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在周末走到圖書館逛逛,我無意翻開書架上的教育雜誌,隨意一看就被米高佐敦曾説過的一句話吸引着:「我能夠接受失敗,是因為任何人皆會失敗,但我不能接受不去嘗試。」
學習面對失敗要取得平衡
這句話都可以在毎個人身上實踐嗎?人面對失敗後又是否樂於繼續嘗試呢?頓時,腦海裏又想起了這個科學實驗的故事,大致如下:
研究員把數隻蟋蟀放在一個杯子內,杯子的高度比蟋蟀能跳過的高度矮。研究員用一片玻璃封着杯頂,因此蟋蟀每一次跳躍都會碰到玻璃片而跌回原處。研究員觀察蟋蟀一段時間,蟋蟀一次又一次的嘗試,結果都是失敗。再過一段時間,研究員發現蟋蟀仍在跳躍,可是所跳的高度愈來愈低。經過一段時間後,研究員把玻璃片移走,雖然蟋蟀還是在跳,但最終牠們都沒有越過玻璃杯的高度而離開杯子。
這個故事給你聯想到什麼呢?我聯想到孩子是如何面對失敗呢?孩子會否好像蟋蟀一樣從失敗中學習了「放棄」呢?自從我們社會開始不認同「贏在起跑線」後,有不少文章都會提及要孩子學習面對失敗。這或許是一件好事,但最怕又走往另一個極端!
我們要孩子面對及經歷失敗,但絶對不是刻意製造失敗的機會。從上面蟋蟀的經歷,就是製造給蟋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的經驗,最終結果就看見了牠們失去了原有的動力。
今天,我很相信父母都是不會刻意製造失敗經驗給孩子的,但是我們會否不自覺地製造了失敗經驗給他們呢?假如,孩子原是有動聽的歌聲,因此家長在他年幼時為他報名參加了不少的歌唱比賽。若孩子能夠獲勝,當然是一種鼓勵,但如果他所經歷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孩子的內心又有什麼感受呢?我們讓孩子參與比賽原是好事,但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水準不足夠,而只是對手太強,孩子就會不斷地經歷失敗。孩子或許就好像蟋蟀一樣,強勁的對手就好像玻璃片一樣,孩子總是超越不過對手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原有的動力就漸漸地降低了。因此,失敗雖然是需要學習,但身為家長的我們決不可讓孩子走入一個與自己能力有很大差異的地方,令他在幼年時屢試失敗。在此,我也想到了「大魚小池效應」的理論。簡單而言這個理論大意表示對能力相若的孩子而言,如果就讀於較高水平的學校,他的自我概念會較低;相反,如就讀於一般水平的學校,其自我概念則較高。這是因為孩子在眾多高手中難以獲得成就感,對於學習信心必有所打擊,影響他自我概念的發展。
學習正向思維
那麼,既然不能免去孩子所有挫折,我們又如何能恰到好處地讓他面對失敗,從而學習正向思維呢?在這一環中,父母的角色就是非常的重要,因為只有我們才是最認識孩子的需要和獨特性。就此,筆者想到數個可以參考的方法:
一、要有贏,亦要有輸
提供孩子機會,在類近的項目上要有「贏」,亦有「輸」的經驗。父母其中一個角色就是給予孩子有生活的經驗。想孩子進入心儀學校而為孩子安排不同的活動或比賽是人之常情,但父母所選擇的活動或比賽若經常都是在孩子能力之下,久而久之孩子就有可能未能面對失敗。相反,如果父母只為參與,而在孩子未有預備好的情況下提供不同的比試,孩子就可能要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因此,父母必須提供程度均衡的項目,讓可塑性高的孩子在有贏有輸的環境中成長,既可自我肯定,亦能面對挫折。
二、接納自己會失敗,但我不是一個失敗的人
這不是鼓勵失敗,而是在孩子面對失敗挫折時家長需要幫助孩子理解自身限制,接納每個人都有長處及短處。從自己或別人失敗的經驗中尋求改進的方法,並再次嘗試。讓孩子擁有積累努力而進步的經驗,從而明白人人都會經歷挫折和失敗,但亦會有改善與成功。
三、以棋立品樂趣多
棋藝亦是可以讓孩子明白贏輸中的大道理,棋局中沒有永遠的贏家,輸了那又如何?就如下棋一樣,透過觀察別人的錯誤再汲取經驗去改進自己的方法。人生就如棋局,有進亦有退,有得亦有失。孩子透過下棋,從中不斷嘗試,總會有勝出的機會,永不言敗。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