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孩子的性情──孩子成才的關鍵

無論是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肯定會遇到很多考驗、很多磨煉,就是要靠老師的堅定,把孩子的性情開發出來,成為一個堅定、自動自覺,勇於向上、向善的人。

培養孩子成才的關鍵在於要令孩子得到磨煉,使其向上之心、奮發之心、精進之心得到開發。這是真正教育第一義的事情。用我們法住機構、喜耀教育創辦人霍韜晦教授的說法,就是要開發孩子的性情,以令他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成長。因此,一切教學環節,皆環繞以下目的──時時提起孩子心中那光明、正直、無私、純粹的一念。某點來說,就好像是古人所說的「辨志」。

霍韜晦教授曾在〈現代教育的危機〉一文中(刊登於《法燈》第117期)描述了一個性情教育內容架構的藍圖,一方面可以對應現代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傳統的文化智慧落實於教育之中。愚雖暗鈍,為了讓霍教授的睿見得以弘揚,膽敢冒昧地把霍教授所描述的內容,以愚之個人了解,簡單補充整理如下。

在性情教育內容的體系上,最少包含下列四個層次:知識教育、人格教育、文化教育、精神教育。

一、知識教育

在說明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考試制度的核心意義。如果在個人的層面,考試當然是讓我們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但是若果站在整體、國家社會的立場,考試制度的作用是把人民按照能力高低程度排序,讓國家社會可以方便的選拔恰當的人才,貢獻社會。因此,只要學生參與考試,那麼就一定會無可避免地被分出高下次序的了。對於整體而言是好的,可以讓整個國家社會得到最大的益處;而在個人的層面,也有好處,就是可以讓個人了解自己,發揮自己真正的所長,活出真正的自己。現代社會對於考試壓力的問題,並非來自考試制度本身,而是因為絕大部分人不願意接受結果,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天下第一」,壓力就來了。壓力是來自不如實。因此我們不需要否定或逃避考試制度,只是要如實的看待、如實的面對、如實的接受。

如是,我們要了解,知識教育,原來的意義是讓我們能對世界了解、明白社會的規律,使我們能通向世界,與現實生活銜接,開展我們的生命、豐富我們的生活內容。因此,我們不要把知識教育只是局限到考試內容上去,否則就限制了我們生命的開展。能明白這一點,那我們在學習知識,乃至讓孩子學習知識的時候,都要令大家的心志堅定在開闊自己的生命一義上去,而並非只是滿足一種外在標準的要求(如考試、評核、單一的標準答案等)。

二、人格教育

在人格層次的教育,可以細分為兩個層面,其一是培養個人更高貴的人格,比方說,真誠、勇氣、堅定、沉穩、胸襟氣度等等。其二則是學習對不同人物的欣賞,比方說在我國歷史上,就有對不同人物的歌頌,都各自精彩,展現不同的人生價值。例如:聖賢豪傑、仁人志士、俠士、航海家、將軍、慈善家、教育家、文化領袖、藝術家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典範,成為自己人生的追求。現代社會因為經濟掛帥的關係,一般所欣賞的人物就僅僅局限在「具有市場價值」一類的專業人士,如果這樣的話,不同的人格世界就會被埋沒掉,世界就會變得單調乏味,沒有了真正的人生價值追求──大家都只是把注意力放在經濟利益的成果上,而並非看重人格內涵,做成很多假象、虛假的人生。我們看看顏淵這個例子吧。顏淵是孔子最好的學生,可是當時他只是一直追隨孔子,沒有當官,也很貧窮,而且早逝。但是孔子最欣賞他,後人還封他為「復聖」,就是能實踐道理的一個圓滿的人格。這小小的故事說明了人生的價值不一定靠外在的事業、功業來建立,還可以有另外一條路,就是建立自己的內涵、修養。其實,人生真是有很多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價值追求。總之,唯有具備深刻價值追求的人生才是真正美好的、有恆久意義的,不要只是被一般流俗的眼光所影響,埋沒了自己真實的理想價值,忘掉「自家寶藏」。

再舉一些有關人格教育的具體內容如下,以供參考:生活(衣食住行)禮儀、灑掃、應對、進退、節日及習俗背後的意義、儀式活動、祭祀、教學(歷史人物、新六藝、霍氏讀經法、思維能力提升等)、靜坐、恰當的遊戲活動、行為作業等等。

三、文化教育

在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例如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伯來文化、西方文化等等,這些都有歷史源頭,代表了不同的心靈向度、思維模式與價值向度。學習不同的文化,可以讓我們欣賞不同的心靈世界,認識不同的思維模式、體會價值追求,進而長胸襟識見,那麼人生就不會狹隘,更能包容。文化是孕育人、成長生命的土壤,我們要懂得珍惜、繼承。有好的文化,才有好的人物。霍教授辦教育的理想就是要培養能承擔文化事業的志士、文化領袖。

