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四」的百周年紀念,在過去一個世紀的討論當中,不少學者常糾纏在「復興」與「啟蒙」的屬性上,五四究竟是中國版的文藝復興?還是啟蒙運動?但筆者認為,五四的當今意義,應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探討,它實是中國整體現代化的一部分,是這個漫長歷程中的一大步、一大站。五四標榜的「科學與民主」,便正正是現代化的首要條件。
中國現代史的開始,中外學者皆有共識,以1840年代的鴉片戰爭為起點,此乃中國歷史與世界史之接軌處、中國現代化的起錨點,而在這歷程當中,筆者認為有如下15個大站: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自強/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百日維新、辛亥革命、五四、中共建黨、抗日戰爭、解放/國府遷台、兩岸土改、台灣黨外運動、台港晉身亞洲四小龍、國內四個現代化、台灣總統直選。
五四運動是上述15個大站中第七、亦剛好是中途站,有承前啟後的意義。之前的洋務運動,主要着重興辦國防軍工業,而民營工業(亦主要是輕工業),便要等到辛亥革命後、五四運動前,才算是有點成績。只可惜,因隨後60年持續的戰亂與人禍,遲至1980年代,中國仍須要搞「四個現代化」!言則現代化者,總算是有點自知之明,承認比人家落後、要急起直追。現代化不單只是物質「文明」的革新,更應包括「文化」的提升。
不少國人常將文明和文化混淆使用,文明是物質的,如衣食住行的各種工具和載體,是可以更改、與時並進、移植、量化、和作客觀的中外比較,但文化是非物質(精神)的,不可作客觀比較,只可作主觀對比。古代的中原文明,通常比邊族的高是事實,但兩者的文化,只有彼此間的差異,不應用高下之分去闡述。而外國與中國之間的比較亦一樣,只有文明的先後,並沒有文化的高低。五四時期提出的「全盤西化」,其實是指文明載體的落後而要現代化而已,不是文化的西化。文化是一個地域、民族的特性,「文化的西化」便有嚴重語病,西化後便變成洋文化,再不是華文化了。
五四運動的緣起
辛亥至五四之間的8年,乃共和國嬰兒期多事之秋,有袁世凱竊國、孫中山討袁失敗再次流亡海外、日本借一戰藉口出兵佔領山東、袁稱帝、張勳復辟、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而在五四前只兩年的1917,便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成功,到了五四前夕,列寧在莫斯科成立共產國際(亦稱第三國際),號召全球發動共產革命,隨即派吳廷康(Voitinsky,1893-1956,原名 Zarkhin,共產國際遠東局高層)到中國,兩年後中國共產黨便成立。
五四原本是一個簡單的反日學運,是一群愛國大學生(3000名來自13所院校),於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和附近遊行示威,抗議中央/北洋政府容忍/縱容日本對華的侵略性舉動,特別是「二十一條」和「山東問題」(一戰後巴黎凡爾賽和會中對華的不合理對待,日本企圖奪取戰敗國德國在華的利益),由此引發起一連串全國性的罷課、罷市、罷工等事件,得到廣泛群眾的注意和支持。約兩個月後、即同年的7月間,學運基本上已完結,學生們準備9月間回校復課,此乃狹義的「五四學運」。
其實,在學運前4年的1915,一個更具長遠意義的「新文化運動」已展開,由一群受過外國教育的知識菁英(筆者認為「知識菁英」是遠比「知識分子」較為合適名詞)包括陳獨秀、胡適、錢玄同、蔡元培、魯迅等發起(他們曾遊學日本、德、法、美等國),是一個「反傳統、反儒家、反文言」的文化/文學革命運動。同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主編《新青年》雜誌(原名《青年雜誌》,自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且用法文為外文名),發表文章提倡科學(賽先生)與民主(德先生),批判傳統中國文化,並開始傳播馬克思主義。
而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主張以美國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和歐洲的經驗主義(Empiricism)取代儒家學說、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而這兩個主義的先驅,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胡適、蔣夢麟等人在美國留學時的老師)和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國哲/數學家、後獲諾貝爾文學獎),不約而同地應邀到中國訪問(1919至1921年間)並親睹五四運動,他們在全國各地的巡迴講學,影響了整整一代學人。
