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與養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發展心理研究教授陳會昌教授曾大聲疾呼:「教育要從孩子出生那一天開始!」但有多少父母能正確地、有系統地、持續堅守原則地,在孩子出生那一天開始「教育」孩子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最全面的長期學習對象,孩子出現的行為和問題,只是全面地折射父母的情況。孩子出生後接觸到的,最多就是父母,父母的氣息、氣味,父母對孩子的溫言柔語,輕擁細吻,都是孩子的最早學習。孩子出生以後,對周遭的環境有強烈的好奇與興趣,對新接觸的世界、新接觸的人們,都充滿探索的期盼。父母溫柔的觸摸、輕柔的逗笑、帶着樂韻的輕微搖晃,都給嬰兒安全及溫暖,回報給父母的是引人的微笑。

孩子的學習對象

1歲以內是孩子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關鍵時期,一個月的孩子已能區分顏色,喜歡色彩繽紛的東西;兩個月的孩子能轉動頭部追尋聲音的來源,到三、四個月時更能憑不同的氣味、語音、接觸,分辨出是父、母親還是其他人等。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認為:孩子的行為是被動地反映從周遭環境所提供的示範學習得來的。隨着時間的進展,孩子開始牙牙學語,他們的第一典模便是父、母,還有的便是祖/外祖父母和傭工姐姐。孩子接觸的這些人給孩子的影響最深,在成年人不斷的重覆某些習慣下,孩子經過不斷的摸索、嘗試,在適應成年人的不同習慣時形成孩子自己的習慣。1歲左右的孩子,理解他人的情緒表達能力已經很高,很多已能掌握及應用高興、生氣、傷心和恐懼來控制或試圖控制成年人的情緒。這個時候,父母的溺愛、不懂得對孩子進行行為的訓練,便會培育出我行我素、凡事吵鬧、反叛失教的小魔王。

成年人總認為幼兒太小,不會學習,沒有着意從小教育他們。《顏氏家訓》(註1)教子第二有:「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反獎,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現今的父母,不單溺愛子女,更無視子女的不當行為,不管孩子的行為如何惡劣,父母總是視若無睹,不知是無法制止還是不欲制止,冠名之為「愛的教育」。遇有其他人出言投訴,父母更諸般維護,與人爭論,以致孩子行為上出現問題時,不對的基本總是他人。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對社會將是一份長期的負擔。輔導工作者相信有問題的孩子通常都來自有問題的家庭,但有問題的家庭不一定出現有問題的孩子。在愛孩子的前提下,正確地對孩子進行教育是父母的責任,要適當地適時進行教育,父母要是仔細地學習的。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認為:孩子的行為是被動地反映從周遭環境所提供的示範學習得來的。(Wikimedia Commons)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認為:孩子的行為是被動地反映從周遭環境所提供的示範學習得來的。(Wikimedia Commons)

父母對孩子的教誨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指出:「對孩子不要嬌縱無度,對待孩子要像對待一個年輕的成年人般,要有原則、親切而堅定」。父與母兩人的原則要一致,對孩子的行為要有一定的要求。適當的讚賞及或物質上的獎賞是強化孩子適當行為的正增強物,所以不要輕易或無條件的完全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對正確的良好行為要持續強化,強化物可漸轉為精神上的讚賞:「一個微笑,一個肯定的表情,一個輕輕的擁抱都能展示父母的喜悅,都能增強父母子女間的親情、關愛」。當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偏頗,父母也不要吝嗇責備,要給予適當的懲處,語言上的責備、批評,短時間的冷淡對待,暫時禁止一些孩子喜好的活動,撤回物質性的承諾,都是一些可行的負增強物,對孩子的行為都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懲處後,父母要對孩子作出適當的教導,與孩子分析什麼是不當的行為,父母為何不接受這種行為,讓孩子正確認識及持守。顏氏家訓云: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云:「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發展心理研究教授陳會昌教授曾大聲疾呼:「教育要從孩子出生那一天開始!」但有多少父母能正確地、有系統地、持續堅守原則地,在孩子出生那一天開始「教育」孩子呢?

註1:顏氏家訓為南北朝文學、教育、政治家顏之推用以告誡子孫的著作,共7卷20篇33000餘字。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