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 A 股的主題是新一輪的 IPO。中證監批核的今年第二批24隻新股集中在上周招股。打頭陣的二隻在周一招股,高潮是周二共有17隻新股同時供人申購。而尾聲為周三。周四起申購新股凍結的資金也分三天陸續解凍。因為24隻新股發行的批文在元月30日已由中證監公告周知,對上一周市場已作反應, 因之滬股在招股周連升五天,一周下來,滬股上升127點或4%强。
新股密集發行,從去年恢復 IPO 以來已成 A 股新常態。但上周的滬股還是有特別值得注意及需要加以分析的地方,那就是成交額的演變。
勢頭已大不如前
11月21日證券當局刻意啟動的滬股牛市運行至今不過兩個多月,從成交額看說它已現疲態,算是疑中留情了。本輪 A 股牛市最顯著的標誌是滬股急升。以指數計只是升急,但以總升幅量度則不算突出。最令人驚訝的是其日成交額曾經突破8,000億元人民幣,但上周竟連續多天成交額下跌至2,000億邊緣,是近三個月來的最低成交額,僅及高位的四分之一。最近三個月,A 股已經歷三次新股密集發行,去年12月一次成交沒有明顯變化;但元月那次,恰在「1.19慘案」前後的那一周,在招股時成交下降,但資金解封後成交額即急速反彈:倒是這次招股周,到周四申購已完成,且第一批資金也解封了,但成交只輕微由周三的2,236億升5%左右至逾2,300億,周五較明顯回升至2,900億強,唯勢頭已大不如前。從這個意義上說滬股是兵疲的了,至少相當多的投資者不再戀眷這個市場了。儘管有年近歲晚,急景殘年的意味,但很難想像滬股日成交額有再現舊觀的可能。
日成交額的這種由500億升到8,000億,再下降至2,200億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令人嘆為觀止外,充分顯示了滬股特點:以業餘個人投資者為主。與香港這個投資機構主導的市場比較,香港多年以來日成交額高低相差不過兩、三倍而已,離差不大;即使與深圳比較,過去一年日成交額高低也就四、五倍之間,不如滬市之甚,究其原因,在那裏職業投資者(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 是交易的主體。這一點以國內指數期貨的成交量變化可以得到很好的啟示。儘管現貨市場的成交額狂飆不已,但是滬深300期貨成交量相對穩定。在滬股進入牛市前,該期指已有50至100萬份的日成交量;近三個月以來也不過是100多萬份,增加不到一倍。大家知道國內指數期貨參與者有資格限制,早期還須經過考試才能入市,是職業投資者為主的市場。
順便指出,國內指數期貨成交量的變化基本與現貨市場脫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兩者交易制度不一致即有 T+0 與 T+1 之別,從而無法真正進行對沖。實際上,香港期指成交量是隨現貨市場成交額變化的,並且兩者市值之比保持一種相當穩定的關係,因為香港期指與現貨交易是真正意義上的對沖和套利交易。
持倉受制於法規
以包括機構投資者及職業炒家在內的專業投資者為主體,作主導的市場所以成交額沒有業餘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如過山車般的戲劇性變化,乃在於專業投資者中的通常稱為基金的機構投資者,一方面他們的持倉受法規、守則和合約的約束要達到某個百分比,不可能一會兒空倉,一會兒滿倉,這樣他們的交易較有秩序不可能使成交急劇變化:另一方面,基金作為間接投資他們的發行集資有一個過程,不可能因熊變牛而突然以倍數增加入市資金;而職業炒家有良好的風險意識否則不可能在市場存活,同時職業炒家長期在市場活動,尤其是中國的職業炒家習慣於窺伺產業政策的動態,交易頻繁,不容易突然十倍八倍加倉。只有業餘投資者才會見獵心喜,突然奮不顧身。
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市相對滬市是較為成熟的市場。首先深市有較成熟的,專業水準較高的投資者結構,這些投資者風險意識和應對技巧受到市場的長期考驗,對資產定價雖有中國特色但在相當程度說是有些章法的。反而滬市,時而市場慘淡乏人問津,時而千百萬人皆往矣卻泰半為無知之輩。而滬市以市值計,多是政府作老闆(大股東)又作監管者,使發行人與投資者的利益失卻均衡,長期糾纏不清;深市則發行人多為民營企業家,政府容易居中立地位行使監管權力,使各方利益較為均衡。當然成熟市場不止是對投資者結構的要求,也非止於政府的中立,還有一個政府如何看待股市的問題,就是把股市當作政府的工具還是一個有其他更重要價值的設施?
因為滬股的這些結構特點尤其是投資者的業餘性質,很難避免一哄而上,及其鏡象:一哄而散。滬股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成交額,人氣會不斷消散。而滬股中的重要股種金融板塊在集資方面似已功德圓滿,黃台之瓜何堪再折。監管當局似也不想讓年份之交的千百萬人皆往矣的狂態再現,看來極度看好滬股的預測有必要作適當的調整。
有人或者會想起社科院去年底5,000點的預測,到底信社科院還是信市場現實呢?社科院是中國社會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它公開發表的報告應該代表了該院的研究水平吧?但是大家還要注意到,社科院歸宣傳口。報告是學術成果還是宣傳材料,我也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