有廣泛群眾支持的五四學運,遂為菁英的新文化運動注入新動力,爾後兩個運動便匯合成一個廣義的「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並徵用了「科學與民主」為口號。科學者,除了標榜要在數、理、化、生、醫、工等各學科的研習外,更表明要用科學的方法和精神,去思考和處理所有包括人文學科的問題。在兩個運動的發起人當中,不少是有師生關係的,如蔡元培便是當時北京大學校長,陳獨秀和胡適皆北大教授,學運旗手傅斯年和羅家倫皆北大學生、胡適的親密戰友。
一般說法,認為五四運動到了北伐(1926至1928年,國民黨軍隊打敗北洋軍閥)便完結,亦有一說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後,便已分裂成左右兩派的各自表述、其後五四更被中共徵用和整容。然而不少人包括筆者,認為五四運動仍在延續中,它的火仍在發光發熱。五四精神緣自歐洲的復興與啟蒙,究竟是什麼一回事,讓我先作一扼要的簡介。
歐洲的復興、啟蒙、現代化
歐洲現代史、現代化的起步點,學者多贊成以1500年為界,老天爺!人家早了340年!要追當然要花很大氣力,時至今日的中台港澳,台港澳可以說是追上了、或非常接近,然而中國雖已崛起,但仍有一段距離,它的2017年人均GDP,仍只是香港的四分之一左右,就如前總理溫家寶所言:「中國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還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長期艱苦奮鬥。到2049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的時候,我們將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2003年12月10日溫氏在哈佛大學發表題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
何解現代史的發展,歐洲與中國有這麼大的差距?這是屬於「李約瑟命題」的範疇,難以在此短文中詳論,但概括而言,歐洲與中國有三大區別:其一是競爭,自西羅馬帝國解體後,歐洲回復多國狀態,多國競爭便有較多的進步機會;其二是歐洲有教權,羅馬教廷和轄下的各地方教堂皆有實際權力,除了教化和教育信眾外(上至君王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有人的生死、婚姻、和繼承安排,教廷均有認證權,它且有尚方寶劍──逐出教會(連君王也可被逐)──教權與王權遂有微妙的互補和制衡關係,並常作拉鋸戰,但中國的宗教組織,便從未成為實際權力中心;其三是中古歐洲主要行封建制,而中國老早在春秋時期已放棄,當時各諸候國相繼改行中央集權/郡縣制,秦大一統後推行全國,之後延續兩千多年至今。中央集權方便王權統治,但民間的自由發揮空間便較窄。
歐洲1500年間的「航海大探索」和「宗教革命」(分別在1490和1510年代發生),是劃時代的大變遷,讓歐人在現代化的起跑線上,搶先邁開了一大步。其實,比此兩項變革更大的變革,是之前為期500年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1000-1500),和稍後250年的「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1600-1850)。
文藝復興,一般字典的定義將它推遲至1300年才開始,其實那只是整個文藝復興的後期,亦稱「意大利文藝復興」(High Renaissance),其主要是在藝術方面,是所謂美術三傑(達文西、米蓋朗基羅、拉斐爾)的全盛期。而整體的復興,實早在1000年已開始(有說更早),是一個歐洲人的索古運動。索古者,即是對古希臘和羅馬學問的探索、發掘、翻譯(成拉丁文)、研究、再加以發揮,有溫故知新的含意,並非純粹的復古。探索有兩個泉源:其一是拜占庭帝國(即是操希臘語、信奉基督教/東正教的前羅馬帝國東半部),特別是首都君士坦丁堡;其二是回教地區,如中東、西亞、北非、和歐洲本土的伊比利亞半島(Iberia)和西西里島(Sicily)等。
本系列文章之二:歐洲與中國的復興、啟蒙、現代化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