四、精神教育

在人生之中,如何安頓生命?面對成敗得失、名利、權位、富貴,如何自處?這就牽涉到精神教育的層面。人生不僅僅是現實的層面,還有精神上的追求與安頓的問題。其實,要能在現實生活過關,精神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四個層次的教育,我們當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以恰當的方式,針對不同發展的程度,安排在不同階段滲進上述的內容。霍教授除了提出了上述的藍圖以外,在2000年時更在廣東羅定開辦了第一所喜耀學校,其後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陸續開辦,把上述的理念及藍圖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歡迎到來觀摩交流。

我謹舉三個近來小小的教學個案與大家分享一下,以展示一下性情教育的某些實際情況。

教學個案一:

最近有一位三年級的男孩子問老師:「老師,為何其他的孩子都可以玩手機,而我們(學校的學生)就不允許呢?」

老師堅定地說:「因為你們的生活正常,他們的生活是不正常的。」

老師看到這位學生有點疑惑,便再說:「你看,這些孩子在吃飯、很多時候,都要拿起手提電話,玩到入迷、中邪一樣!」老師還誇張地做出玩手機玩到着迷的樣子。

學生:「那倒也是啊!」這個時候,他才有點領悟,點頭說是。

老師:「是啊,那根本上就是被手機所控制呢!玩手機的時間,本來可以用來做更有用的事情,是吧!」

學生點頭認同。

老師:「你要堅持好好學習啊,我們這裏所教你的,都是最好的東西,你好好學習的話,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

(按:此個案背後是在教孩子孟子所言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之理。)

教學個案二:

有一天,一位老師帶他的兒子到公園玩耍。兒子看到其中一群孩子在玩爆旋陀螺,玩得不亦樂乎。兒子顯得有些不高興,因為很想參與,可是自己卻沒有帶爆旋陀螺,於是便嚷着要回家拿爆旋陀螺。這位老師便安頓一下兒子,然後跟他說:「孩子,做人,其實可以很自由自在的,就是,有爆旋陀螺就玩爆旋陀螺,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在一旁欣賞人家玩,也很開心的!」這個兒子有點不情願,不過還是聽爸爸的話,一起欣賞別人玩爆旋陀螺,慢慢的,他也開心起來。

這個時候,這位老師再說:「孩子啊,這個世界,除了爆旋陀螺以外,還有其他的遊戲的,你看這邊有孩子在玩捉迷藏,那邊有人猜拳……,這些也是很好玩的。有什麼玩,我們就可以玩什麼,這樣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啊!」

兒子看到其他的遊戲,他就參與了與其中一群孩子玩捉迷藏,玩得很開心。

(按:此個案背後是在教孩子莊子「逍遙」之理。)

教學個案三:

有一個孩子告訴老師,昨晚他與在英國的表姐透過視頻通話,表姐還邀請了一位英國朋友一起交談。這位孩子說當時很緊張,因為從來沒有跟外國的孩子交流過,而且自己的英文水平也很弱。但是,當老師問他是否怕了?他這樣表達:「其實,她也不懂中文啊!雖然我英文不好,但是我可以趁這個機會學習,而她也可以學中文啊!」是的,知識(包括語言),我們永遠無法學完,但是只要我們有這一種信心,願意學習的心,那麼就可以在這個世界上永遠向前,面對以後多變的人生,而真正的喜悅就在當中啊!當時老師這樣鼓勵他、肯定他。

(按:此個案背後是在教孩子孔子所言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之理。)

上述三個個案,當中就顯示了不同層次的教育了,而且都是扣緊磨練孩子的心志、開發美善的性情而出,而且在簡單、對應的言語背後,就是藏着高明的道理,這樣的教育是不是很好?正如霍教授的對聯所說:

其一:文化回歸生命,讀書長養性情。

其二:讀書來法住,氣度出胸襟。

不過,要做好性情教育或成長生命的教育,老師自身的修養工夫是最重要的,要自己立穩腳跟,才可以帶領孩子走向光明的人生路,所以我們很重視老師自身內涵的培養,霍教授還親自主持課程(如喜耀生命課程)去培養老師呢!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肯定會遇到很多考驗、很多磨煉,就是要靠老師的堅定,把孩子的性情開發出來,成為一個堅定、自動自覺,勇於向上、向善的人。有志於真正教育的有心人,不妨參考研究!

了解培養孩子成才的關鍵(下)

本系列文章:

如何是真正的教育?──了解培養孩子成才的關鍵 

許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