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佔用了父母子女溝通的時間
近日網上看到一段一個內地小學生在集會上哭訴他對父母照顧的不滿。男孩應該是五年級的孩子吧,他第一句就說父母愛手機多於愛他。他覺得因為父母沒有時間照顧他,就把手機塞給他,讓他沉醉在手機遊戲中。父母與他一起的時候,沒有全心的關懷他,父母兩人都在看手機,孩子再質疑「手機到底有什麼好看的東西,要把獨生的兒子也丟在一旁」,並高呼「手機才是我的爸爸媽媽」,因為他感到無助的時候,只有手機在他身旁,手機佔用了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時間。
中國古代幼兒教育
上述的現象,恐怕也是香港家庭的一般情況。從食肆、商場、公車、甚或街上,都可以見到「低頭」一族。坐在嬰兒車上的嬰兒,只要能手握東西的,手中拿着的半是手機而不是奶瓶,有的更是祖輩或傭工拿着讓嬰兒觀看,稍有手機偏離了視線,便是一陣的高頻音調,直到手機回到視線,聽到的便是悅耳的稚兒笑聲。
家長在未有教養孩童的正確觀念下,與孩子的相處只是取悅孩童,孩童應該怎樣成長,當家長的應負的是什麼責任,家長多是不知不曉,有的是一知半解、自以為是,以為讓孩子稱心滿意,便是父母應盡的責任。
孔子的再傳弟子曾參,人稱曾子,是非常重視家教的,曾子要求子弟首先學懂的是灑掃應對,灑掃是家中各人的本份工作,朱子(朱柏廬)治家格言開宗名義就是:「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儒家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君子之鵠的,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劉蓉習慣說中提及他父親告誡他說:「一室之不治,何天下國家為。」孩子在整理家務外,尚要知所應對。對父母、兄弟姊妹、親戚、朋友都有一定的禮節。譬如吃飯時,人不齊便不動箸,人齊了還要先向長輩打招呼、再向同輩打招呼,到最小的一個向各人都問了安,長輩動箸了,孩子才能動箸吃飯。吃飯也有一定的禮貌,夾最近自己碟邊的菜餚,每箸不能太多,不能翻菜,只能箸夾最上面的菜餚,碗中的菜餚未吃完,不能再下箸……學的都是孩子在家或在外時,日常應對的應有禮貌。曾子為了照顧父母,沒有當過官,只是在家設教講學,孩子在學習的環境中長大,也見到曾子孝順父母的一言一行,在這樣的氛圍下,曾子弟子眾多,曾家四代都有大名,被尊為「宗聖」,清代學者鄭曉如有:「孔門弟子四世著聞者,惟魯曾氏。」
歐洲與日本的基礎教育
歐洲國家對幼兒教育有很大的限制,基本上不容許教授語文及計算等課程。歐洲多個國家的幼兒教育在於教導幼兒自理能力和做事有條理,孩子要學識照顧自己,自己吃飯、自己整理穿戴、午間小睡要自己搬小牀,鋪牀鋪、拿毛毯、換睡衣才上牀午睡,醒來了要收拾被鋪,搬回原位,更換衣服才再進行學習。幼兒與成人及同儕相處,要講禮貌。講禮貌從成人開始,幼兒園的教職員都要以身作則,孩子便會被培訓成紳士、淑女。德國的整個幼兒成長期的1000多日都在培訓孩子成長的關鍵能力:幼兒與人溝通應有的禮貌、體驗大自然與人的關係……幼兒園沒有規劃課程,由孩子決定玩些什麼,在孩子玩的時候,訓練孩子的思考能力,接納孩子提出的意見,這不單提升了孩子的自信,也提升了孩子的自我觀及懷疑、探索的精神,德國的幼兒從玩耍中學習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從一段日本孩子在學校吃午飯的片段中,看到孩子在學校中的學習生活。他們輪班的為全班同學搬運、分派由學校為他們準備的食物。食物部分是高年級同學在校園中種植的收成品,孩子有自己攜帶的餐具,到每個孩子都拿到了食物,才與老師一起吃午飯。老師提醒孩子食物的來源和重要性,讓孩子學會珍惜食物,也提醒孩子升到高年級的時候也要為全校的同學種植食物,所以孩子分派到的食物必定吃光。餘下的食物是他們的獎品,由孩子決定如何分配。吃完的飲品空瓶必須清洗、回收,瓶子封口的錫紙、繩子,由同學分別收集、分類回收,飲品紙盒拆開了還要清洗,待晾乾了才給回收。所以孩子都知道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孩子飯後還要清洗自己的食具、清理桌子及班房的每一個角落。這都是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學習到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其中也有一定的合作、服務、責任、條理……
香港的孩子在父母的過度呵護下,很多未能養成照顧自己的能力,也不懂與人相處的應有禮節,偶有不快便吵鬧不休。成長以後,習性不改,隨心所欲,自我中心,若有不愜意,便與人爭論不止,不達目標絕不罷休。香港若不斷的培養出這類人士,絕非香港之福。觀乎香港社會的無盡爭議,發展趑趄不前,當局宜深思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