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本港粵普之爭

身爲教育工作者,我們固然不能忽視普通話對聽說讀寫的正面影響,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也理應讓學生掌握普通話的溝通技能。

曾在前篇文章提過:「不管是繁、簡,還是粵、普,最終都應該尋找一種兼容式的智慧與胸襟,作為新世代語文教育的依歸。」7月初,灣仔一所傳統名校宣布,指有感本港大部分中學都以廣東話教中文,普教中的學生升中時會較難適應,故決定從2018-19學年開始,一至三年級仍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四至六年級則使用廣東話,只會輔以一節普通話課,並說相信新安排能令學生更掌握中文聽說讀寫的能力。

取消普教中,學生無所適從?

跟大部分的新政一樣,這改變引起了紛紛議論:有家長擔心,此舉將影響孩子的水平,而且學生都已習慣了普教中,這一改變,會不會讓學生在評估時無所適從呢?有教育專家卻又說,既然普教中沒有實質的數據支持,以廣東話教中文自然更為恰當。

任何政策俱有利弊,而從實際操作看來,該校三到四年級的學生適應,以及相關的成績表現,將成為此舉的成敗關鍵所在。然而,這項新政的最終成敗,並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筆者更想討論的,是這項新措施背後隱藏了一個什麼樣的現象和機會呢?

俗語說,物極必反。2008年語常會執意推行普教中,花費巨額於學校撥款、評估與調查上。但因為教學成效存疑,甚至連教育局網頁也曾承認:「目前仍未有確實證據,證明以普通話學習中國語文的學生,一般中文能力會有所改善。其中兩項研究更發現,以普通話學習的學生,中文能力與以廣東話學習的學生並無分別,甚或表現更差。」

從粵普之中各取所需

身爲教育工作者,我們固然不能忽視普通話對聽說讀寫的正面影響,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也理應讓學生掌握普通話的溝通技能。可是,要在香港推行普教中,我們同樣不該無視過去粵語(甚至是英語)對於本地學生那悠久深遠的影響力。都說咱們港人的腦筋轉數快,可是面對這些朝令夕改的重要施政,委實弊多於利,而最終遭殃的,恐怕還是莘莘學子!

其實,無論是以普通話還是廣東話教中文,在香港這一直以粵語為主導的地區來說,切忌一刀切,上述這所學校的新措施固然值得借鏡,就連離我們不遠的廣東省也可資參考。

曾幾何時,廣東省也被視為「只講方言,不聞國語」。為了改變,有關部門便從各級行政官員和學校校長做起,把普通話列為工作語言和職責範圍。接着,讓新聞行業、宣傳媒體如廣播、電視等,逐步使用、適應普通話作為宣傳語言,增加普通話節目,盡可能營造學習普通話的語言環境。

再次強調:筆者無意鼓吹粵普二選一,這絕不符合本港民情;但既然普通話在新時代不可或缺,我們應該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好讓香港的下一代,能從粵語及普通話的養分中,各取所需,茁壯成長!我希望能看到愈來愈多的香港學校,跳出「非粵即普」的狹窄思維,做出更多不一樣的嘗試!

張海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