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個教育論壇上,帶領2000年香港推展教育改革的梁錦松,在分析香港教育政策時,提出大學收生標準應該走向多元化,不要只考慮公開試的分數,認為要同時顧及學生各方面的才能,如體育、藝術等方面的發展。不過,出席同一場合的特首林鄭月娥就此作出回應,表示如果計算體育、藝術等方面成績,那麼一些像她自己一樣擅長考試的高材生,當年就可能進不了港大。她雖然原則上同意不應只以學業成績作為大學收生標準,但一併考慮學生學習經歷,或對基層學生造成不公。究竟大學收生應該重視成績,還是其他方面才能呢?香港教育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全人發展,還是成績掛帥呢?當大學收生集中考慮成績與分數時,中小學可以擺脫應試操練的文化,讓新一代健康和全面的發展嗎?
學習經歷對基層學子不利
事實上,像特首一樣在學習生涯上只集中應付考試的學生實大有人在,筆者當年也是其中之一,回想中學七年學習生涯,就只參加過一個課外活動小組,除回鄉探親外從沒有外遊機會,算得上是「全人教育」的負面例子。如果大學收生要計算其他學習經歷,肯定也望大學之門而輕嘆。問題的關鍵是大學收生的標準「多元化」,是指成績以外必須考量各方面才能和學習經歷,要求學生十項全能,還是指構建不同的升學標準和渠道,專注學業而其他才能欠奉的,依舊可以單憑公開試成績而入讀大學;擁有其他才能,在體育、藝術、領袖才能等方面有突出表現,但成績稍遜的,大學也會加以取錄;至於文武雙全和樣樣皆能的,以公開試成績報考大學當然沒有問題,但大學更可以在放榜前(甚至中六學期初)發出取錄通知,對其優秀表現加以鼓勵和肯定。如此這般,專注學術的、擅於體藝的、或兩者兼而得之的,各取所需,皆有其升學空間,多元的升學渠道並行不悖,這樣應可照顧不同背景和性向學生的需要。
當然,在教育改革之下,由於要實踐全人發展的理念,中小幼都引入了「中產式」或「中上階層」的學習方法,強調體藝才能,要求各種學習經歷,的確對基層學子造成不利。沒有能力參加交流團的學生,又何來擴闊視野的機會?參加制服體團的費用,諸如昂貴的制服、各式各樣活動的收費、相關的裝備(如童軍遠足的裝備就所費不少),又豈是低下階層可以輕易應付?不過,近年教育局已推出不少支援措施,例如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在協助基層學生參與課外活動上貢獻良多。只要教育局適時增加和強化各種撥款和津貼,基層和中上層之間的學習鴻溝相信可以一定程度上收窄。要言之,只要設法支援基層學童,構建多元化升學途徑,不一定會造成嚴重的不公平競爭。
大學學位僧多粥少
不過,筆者擔心的反而是大學學位僧多粥少的問題,現時大學資助學士學位每年14000個左右,扣除取錄非聯招考生等情況之後,只有12000多個。因此,假如多元的升學渠道的政策貫徹執行,大學增加取錄有多元材能的學生,單憑公開試成績而入讀大學的基層學生數目,理論上會有所減少,基層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政府有必要增加資助大學學士學位的學額,在不影響以學術成績升讀大學機會的前提下,增加取錄有多元才能的莘莘學子,教資會須加以配合,否則久而久之,爭議又會再起。與此同時,現時四個主科必與取得3322的成績的入學要求,筆者以為必須打破,至少要酌情處理,以優化大學收生標準,令不同才華的學生都得到認同,社會也不致浪費人才。事實上,強於數理工程科目的,為什麼中英文必須三級;大學修讀英文的,為何中文必須三級;我們雖然致力培養「通才」,但就不能給予「偏才」機會嗎?以3322束縛不同性向的學生,不是浪費人才嗎?
早前新加坡教育部推出大刀闊斧式的教育改革,向「應試教育」說不,宣布明年起小一小二學生無需進行測驗考試,中一學生不必考校內年中考試,到2020或2021年後小三、小五和中三也不設年中考試,以降低社會對學業成績的過度重視,讓學校騰出更多時間作全人教育。新加坡已經向香港作出了示範,難道我們要走回頭路嗎?只以學業成績作為大學收生標準應該延續不變?雖然「求學不是求分數」的理想有點曲高和寡,但我們能容許「求學只是求分數」的思維主導我們的教育嗎?「求學不只求分數」的理念又應該堅持和設法落實嗎?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