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短文時,筆者正在新加坡參與國際文憑(IB)工作坊。參與者除了來自英美加澳等英語國家外,也有來自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中國內地的。工作坊導師是印度一所國際學校的印度籍教師。工作坊開始時,她展示了一幅滿布圖案的編織品,問我們是什麼?地氈、禮物、裝飾品、祭祀用品,不同背景者的回應大異其趣。此目的是希望我們了解國際意識(international mindedness)在IB課程中至關重要,明白每個國家,民族的文化,習慣和價值觀均有所不同,都有其形成過程和歷史原因。因此,開闊學生視野(open eyes),讓他們以開放的心態(open minded),去了解和接觸價值觀不同的人和事,是國際課程及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課程成寵兒
近年來家長爭相把子女送到國際學校,或是提供國際預科文憑(IBDP)和英國普通教育高級證書文憑(GCE-AL)相關國際課程之直資學校,國際課程成了本地家長的寵兒。最近,修讀國際課程,透過非聯招入讀本地大學,是否較修本地中學文憑試(DSE),透過聯招入學更容易,引發了熱論。然而,數案顯示,近年透過非聯招方式入讀本地大學的總人數,非升反跌(《香港01》,2018,註1)。上升的只集中於一些所謂「神科」,2018年透過非聯招入學最高的3個「神科」為港大國際商業,環球管理和中大醫學,分別達46.2%,43.5%和39.5%(《晴報》,2018,註2)。看來國際課程也成了負責「神科」收生的大學教師之寵兒。
議員建議各院校設立統一分數換算標準,並為非聯招收生設上限。這假設了公開試成績成為大學收生的唯一考慮,筆者非大學中人,不完全了解大學收生運作,故不作評論。現只就教育現場的所見所聞及對DSE和IBDP的認識及作點分析,供大家參考。
教育場現「音樂椅」
在教育現場,有一「音樂椅現象」。一些就讀本地傳統或直資名校的學生,會於初中階段跳船轉投國際學校。而於地區名校名列前茅的學生,又會轉投傳統或直資名校。為了留住學生,傳統或新進直資學校都紛紛於高中開設國際課程。年前,有直資傳統名女校學生,因學校未開設國際課程而轉投另一直資名校,最終在IBDP中取得滿分,成為狀元,及後直資名女校也決定開設國際課程。在這些開設國際課程的直資學校內,高中學生又會爭相修讀國際課程,故校內國際課程班往往成為了精英班。
在這「音樂椅現象」下,不少本地精英學生會流向國際課程。他們一般家境不俗,常以海外升學為目標,有些更劍指牛劍和長春藤等名校。對這些精英中的精英而言,能吸引他們留港升學的,就是那些「神科」。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精英分子會集中報讀「神科」 ,故非聯招生入讀「神科」的比例較高,事出有因。
IBDP 、 DSE不一樣
那本地課程和和國際課程有何分別,筆者在此以DSE和IBDP兩個課程作例子分析。DSE和IBDP均要求學生有廣泛知識,須在不同學習範疇選修學科,然而彼此在考核安排上卻有不少異同。以通識為例,在DSE是必修必考必及格的獨立科,IBDP卻只要求學生於修讀兩年內,完成一篇不多於4000字的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學生可就個人興趣選擇論文題目,由體育、藝術、歷史、科學到社會時事等,天南地北,只要有教師願作導師,學生便可作分析研究。拓展論文在IBDP中所佔評分比重並不高。DSE的通識科,也要求學生進行類似拓展論文的獨立專題探究(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 ,字數上限為4500字。然而,學生只能在成長及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可持續發展6個單元內選擇題目。學生更要出席筆試,在指定時間和地點,就題目作即時分析回應,學生沒機會就相關議題和背景作資料蒐集。
視覺藝術科是另一例子,IBDP要求學生於修讀兩年內,按興趣創作題目,進行一系列研究,舉行展覽,並提交紀錄整個過程重點的作品集(Process Portfolio),學生亦要自選最少三件來自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作比較研究(Comparative Study)。DSE的視覺藝術科也有作品集的要求,但和通識科一樣,學生需要筆試,在指定時間地點,就事前未知的題目進行即席創作和藝術評賞,學生亦無法就相關題目,藝術家背景和創作理念等作資料蒐集。
總的來說,IBDP給予學生較高的自主性,並培育學他們的國際意識,而DSE始終擺脫不了我出題目你應試的考核模式。要在DSE取得佳績,學生無不花精力在捉題目和操練答題技巧上 。
針對問題核心 檢視DSE
如本地文憑試和國際課程在生源和學習模式上有明顯分野,我們不去了解和思考學生、家長或大學老師教授棄本地中學文憑試課程而取國際課程的原因,檢視DSE,擺脫應試模式,培育學生應試技巧以外的能力,開闊其眼界,讓其以更開放的心態去了解,接觸事物,使DSE課程更好地為修讀之學生就大學的學習和要求作準備,只要求各院校設立統一分數換算標準,或考慮為非聯招收生設上限,未必能針對問題核心而對症下藥,對協助本地學生升學和發展無補於事,對本地院校和教育發展亦沒好處。
參考:
註1:〈IB較DSE易取高分?拿男拔、聖保羅學生與全港比較沒意義〉,2018年9月5日,《香港01》。
註2:〈大學「神科」非聯招比例逾4成 倡改革制度〉,2018年9月5日,《晴報》。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