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死亡領悟生命的意義

因為人必面臨死亡,人類才懂得珍惜、才明白時間的觀念、才懂得奮進,文明、科技才得以發展,人類才能知悉、才能履踐生命的意義!

死亡需要治療嗎?

在華人社會,死亡是禁忌,提也提不得,逼不得已要說出口,也以大量的委婉語代替。不同階層、語境說法不一,老百姓說「走」了;基督徒說「蒙主寵召」;佛弟子說「往生」;道家說「升天」;粗俗的是「賣咸鴨蛋」;比喻的,可以是「釘蓋」;文雅的,是「千古」……。既然說也不願說、不敢說,理性的討論自然更難了。所以,若希望在中小學推行生死學教育,首先處理的應是「死亡」觀念的重認,重新認識死亡的原始意義,抹走一層層的誤解、不科學、不理想的迷思。

本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是自然不過;長生不老,只出現在神話、小說中。人必有一死,是大自然的奇妙設計。試想想,若人不死,滿街皆是千百歲古人,地球上還容得下你我嗎?死亡不是病,不需要治療的。就因為人必面臨死亡,人類才懂得珍惜、才明白時間的觀念、才懂得奮進,文明、科技才得以發展,人類才能知悉、才能履踐生命的意義!人生有何意義?這個不是空想的哲學問題,也不是只供象牙塔學者討論;而是確切的是一個人生最重要的命題。這裏先不談理論,我們看看幾本書的主人翁怎樣面對死亡,從而啟悟生命的真正涵義。

一切都不對頭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出於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之手。托翁生命橫跨19及20世紀,1910年過生時,終年82歲,在生命科學、醫術還相對落後的年代,是非常長壽。托翁一生傳奇,大學時留級、轉系、退學;年輕時曾沉溺賭、嫖、飲;曾參軍,受重傷,僥倖生存;積極參與教育,關心窮人,更身體力行,創建貧民子弟學校;與教會關係緊張,73歲時,被開除教籍;文學作品以鉅著《戰爭與和平》為代表,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小說之一。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中篇小說,全書只有100多頁,成於1886年。托翁時年58歲。雖是翻譯書,但絲毫不覺沉悶、老土,一則多得譯者文字功夫深厚,讀來非常流暢,也合乎華文世界讀者口味;再則,應是《伊》書情節吸引,思想深邃,能引發讀者不少共鳴,以至啟悟。

《伊》書描述平凡的法官伊凡‧伊里奇罹患絕症後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心理歷程,被喻為「死亡文學顛峰之作」。書中主角伊凡是在法院當檢察官,忠於職責,遵守規則處理公務,獲上司賞識。正當他仕途一帆風順時,卻得了癌症,最後只能躺在床上,等待死亡的來臨。托翁以非凡細膩手法描述伊凡步向死亡的過程,深刻的描述他對死亡的恐懼和他臨終前,開始懷疑自己一生走得「不對頭」,讀者讀起彷彿自己也和書中主角一樣感受對死亡的恐懼。法國大文豪莫泊桑讀畢本書後說:「我明白我的全部事業都毫無意義,我整個十大卷作品都一文不值」。托翁透過伊凡質問世人「生命的意義」在那裏,確是震撼,但似並沒出路。相反,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的名著 ,卻為世人展示人生積極的一面。

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着

米奇‧艾爾邦是近年來世界最暢銷作家之一。他10多本著作,全球銷售近4000萬本。《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成於1997年,長期高據最受歡迎書榜。作者米奇以自己為主角,第一身的記述了與身患ALS不治之症的大學教授墨瑞,在畢業16年後,所上的14堂有關生命與死亡的課。ALS,中文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漸進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絕症。

這門課沒有評分,但有口試;「吻他額頭道別,可以讓你得到額外分」。這門課沒有課程,但涵蓋很多科目,包括「愛、工作、社區、家庭、年老、寬恕、死亡」。這門課沒有畢業禮,只有一場葬禮;亦沒有期終考,但要交一篇報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就是這門課的報告。這門課只有一個學生,就是作者。

絕症並沒有摧毀墨瑞教授的生命。他問自己:「我是日漸委靡不振,或是要善加利用剩下的時間?」明顯的,墨瑞教授選擇了後者。墨瑞不願被死亡打敗,他不願自己因離死期不遠而羞於見人,他要以死亡作為他生命最後的計劃,「研究我的緩慢步向死亡,觀察我身上發生的事,和我一道學習。」是多麼的灑脫!

莫瑞說:「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着」;「死亡是悲傷的事,但是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何謂真正活着?終日營營役役,迷惑於外在物質世界,隨波逐流,最終只會迷失了自我,活着也只是一具行屍啊。莫瑞說:「看着自己的身體慢慢萎縮至死,是很可怕,但也很可喜,因為我有充分的時間說再見,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幸運。」是何等的樂觀,老教授已看破了肉體生命的局限。透過14堂課,教授啟悟了作者要懂得愛、寬恕、擁抱衰老、學習預備死亡、尋找一己生命的真正涵義。

面對死亡,伊凡與莫瑞有迴然不同的反應。伊凡可算是社會上的典型人物:讀書、工作、結婚、生兒育女、工作升遷;一生安份守己,卻不知為何身患惡疾,最後含恨而終。莫瑞卻隨遇而安,他當然不歡迎死亡,但不會抗拒;他深明死亡是自然的,但不會屈服於死亡;他盡最大可能向世人展示生命的光彩。

邱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