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息差久分未合 熱錢來去如幻似真

客戶外幣存款則存放境外同業等資產照應,外幣及港元存款掉換,資金實際未流出銀行系統,卻造成外資進出假像。

多年來政府寄望美元加息解困,走出房地產夢魘,可謂盡在不言中。官員苦口婆心,反覆提醒置業量力而為,毋忘市場風險。警惕熱錢離場游資撤退,利率飆升,樓價滑落,資不抵債,悔之已晚。不過理論歸理論,熱錢游資來去自有因,實非主觀意志能轉移。美國聯邦儲備局新人新政,近日變調放緩貨幣金融正常化,加息步伐難料,顯然打亂政府盤算。

外幣套息造成假像

自2015年底美元利率調頭攀升,港元基礎利率(即貼現利率)依例亦步亦趨,維持聯繫匯率制度,已提高至年率2.75厘(下同)。不過,銀行同業拆息(以1個月計)未有緊跟聯邦儲備局步伐,去年始明顯調升,次季穿破1厘關口後,再多番升越2厘。反觀下游利息多年無變,儲蓄利率近零,最優惠貸款利率停滯5厘,直至年底始有個別銀行上調,皆聊備一格。

貨幣局聯繫匯率制度優點,是借助市場原動力,四兩撥千斤,矯正港元官價偏差。理論上無需外力干預,除非客觀環境令市場失效。不過港美經貿往來今非昔比,貨幣無復唇齒相依,況且匯率、利率、流動性三方關係錯綜複雜,變成雙面刃。上下游利率不協調,港美息差消弭無期,是否意味聯繫匯率名實不副?萬千交易流歸一帳,拆解去年金融統計,抽絲剝繭,所謂資金外流,其實是港元存款轉換外幣套息造成假像。

分析金融統計,追蹤熱錢流向,需理解銀行貨幣帳如何會計過帳。其一、若熱錢氾濫,游資擇木而棲,港元首當其衝,匯率偏強而止於官價上限(7.75),利率偏軟且低於美息。銀行資產負債膨脹,存放海外同業(美元)及港元存款同步增加,且需向外匯基金沽售美元套取港元應付,清算結餘(港元)增加,或觸及官價上限。

其次、若熱錢退潮,游資離場,形勢剛好相反,匯率偏軟而止於官價下限(7.85),利率偏強且高於美息。銀行資產負債收縮,存放海外同業及港元存款同步減少,且需沽售港元套取美元應付,清算結餘縮減,或觸及官價下限。

其三、若外幣存款轉換港元,或港元存款轉換外幣,銀行資產負債不變,但清算結餘則會有所增或減,進而令匯率呈現偏強或偏弱的情況,效應等同外資流入或流出,此點值得我們細心分辨。

其四、港元銀根是發行儲備、清算結餘、外匯基金票據等三為一體,而且互通互換,此消彼長。增發票據,干預清算結餘,雖會影響同業拆借,左右流動性於一時,但銀根依舊不變。

此外熱錢進出或存款轉換貨幣,牽動港元及美元供求失衡,匯率固定前題下,有賴港息自動調節。若港息長期偏高或偏軟,始穩定官價於下限或上限,顯示港元市場流動性偏低或偏高變成常態。換言之,港元實際受制於美元貨幣銀根政策以外因素。多年來最顯著者,莫過於憧憬港元、美元、人民幣三角關係轉變,投機人民幣自由兌換,港元轉錨掛鉤之時機。

沿用貨幣拆解分析法,港元增減源自三方。第一、本地信貸,顧名思義即港元客戶放款,也包括證券、債券、存款證等投資。第二、外資淨進出,分為銀行業務,包括外幣放款(減存款)、投資等,及貨幣銀根兩部分。第三、其他淨資產,即房地產等減資本帳及其他負債。實在點說,熱錢游資來去,必然牽動貨幣銀根增減,但貨幣銀根增減,非必然是熱錢游資來去。

