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包括了「教學」、「育人」兩方面的工作。其中教學可粗略分為「教課」與「學習」兩個層面,對於教師而言教是可控的和可準備的;反之學是難以掌握的。因為學習的主動權往往不在教師手上,教師只能從旁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必須為「令學生去學」做好策略布置和設計。
人類本身有學習的天性與本能,如何誘導這種本能爆發出來,令到學生變成主動學習者,一直都是教育界歷久不衰的課題。
投入公帑藉科技促進學習
特區成立不久就灑下可觀的公帑,推動資訊科技教育,藉此促進學習;然後每隔若干年就發表一份與時並進的政策文件,期望學生在新式的學習環境下更易誘發「想學」的潛能,令他們主動學習。初時可視為轉型階段,學校改變教學環境,增加資訊科技設施,藉此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但每日學生的課堂經歷與傳統的相差不太遠,只是黑板和高映機變換成投射機。
有些較進取的教師發揮教學創意,利用軟件和儀器把學習變得較為互動;但大多數課堂仍然是單向的,只是把板書改成有聲有畫的PowerPoint簡報展示而已。其後的發展更多是官方部門、書商、大專院校提供套件式的簡報和課業支援,透過短片、動畫、圖象的應用令教材更豐富。
當時互聯網在校內已是實際運作中,礙於對管控網絡環境的猶疑,學校和教師很少直接把網絡引入課堂內,多數是借網絡材料製作教材或布置依賴互聯網的家課。即使如此,已是一個躍進;對於一些好學的學生,使用網絡有助啟發更多的求知欲。
學生登入網絡世界,當然會帶來不少成長和教導上的麻煩。網絡充滿着訊息,知識也是訊息,學生有能力從訊息海洋內取得合用的知識,憑藉網絡來學習是否更優於光聽教師講課?這就是認真考慮把網絡引入平常學習的最誘人之處──通過使用網絡令學生進入「自主學習」模式。
其實,這與多個世紀以來人們從閱讀中學習並無分別,只是載體有所不同而已。學校是有責任為學生配備分辨良莠、分析過多資訊和轉化為知識的能力。
為免學生自行跳入訊息海洋隨意翻波,有些人想出「翻轉教室」方案。翻轉的重點是先由授課者做好規劃、設計、分場、課業等環節,學生在家登入網絡上做好第一層的學習,回到教室中教師帶領學生在高階思維層面上進行深化學習。這是近年較熱衷引入的,借助網絡施教的教學法。
教師應及早應對網絡文化
行文至此,回顧了過去好一段時間的資訊科技教育,可見變化頗為快速。不過這裏所述及的都是嘗試從「學習」角度來看,若然反轉由教師角度去看,見到的應有所不同。
最易見到的會是改了用不同的教學工具。再者登場的會是怨言,因為備課和應付教學環境變化帶來的工作量。不過,資訊科技的革新實在不由得教師固步自封。假若不理這種「主動—被動」關係調動去思考,什麼改革都很快就會在網絡世界中失焦;新器材、新平台的功能亦會無法彰顯。
最後要提的是「文化」──網絡生活建構出其特有的文化,當學生更多地使用網絡來學習,這股網絡文化最終都會漂染他們。教師應及早思考網絡文化可能帶來的影響,據此調整自己的期望或做好應對的策略。
簡單而言,網絡提供大量訊息,學生可從中學到有用的知識,甚至比教科書或老師所擁有的更多;因此老師要面對有相當知識量的學生。老師功能已變成協助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智慧,所以思辨與應用的能力更為重要。
網絡文化另一個特點是隱藏性,在網絡世界的身份根本無須與現實一致。網絡上不再講究尊師重道,甚至變成無大無細!當學生把這種網絡文化帶回現實生活時,教師可要懂得自處啊。為了促進學習,教師有需要與時並進。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