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計劃公布以來,反對者認為該計劃成本高昂,是「倒錢落海」。贊成者則認為土地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賣地收入將會遠超填海的成本,計劃是「倒沙成金」。
發展局3月公布「明日大嶼」計劃的初步成本及土地收益估算,估計計劃的成本為6240億。土地收入方面,發展局引用香港測量師學會的估計,土地收益為一萬億左右,最保守也有七八千億,掏空庫房的說法不能成立。可是不少論者認為政府低估了成本及高估了收益,「倒錢落海」的論述在坊間依然流行。
早於去年11月7日,筆者與其他經濟學者一共38人曾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明日大嶼」是符合社會成本及效益的上佳選擇:聲明指出就是按十分保守的地價估計,「明日大嶼」的賣地收入仍然超過工程的成本,與發展局的估算十分接近。
「倒錢落海」的論述聳人聽聞,甚至流於煽動民情的民粹政治操作,不過片面強調「倒沙成金」亦有盲點。政府增闢土地應該追求最大的社會利益而非追求最高的土地收入。政府不單要考慮增闢土地的財政成本和賣地收入,也要考慮整體社會成本(例如環境成本)和社會效益,包括可供應的公屋、社會設施、新增的經濟活動等等。
本文將仔細拆解「倒錢落海」論述對「明日大嶼」計劃的種種質疑,然後再從社會成本及利益的角度說明為何「明日大嶼」是上佳的選擇。
是否要大規模增闢土地?
在土地大辯論的過程中,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稱「土供小組」)初時援引香港《2030+》研究中有關整體土地短缺約1200公頃的預測,不過後來小組向行政長官提交的報告清楚說明,《香港2030+》的研究過於保守,香港需要的土地實際遠遠多於1200公頃。小組強調沒有單一增闢土地的選項能滿足土地短缺的問題,香港需要多管齊下推展各個短、中、長期的選項;包括發展棕地、農地,收回部分高爾夫球場,進行近岸填海及發展東大嶼都會等。土地大辯論的結果清楚說明,多管齊下增闢大量土地,是香港的客觀需要,也符合主流民意。
筆者過去多次反覆強調,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0平方呎,遠低於鄰近的大城市,可是《香港2030+》研究卻假定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到2030年都不會改善;如果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要提高到新加坡每人270平方呎的水平,香港的土地短缺便會超過1200公頃好幾倍。此外,政府要有土地儲備,才能夠加強收回私人土地的議價能力,不然只會給地產商牽着鼻子走,無法重奪我城發展的主導權。
雖然香港人口在2043年之後會緩慢減少,可是香港人口老化也需要興建新醫院、診所及數以百計的安老院,需要不少土地。況且到2046年,樓齡超過70年的私人房屋單位數量將多達33萬個,比現在多近300倍,要進行大規模重建。如果沒有大量額外土地安置舊區的人口,將無法進行重建工程,現時市區擠逼不堪及交通超負荷的情況無法改善。
發展農地、棕地是否比「明日大嶼」計劃更划算?
反對「明日大嶼」的人士認為,發展農地、棕地,成本比填海低,需要時間也較短,然而這些觀點都不符合事實。
政府收回新界農地發展,甲級農地的收購價每方呎為1350元,成本與填海相若。而乙級、丙級農地的收購價每方呎只需數百元,表面上遠比填海便宜。問題是,政府一旦把農地改劃成住宅地,每方呎土地的價值會上升至數千甚至一萬元,原業主自然會扭盡六壬爭取額外賠償,例如要求「原區安置」甚至「不遷不拆」。
以東北發展為例,政府須向棕地作業者提供新增的特惠津貼,並為原區居民提供「加強版」的特惠補償和安置安排,還要為受影響村民提供安置房屋,協助農民復耕及重置安老院舍,使收地的成本大幅提高。理論上,政府可以強制收地,不過會引發激烈抗爭,甚至要恢復回歸前的寮仔部或者出動防暴隊,這是否市民願見?
新界雖然有不少棕地,不過十分零散,難以大片規劃,政府也沒有閒置土地安置棕地上的貨櫃場或其他經濟作業。政府現時的計劃,是先重新規劃內河碼頭來安置零散棕地上的業者,在完成規劃後興建可以容納貨櫃車運作的多層大廈,然後遷徙及安置棕地上的經濟作業,所有步驟都要與數以千計的持份者討價還價,所需時間不會比建設人工島短,甚至更漫長,成本也會高昂。
新界東北發展,由2008年重新啟動規劃至預計2023年首批居民入伙,需時15年,比交椅洲人工島由今年研究到2032年首批入伙,需要13年時間更長。事實上,新界收地日益困難,來自發展商、居民及環保團體的反對聲音,令發展成本及周期不斷增加。以上的比較,說明無論從發展周期或發展成本出發,「明日大嶼」計劃是上佳選擇。
「明日大嶼」發展第三個核心商業區的爭論
按照政府的規劃,「明日大嶼」將提供4000萬平方呎甲級商業樓宇(約為中環商業樓宇面積的八成),成為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姚松炎及其他反對「明日大嶼」計劃的人士認為,按照香港《2030+》研究的估計,香港核心商業區的甲級寫字樓,至2041年短缺只是1100多萬平方呎,根本毋須供應多達4000萬平方呎的甲級商業樓宇。
不過,主持土地大辯論的土供小組多次強調,香港《2030+》研究的估計過於保守,香港需要的土地遠遠多於該研究的估計。香港的商業用地其實比住宅用地更短缺,近年辦公室、店舖的物業價格指數,漲幅遠超住宅物業,中環甲級商廈月租高達近200元一平方呎,企業不勝負擔。啟德商業區的土地已經全部出售,樓面地價每方呎接近2萬元的天價。要滿足香港自身的發展及香港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的需求,香港必須發展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提供足夠的商業用地,除了發展金融業,也要多元化地發展航運、貿易、專業服務、創新及科技事業,才能重燃我城年輕人的希望。
也有一些反對「明日大嶼」計劃的人士,認為香港應該把核心商業區域分散到新界,減少跨區就業,解決核心市區交通擠逼的問題;不過這個理想化的建議是知易行難。「明日大嶼」本身有五六十萬人口,不單接近中環,同時也接近計劃中的機場城市;容易滿足核心商業區域需要的規模效益及聚群效應;反觀新界東北及洪水橋兩個新市鎮,距離維港太遠,人口分別只有22萬及17萬,難以達到規模效益及聚群效應。此外,因為農地與棕地的業權分散,要大幅擴大兩個新市鎮的規模,也會十分困難。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明日大嶼:倒錢落海×倒沙成金二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