資金外流虛像

回顧2018年,港元M3增加3.7%,本地信貸擴張佔升幅5.6pp,外資淨流入佔3.5pp,其他淨資產收縮抵銷5.4pp。分析外資淨流入升幅,銀行業務佔4.4pp,而貨幣銀根抵銷0.9pp。不過銀行營運比率走勢分岐,清算結餘比率下跌4.2pp至2.0%,港元匯率偏弱靠向官價下限,1個月期拆息全年平均上升0.79pp至1.63%等,皆熱錢撤退指標。反觀港元貸存比率提高3.3pp至79.6%,存款備蓄比率提高1.8pp至44.5%,銀行資產負債擴張而非收縮,外資也錄得淨流入,走資論調成疑。

表 1:港元 M3 結構及變動分析 2018(金融統計)
表 1:港元 M3 結構及變動分析 2018(金融統計)

香港金融市場開放,客觀條件優越,是公認國際融資中心,離岸外幣放款借道掛帳,有境外同業存款照應,資產負債互相抵銷,不影響外資進出統計。客戶外幣存款則存放境外同業等資產照應,外幣及港元存款掉換,資金實際未流出銀行系統,卻造成外資進出假像。去年第4季是典型實例,港元M3縮減0.5%,外資淨流出佔1.2pp,其實是帳面現象。貨幣銀根縮減佔0.1pp,來自銀行調整清算結餘,沽港元購美元,照應外幣存款驟增5.1%至66711億元套息,更觸及官價下限。銀行業務縮減佔餘下1.1pp,乃照應港元存款之原外幣儲備不變,產生外幣存款抵銷外幣放款效應,也是資金外流虛像。

港元紙幣是政府授權私營銀行發行,新鈔發行及回籠牽動銀根增減,涉及官價買賣外匯儲備,亦產生游資進出假像。現金需求有季節性,農曆新年前後是高峰期。去年首季是典型實例,港元M3擴張3.2%,外資淨流入佔2.9pp,其中貨幣銀根佔0.6pp,大部分是鈔票發行儲備。季內外幣存款季節性回流港元,而外幣儲備未縮減,故銀行業務所佔之2.3pp,也有帳面虛數成分。

順帶一提,去年底公眾手持現金對比往來及儲蓄存款合計(公眾現金比率),竟較年初上升1.6pp達12%。政府推動金融科技,趕上內地發展,而推出「快速支付」之際,公眾反增持現金,是否揠苗助長?況且每宗交易平均高達2萬多元,與方便P2P小額交收,替代現金初衷不符。政策與現實矛盾之多,值得社會反思。

舉一反三,清算比率漸回落至金融海嘯前<1%水平,顯示短炒投機者不磋跎歲月,結算離場,流動資金縮減;守株待兔者作長遠打算,變身投資,融資需求增加,港息依然故我。事實擺在眼前,寄望美息正常化,熱錢游資撤離,帶動港息牌價回升,推動樓價回落,乃脫離現實的一廂情願。

分析10年金融統計,2008年金融海嘯是轉捩點,美國放錢減息救市,熱錢游資變本加厲,憧憬港元改錨升值,資產通脹肆虐。形勢比人強,港美息差根深蒂固是現實,多番干預也徒然是佐證。近來港元偏軟,是存戶轉換外幣套息居多,與熱錢來去無關,勿被假像蒙蔽。

表 2:銀行營運比率 2018(金融統計)
表 2:銀行營運比率 2018(金融統計)

近日輿論敦促政府順水推舟,趁樓市大漲小回之際,干預同業拆借市場,抽緊流動資金,消弭港美息差,加快轉勢調整,顯然捉錯用神,亦折射財金官員寄望美元加息以解本地樓市之路不通,重彈老調提醒置業者毋忘市場風險亦昧於現實,因這樣做不但無助理順房屋問題,令樓價回落,反惹游資重臨,實非解決問題之良策。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陸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