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與教育議題相關的電影不算少,實際入場觀賞的人數卻可能是另一回事。既然教育是與某地某國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公共事務,有人願意用教育題材拍成電影,或因而引起坊間議論;終究是一件好事。
平凡中的不平凡教育
本文面世之日,港產片《非同凡響》(Distinction)應該已落畫。不過,據悉仍然有學校以「包場」形式為學生安排觀賞;原因是本片很有意義。有說電影可以帶領觀眾反思教育的真諦,這樣說來,教育政策制訂者、辦學團體和校董、家長和老師等更應該是電影座上客。會自掏腰包購票入場者有幾多?自己在早場觀賞此片時,入座率過半,算是很不錯了。
不在此重複電影故事。這電影最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實是那個「從平凡中見到的不平凡」的說法。
雖然電影場景是一間特殊學校,不過發生的事情每日都在平常學校中發生;片中人物如第一組別女生、第三組別男生、有少許弱智的SEN同學、繃緊又想跳槽的老師,在普通校園內也是平常不過的;電影中少見上課埸面,反而常見老師要搞活動,雜務纏身影響教學,早已是教師生涯的寫照!
所以,《非同凡響》的片段每日都發生,而且會出現在很多不同的校園或課堂內。幾十年來,教育的本質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校園以外向內望的期望卻改變不大。
教育所為何事?
年近半百的市民腦海中的教育,多數會是等同於上課和考試;那是教育改革前的典型情景。面對21世紀知識型社會的挑戰,我們的課程改完又改,不過教育的本質其實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教育的真正意義是啟發個人的潛能、令個人在群體中懂得合群和互相尊重,當然還有較為難觸摸的建立正確價值觀。
然而這些意義,卻早已被現實生活的訴求掩蓋了。大眾市民關注接受教育帶來的後果,尤其是顯性的,例如文憑試成績──連繫到入大學機會、入大學讀什麼課程──連繫到畢業後的出路;這些都是民生的、工具性的。結果就是電影提及的學習壓力,或者此間本地大學幾乎淪為職業訓練所的景況。
官方近期推動的整體課程規劃,其中突出了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可能是對上述觀察的一個反應。不過課程文件始終是個死物,如果文件未能感召到作為家長的社會大多數人,其中所提到的任何冠冕堂皇的描寫,最終只會繼續留在書面而已。
不平凡老師的教育故事
同期另一齣頗值得捧場的教育議題電影:《我的破嗝MISS》(Hichki),拜印度片的光環所賜,相信亦會引起坊間熱議。和《非同凡響》相似都是真人真事改編,不過加入較多藝術加工,所以觀賞時更覺似劇情片。即使如此,電影仍然能夠帶領觀眾反思學校之內「不平等」的存在。
女主角的原型人物是一位美國小學男教師,患上了妥瑞症而需要經常打嗝和發出怪聲;自小被正常學校的校規不公平對待。最終克服諸多困難投入教師行列,以優異教學法來證明自己。為什麼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只不過是因為患病,情況就如SEN學生那樣,他們擁有一些天生的特質而不利於在正常的學校求學。我們的教育制度已有所傾斜,但現實社會的接納程度卻非如此。
電影中的9F班學生被描寫為「差班」,但銀幕上顯示他們所修讀的課程內容並不淺;因為非平凡老師的優異教學令他們開竅,獲取好成績。學生的差並非因天生資質,而是後天不利的家境。
其實在今天的香港,這種差異也存在着,尤其甚者不只在學習上,更見諸於整體課程所蓋涵的:其他學習經歷、義工服務時數、課外活動、專題探究學習,以至於近年興起的STEM學習。不利家境的學生何其多,我們的系統有幾多超越平凡的老師呢?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