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內最叫人感慨的新聞,莫過於兩所大學各有一教授殺害家人,中大的以注滿一氧化碳健身氣球毒殺妻女;港大的懷疑用電線勒死太太後冷靜自製木箱處理屍體。大家不禁悲嘆:大學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高學歷的教授,本當為民間表率,竟能如此狠心?
中大教授是因與女助理多年的婚外情,最後捨家庭、婚姻、道德、責任、誠信、承諾,一切置諸不顧;港大教授按初步審訊乃源於家中衞生問題爭執,並稱有自殺傾向。這與大學教育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中大校訓「博文約禮」出自《論語.雍也篇》──「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寄望師生德智並重,不偏離正道。港大的校訓「明德格物」則見於《大學》,倡導師生格物致知,彰顯內心光明的智慧德性。
除了現代大學,無論是歐洲的中世紀大學及我們中土的書院,目的如一,就是教人育人,「做個問心無愧、頂天立地的人」,即《易經》說的「成位乎其中」,捨此無他。歐洲中世紀一系列高等教育組織主要提供神學、法學、醫學和博雅教育,原型是更古老的基督教座堂和修道院學校,羅馬天主教教皇稱其為「studia generalia」,而「universitas」指校內學生團體,目的同樣是培育靈性與道德。
中國以大學為高等教育機構可追溯至五帝時期,漢董仲舒謂:「五帝名大學曰成均,則虞癢近是也。」夏朝的東序,商朝的瞽宗,周朝的辟雍,均是當時最高學府。戰國齊桓公建立的稷下學宮,模式由官方主辦、私人主持,百家爭鳴,中國思想史上不可多見。漢朝長安設太學,地方有郡學、州學、府學、縣學等供同齡學生學習;隋唐後太學改稱國子監,以儒家禮教繼續陶冶品格德行。
推動《弟子規》閱讀
只是,現在的禮教在哪裏?我的成長年代,縱使家長大都為口奔馳沒時間管教子女,但德育好像非大問題。在學校,小一起我們每年班別不同,就知道「仁、義、禮、智、信」五常,中文和社會科也常融會品格教育,如敬師、愛老、護幼、孝順、忠義等,每周還設德育課,老師甚是緊張同學操行,常立即訓斥指正,亦願多花時間講人生道理。放學後跟母親逛街市,又學習到「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反觀近年自己和朋友孩子的學校,礙於憂慮家長投訴,老師有時情願選擇對某些不當行為視而不見;語文課也太着重分析主旨體裁修辭與文章句子結構等,忽略更重要的人文德育。但品德教育又如何推行?
可幸,一些有心團體和學校,過去數年堅持在社區推動《弟子規》閱讀,取得一定成效。《弟子規》是清代以德育為主的韻文,列舉為人子弟在家出外與待人接物等應有的禮儀規範與正確人生觀,內容主要取自《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與宋朱熹的《童蒙須知》類似。
部分家長可能對帝王家訓更感興趣。清康熙雖為外族,但非常推崇中華文化,一生認真修身治國,同時注重家教,常親自教誨子孫,望後代繼承其志。雍正即位後,對父親教誨加以追述,整理彙編成《庭訓格言》,共200多則。其中一些精華,也許我們可以從自己家庭開始做起,對提升個人修養與子女品德,必有所助益,包括︰
- 懷善念、行善事,最能安詳平和。
- 慎獨是人生至高境界。《大學》、《中庸》俱以慎獨為訓,提醒世人要時刻「不欺暗室」,做至誠君子。
- 聰明人,借別人眼睛看世界。即虛懷納諫,兼聽則明。
- 無事如有事,有事如無事。如宋蘇轍所言:「無事則深憂,有事則不懼。」遇大事自能沉着應對。
- 自律,才有生活品質。唯「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
- 認錯、改錯,才是成長契機。只有坦誠面對過錯並積極改正,才能從中學習有所成就。「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
「大人」就是有盛德、有學問、有權柄之人,誰不想下一代勝任?家庭、學校、社會各界,務須共同攜手,才能應對今天品德教育的挑戰。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