育與技能教育,而是意在培養德行兼備,能夠「化民易俗」的國之棟樑。前五年屬於基礎教育,除了幫助學生打好博學篤行(博習)的學業基礎,更注重讓孩子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培養健全的人格,即性情教育(敬業、樂群、親師)。顯然,在這一階段,學校所關注的並非學生的學業表現,而是他在學習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情感狀態與生命狀態。在此基礎上,逐漸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發表學術見解的能力(論學),以及明辨是非、知人擇友的能力(取友),達此可稱之為「小成」;九年畢業,需考核學問的通達程度,即能否觸類旁通(知類通達),且目標明確、志向堅定、遇事不惑(強立而不反),此方為「大成」。

〈學記〉之言或為古人之理想,在歷史上也許未能完全達到,但亦可為今日之家長及從教者提供一些啟發。霍師韜晦先生多年來所致力推行的性情教育正是承孔子之教作現代轉型,尤其是「新六藝」的構思和實踐,着重從六個方面來開發孩子的感受力、記憶力、自制力、觀察力、創造力、領導力,開啟了孩子主動學習之心,從而呈現出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要恢復傳統教育之精神,重塑中國文化理想,我想這會是一條再造乾坤之路,值得有識者探索和發揚。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