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貨櫃碼頭應積極求變迎接大灣區內競爭

香港港口於大灣區規劃和布局中,理應扮演更主動積極的角色,以鞏固香港港口在大灣區發展中,作為主要樞紐和通往世界門戶的角色。

編按:香港貨櫃碼頭業最近因吞吐量持續下跌,鄰近地區港口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中美貿易戰成為城中熱話焦點。有見及此,灼見名家特設「貨櫃碼頭前景」系列,邀請專家學者撰文,一同深入剖析貨櫃碼頭的現狀、挑戰及前景,並提出應對方案。

由國家發改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去年7月在香港所簽署的《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框架協議)指出,要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框架協議》強調,要發揮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因此,香港港口於大灣區規劃和布局中,理應扮演更主動積極的角色,以鞏固香港港口在大灣區發展中,作為主要樞紐和通往世界門戶的角色。

香港港口面臨重重挑戰

事實上,香港港口正面對區內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廣州市政府為其港口提供積極進取的支援政策,如補貼南沙港,讓其向航運公司和集團提供現金獎勵。今年以來,香港港口貨運量持續下跌,截至9月,比上一年同期下跌16.2%,而其他大灣區的港口,例如廣州港,同期錄得7.5%的增長。

除了要面對區內競爭,香港港口業更要面對航運業界生態的轉變。近年來,航運企業的規模愈來愈大,航運公司之間的併購活動增加,全球領先的主要遠洋船公司上年由四個主要的「聯盟」整合為三個,增加其議價能力;另一方面,船公司為達致成本效益,在主要航線使用超大型貨輪,增加了貨櫃碼頭營運的複雜性。

而且,現時停泊在香港的貨輪通常裝載着多條航線的中轉貨櫃箱,這些貨箱會從A碼頭營運商的碼頭卸貨,然後在B碼頭營運商的碼頭接駁下一班船,過程中產生了香港港口(由五間公司營運)獨有的額外貨櫃箱地面運輸(Inter-Terminal Trucking,ITT),增加了運輸時間和成本,也為葵青區馬路帶來路面負擔。去年香港貨櫃碼頭總體需要處理的ITT高達674000個標準貨櫃箱,比上一年增加了15%,每天估計有超過1800的標準貨櫃需要經ITT處理。

碼頭營運商卻可合拍地妥善處理好ITT

雖然香港沒有單一港口管理局,亦沒有像其他地區擁有一個統一的港口操作系統,香港不同的碼頭營運商卻可合拍地妥善處理好ITT。然而,在中美貿易戰這個不穩定的局面下,碼頭商之間必須要有更好的協調,讓客戶可以得到如同來自單一管理的服務,提升整個葵青貨櫃碼頭的營運能力,才可與其他大灣區港口爭奪華南地區市場份額;以及遠至與釜山、高雄和新加坡港口爭奪國際遠洋轉運市場。

香港的港口最初設計並非用於處理目前經華南地區進出口的貨物的駁船數量。有見及此,碼頭營運商應在屬於其範圍內的碼頭周邊土地,加設更多專供駁船停泊的泊位,以提升其處理來自華南地區利用駁船進出口貨物的能力和效率,降低客戶成本,吸引更多船運公司使用香港港口。

最後,大灣區港口群不應鼓吹直接以公帑補貼港口運作,碼頭之間應純粹以商業和環境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公平競爭。

白俊文是設計及顧問公司Arcadis亞洲區業務諮詢主管及運輸與物流主管。

貨櫃碼頭前景系列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