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采的閱讀

我和書友每月都看一本書,讀書會前前後後也出席了30餘次,可以說每次都滿載而歸。以書為友,實在是件賞心樂事。

我愛閱讀,也愛寫作,家裏和工作的地點都放滿了書;我也在不同的報章雜誌寫些專欄文章,多年來都樂此不疲。因此,讀和寫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樂於以文字和別人或大眾溝通,反而不太喜歡看視頻。

我也以「推動閱讀」為己任,幾年前開始參加讀書會,轉眼間已四年多了。我和書友每月都看一本書,讀書會前前後後也出席了30餘次,可以說每次都滿載而歸。以書為友,實在是件賞心樂事。

舉辦家長讀書會

大約10年前開始,我已在學校舉辦家長讀書會,但當年的出席者不算多,最多只有十來人,但後來參考了香港讀書會的方法,用嚴謹流程去安排時間,效果非常良好。方法是請一位家長擔任指定主講人,讓他有20分鐘的時間去介紹作者和書的主要架構;跟着有四位指定的分享人,每人有10分鐘時間去分享他們對書的感受。主講人和分享人都必定把書完全看過,會舉行會前會預先交流,並作分工,大家有不同的角度去分享他們的見解,便不會重覆觀點,浪費時間。

主講人和分享人加起來共用了80分鐘,之後是個10分鐘的小休。接着便是台下參與者的自由多方溝通時間,每人限時5分鐘,通常會讓5、6位人分享。之後是主講人的總結,最後還有一位較資深的書友稱「輔導學長」作整體點評。整個過程要兩個多小時。香港讀書會是個很好的團體,讀書會費用全免,10月6日起,他們移師到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8號21樓舉行。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下午3:00 – 5:30定時舉行,歡迎大家報名參與。

一起研讀好書

我在自己學校都會舉行不同的讀書會,例如和生命教育組的同事一起研讀《論語新編》,同事們一起讀讀錢穆先生的書,我們只讀《學而》和《為政》篇已夠討論了。另外,我也為家教會委員辦過許多許多次的讀書會,大家一起分享例如《美荷樓記》和《黃帝內經・即學即用》、《雨後晴空》等。各種不同的書種,有涵蓋生活小品、中國文化、心理學……

我也辦過媽媽讀書會,邀請各位媽媽家長一起分享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也為爸爸舉行讀書會,看台灣IT人李開復的《我修的死亡學分》,兩場的反應都很熱烈,兩次都座無虛設,超過40人參加。今年將讀方任利莎的《方太的滋味人生》和中大校長沈祖堯的《校長畢業了》。

我自己也爭取教閱讀課。這三年來都負責小一的閱讀堂,每週見見小朋友也很快樂。但時移世易,現在人們較愛看些網上資訊,或在社交平台分享一些短文和笑話,我覺得電子書和網上平台也不是我那杯茶,我還是喜歡實體書的「手感」和「書香」。不過,無論是哪種方式,「好書不厭百回看」,但也有不少「壞」書充斥市場,濫竽充數,不得不察啊!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