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差何太多?

水務署的員工人數較多,前線員工的比率又大,而且又渉及多個職系和多個系别,如果開設四個D3級職位,每人也會有合理而不輕鬆的工作量,亦能令部門架構和其他政府部門(如路政署及土木工程署)吻合。

編按:本系列文章由關錫堯先生撰寫,豐富資料將水務署歷史及發展娓娓道來。文中資料皆由作者從1970年代入職起及至退休後長期搜羅,最新資料亦由作者近三個月來蒐集而得。關先生動筆撰寫此系列文章原因有六,詳述於第一篇

作者按:自1982年以來,水務署都未有開設首長級職位(請參閱文章系列之五)。這篇和下一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去檢視工務部門首長級人員的情況,並比較一下一些工務部門和相關部門的首長級人員職位數目和職責,以了解事情的嚴重性。

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路政署相比

土木工程拓展署、路政署和水務署是三個工務部門中,署長屬D6級人員的部門。土木工程拓展署有8位而路政署有4位D3級人員,而水務署只有一位。水務署成立的年份,遠比其他兩個部門早,員工數目也遠比這些部門多。土木工程拓展署和路政署分别有8位和4位D3級人員,各自管理為主要工程而設的處 (Development Office),稱為處長(Project Manager)。 水務署的功能有三大範疇,包括工程、公共事業(public utility,如香港電燈公司及中華煤氣公司)及規管水務設施(水務署署長就是《水務設施條例》中的水務監督)。

三大範疇都非常重要,而且涉及龐大的工作量,每一個範疇都亟需一個D3級人員去領導。工程方面,水務署要不斷擴充接收東江水和供應食用水至新開發的區域,近年又增加了新開發水資源如海水化淡廠和中水重用(grey water)等項目;供水系統約有400個包括水塘、濾水廠、抽水站和配水庫等設施,還有接近總長度共10,000公里的水管(大部分在地底)、引水道和輸水隧道;不少設施已經老化,更新系統(例如重置全港最大的沙田濾水廠)所涉及的工程量,不難想像。

水務設施規管工作方面,除了監管私人的內部供水系統(inside services)外,還包括監察佔了全港三分一面積的集水區內的發展和水質狀況,非常明顯比規管機械和電力設施還要困難。隨着鉛水事件及《水務設施條例》的修訂,以前水務署的責任較着重於公共供水系統至到總水管接駁裝配(connection to the main)的位置,從此花在內部供水系統的工夫將須大量增加。

至於供水方面,需要運作上述的供水系統給700多萬人口,而人口數量和供水系統都在不斷擴展。上述三個範疇,即使各由一位D3級人員主管,其工作也會遠比只管一區或主要工程的處長的工作複雜和困難。

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路政署都各有一位D3級的副署長,主要的職責是擔任署長的副手,處理行政、職員管理和統籌部門事務等工作。水務署的員工人數較多,前線員工的比率又大,而且又渉及多個職系(grade)和分為多個系别(discipline),如果設立一個職責和土木工程署及路政署副署長類似的職位,其工作也會比另外兩個同工的工作更複雜。總體來說,水務署如果設有四位D3級人員,每人都有合理而不輕鬆的工作量,亦會和其他兩個部門的架構吻合。

和機電工程署及環境保護署相比

另一個和水務署可作比較的工務部門是機電工程署,署長是D5級人員,有兩個副署長,一個負責規管服務,另一個負責營運服務(機電工程署主要透過營運基金提供服務),可見上文建議水務署在規管服務應有一位D3級人員負責乃合情合理。

至於環境保護署則有4位D3級人員,由於環境保護署並非工務部門,我不宜分析其人員的工作,只是好奇莫非其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或數量比供應食用水高四倍?

首長級人員對專業人員及對全體員工的比例

水務署的總員工、首長級人員和專業人員編制分別是4,446、23和371,土木工程拓展署則是1,880、63和650;水務署的D3、D2和D1級人員數目分別是1、6和15,土木工程拓展署則是8、15和39,可見土木工程拓展署的D3級人員比水務署的D2級人員還要多,而土木工程拓展署D2級人員則和水務署D1級人員數目相同。

土木工程拓展署的首長級人數,佔專業人員的9.7%及佔全體員工人數的3.3%;三者的比例是1:10:30。水務署方面,首長級人數,佔專業人員的6.2%及佔全體員工人數的0.5%;三者的比例是1:16:193。同樣是發展局轄下的工務部門,專業人員亦同樣主要是工程師,專業人員與首長級人員的比例,理應是相若的。從上述的數字,可見水務署專業人員的升級機會遠比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同工低。另一方面,兩個部門的首長級人員和專業人員要管理的員工數目,差異極大;而水務署要管理大量非專業人員,和管理專業人員相比,所需的時間和心血,可要大得多呢!

天淵之别的晉升機會

由於水務署的首長級人員對專業人員的比例太差,各級專業人員的晉升機會和其他工務部門的同工相比,差距極大。就以最近於2018年2月升職至總工程師為例,發展局和其他五個工務部門共有24位人員晉升,最多人數的是路政署,有九人,水務署只有一位,遠不及兩個小工務部門的四位和三位。

前所未有的安排

上任水務署署長林天星於去年12月退休後,副署長黃仲良開始擔任署理署長,部門實施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安排,就是由兩位政府工程師(D2級)各兼職署任一半副署長的職位,至今已經超過半年了;從上面的分析,這三個職位的工作量,若在其他工務部門,約由八位人員分擔,表面上是長期少了一對手,在工作量上卻是少了六對手。雖然兩位同事都樂於接受這個可能是空前的署任安排,但是這情況持續下去,對部門的效率和兩位同事的身心健康,又是否有利呢?

水務署文章系列之十三

本系列文章:

關懷你我他,水務是我家(十五之一)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關愛同儕,共侍社群(十五之二)

以客為本,以民為先(十五之三)

市民至上,當仁不讓(十五之四)

水務十怪,異於常態(上)──不加費,減人手,缺首長(十五之五)

水務十怪(中)──乏主管,不加人,拼出頭(十五之六)

水務十怪(下)──超多逾時,自掏腰包,形勢逆轉,更勝完美(十五之七)

獲獎無數,創意無限(上)──眾志成城,得獎不停(十五之八)

獲獎無數,創意無限(下)──卓越成就,無出其右(十五之九)

越級挑戰,十分普遍(十五之十)

奇兵突出比拼猛將如雲(十五之十一)

八臂哪咤,也難招架(十五之十二)

本是同根生,相差何太多?(十五之十三)

貢獻多,回報少;極不公,誰知曉?(十五之十四)

追求公義,結案陳詞(十五之十五)

作者簡介

中學就讀於伊利沙伯中學,長記校訓「修己善群」於心,擇善固執。1974年於香港大學工程系畢業後,加入政府為見習工程師,在服務水務署35年半期間,贏得230多個獎項,包括十次最佳男子運動員,2011年退休時是總工程師。他獲同事尊稱為水務百科全書及水務鐵人。

關錫堯熱愛運動和熱心公益,具備無比的幹勁和毅力。自1971年第一屆百萬行開始,他每年最少參加百萬行一次,至今參加了53年。他於1971年首度參加吐露港渡海泳賽,至今約參加過超過100次各項長途泳賽。他於1977年參加全港首屆公開馬拉松,至今未有間斷,目標是要跑足50年全馬。他自1972年開始捐血,至今總共捐了199次全血,成為香港的全血捐血王,會繼續捐血至紅十字會不再接受他捐血。2023年是他第27次參加毅行者,27年來,他累積籌得約467萬元善款。認識關錫堯的人,都尊稱他為「關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