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發表調查報告,指香港婦女的實際平均子女數目,過去五年維持在1.2至1.3名之間,惟「一孩家庭」的比率自2012年起超越「兩孩家庭」後保持升勢,當前已接近四成,比率遠較「兩孩家庭」(三成左右)及「無孩家庭」(二成左右)多,顯示「一孩家庭」已成為目前家庭結構最普遍的模式,而若果把「一孩家庭」和「無孩家庭」兩者加在一起,比率達六成多,這實在給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見的巨大挑戰。
明顯地,香港雖沒如內地般推出「一孩政策」,但「一孩家庭」──也即俗語中的「沒有兄弟姊妹一代」(a generation of no sibling)──卻已經悄然而至,成為香港家庭結構的最主要類別。不可不知的是,不只在內地或香港,東亞不少過去生育率高企的社會──例如鄰近的澳門和台灣,遠一點的新加坡、南韓及日本等,自上世紀80年代以還,同樣因生育率持續下滑湧現不少「一孩家庭」(圖1),是上世紀70年代以還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南韓和日本生育率的轉變,進入90年代以後,大多數社會的人口增長,均低於每名婦女平均生育2.1名孩子的「生育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 fertility)。
古語有云:「兄弟如手足」(註1),意思是兄弟姊妹就如一個人的手和足,一體相連,且數量愈多,可以給予或獲得的協助和支援自然愈多,不會令個體在人生旅途上形單影隻、獨立無援,與西諺"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可謂理氣相通。但觀乎現時香港生育率的不斷下滑,家庭平均人數只有1.2人至1.3人之間,
「一孩家庭」與「無孩家庭」已經成為家庭結構主體的情況,無手足家庭湧現的問題到底會給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獨生子女享盡資源 成績或較好
因應香港人口及家庭結構出現前所未見巨大變化所帶來的各種潛在問題,學術界及政商各界均十分關注,但焦點一般集中於人口老化、人口增長難以達至「生育更替水平」,因而削弱社會可持續發展基礎等問題上,甚少從家庭平均人數日減、家庭親屬網絡(kinship network)轉弱、社會關係急速收縮,因而可能影響家庭及社會發展動力等環環緊扣問題入手。筆者之一的鄭宏泰曾利用利用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政策協調創新處前身)「家人之間關係」研究計劃,由政府統計處監督下委託民間調查機構,於2008至2009年間進行大型調查,成功訪問8044個住戶的數據,深入分析有手足家庭的分布狀況與居住距離、彼此間接觸聯絡、互相支援,以及有否兄弟手足者的不同態度與觀念比較,同時亦檢視了無手足家庭的現象與特質。由於篇幅有限,本文不深入說明當中的狀況,但可以扼要地說,有否手足,從受訪者回應的資料上看,並沒顯著差別。(註2)
儘管在個人感受或家族網絡支援層面沒呈現差別,從某些層面上說,無手足家庭甚至有不少優勢。舉例說,從孩子照料、管教和栽培的角度看,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知識型社會,少生、優生,並將父母心力和家庭資源投放在獨生子女身上,無疑可收「精鋼放在刀口上」的效果,在悉心教導下,獨生子女的性格、行為或能力,其實不一定會出現行為差劣或力有不逮的問題。恰好相反,有研究指由於獨生子女能夠獲得父母的悉心培養照顧,他們不但學業成績一般較好,責任感亦較強,就算是待人接物的技巧或態度,亦不比非獨生子女差。
只是,若從人與人之間互動、人力資源,甚至是社會發展角度,則問題應有不少,必須關注。我們常說,家庭乃社會結構的最古老又最基本單位,當家庭結構出現巨大變化,社會結構亦必隨之。即是說,當「無手足家庭」成為社會組構的最普遍部分,家庭及社會在方方面面的結構、關係和發展軌迹,亦必然極為深遠地被牽引着,不能等閒視之。
家庭結構轉變關乎經濟發展
學術界雖然普遍同意生育率的持續急降,必然導致老人問題及其他社會結構上的重大調整,但對於手足眾多家庭與無手足家庭到底會給其所屬家庭帶來好壞優劣問題的爭論,則可謂說法不一、觀點紛紜。其中一點較受關注,且已在內地出現的,則是所謂「四‧二‧一」特殊家庭組合──即祖輩四人(祖父母、外祖父母)、父輩兩人(父母),但卻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問題。可以想像,當一個家庭的底層 (子孫)變小,上層變大,形成了倒三角,未來一代的負擔之重,帶來問題之巨,可想而知。
可以這樣說,香港雖沒如中國大陸般推行「一孩政策」,但無手足家庭的持續上升,這則既意味着家庭結構在接着年代的巨大轉變,亦意味着未來人口老化問題將會惡化。表面問題或者已被察覺,惟隠藏的則尚未知曉。這不難令人想起英國史學家Martin Wiener在探討英國工業精神下滑導致英國經濟在20世紀持續衰弱不振時提出的問題:英國傳統文化在工業革命之後未能與時並進,仍然停留在傳統社會對於投身工業、創造財富行為的輕蔑態度,則逐點逐滴地弱化了英國經濟的發展動力,導致該國國力自20世紀起的逐漸走向衰落。
誠然,Wiener將工業精神與文化之間劃上直接等號的分析方法,值得商榷,但從深層次因素梳理經濟動力逐漸轉弱的根源,則獲得了肯定與支持。至於其分析脈絡強調衰落過程並非朝夕之變,而是點滴流失、逐漸退化,則顯然可給我們帶來啟示。沿着同樣角度與邏輯,我們認為,無論是對香港經濟發展動力自90年代以還轉弱的討論,或是社會問題日趨嚴重與複雜等分析,均應將家庭這個社會最古老而最基本的單位納入重點考察與研究之列。就以創業一項為例,家庭孩子數目少了,自立門戶的創業意欲或壓力會被削弱,相反生意失敗時個人或家族要承擔的風險則增加了,這些都會大大降低企業家精神,因而影響經濟發展動力。即是說,生育率持續急跌與無手足家庭日漸成為人口結構主體所產生的環環緊扣問題,實在值得社會各界關注。
對於如何提升生育率問題,政府曾推出不少小修小補政策,但成效不彰。可以這樣說,若我們不能從較根源性入手,例如化解遲婚問題、居住空間狹窄問題、工作欠保障收入卻停滯不增問題等等,則出生率必然如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所指「沒有回升的迹象」,這樣必會窒礙未來經濟發展,動搖社會穩定基石。
註1:原意指骨肉相連、感情親密,引伸比喻兄弟。值得指出的是,在秦朝之前,兄弟一詞男女適用,兼指姊妹,例如《孟子‧萬章上》云:「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基於此,本文將手足看作兄弟姊妹的統稱,採取先秦時的原意。
註2:有關深入分析內容,可參考鄭宏泰,2015。〈兄弟姊妹關係〉,載趙永佳、丁國輝、尹寶珊(編),《家在香港》,頁107-13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