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周從大學生禮貌和規矩的一項言論,談到教育的責任,遠遠超過知識和技能;而學生的學習,也遠遠超過課堂、書本、考試。
得要說明,絕非不要知識和技能,而是學生要學的,遠遠超過知識和技能。目前的情形是,人們容易把一切希望都放在科目裏面,但是每個科目均包含無法窮盡的專門知識,一門物理,就可以有無限的內容,哪怕是非常有趣的內容。
輸贏文化 不問成效
就算以「課程大綱」限制內容,可供考試的領域還是無窮無盡,怪不得即使是成績毫無問題的名校高材生也要補習、也要「操題」(操練各類題目也)。不是怕成績不好,而是希望成績更好。
當然那也是受了文化傳統的影響,把教育和學習下意識地看作競爭,好了要再好,不是說我要如何好,是我如何可以打敗其他人。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筆者在香港和內地不斷反對「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因為那是只講競爭、不講成效和內涵的口號。或者說,是把輸贏當為目標。
理論上,贏了不一定是好,要看學到什麼。典型的是:成績好,但是並沒有學進去;分數高,但不知道學了什麼。輸了也不一定是壞,或是其他人都很強,輸了並非說明不強;又或者,輸了是上了很好的一課,學了畢生難忘的東西。
更實際的是,顧得了輸贏,便犧牲許多真正學習的機會和時光;就是因為只顧輸贏,「科目」的學習便變成無底洞,無論花多少精力都不滿足,因為學到什麼也不是關注點,關注的是如何拿更高的分數,而所謂「更高的分數」是沒有止境的。
這又牽涉到考試。現在出考題的習慣,總是要大多數學生也無法拿得全分,假如很多學生都可以拿全分,就會覺得考題「太淺」了;或者技術上,這個考題沒有多少「分辨能力」(discrimination power)。
為什麼要有「分辨能力」,因為考試的結果必須分等級。雖然現在公開考試的成績沒有「不及格」的門類,但是人們大致都會認為2是及格、3比及格稍高、5最高、5*、5**則是超高。
為什麼要分等級?概念上,這是中國自科舉以來的考試習慣,一定要有高低。就像費孝通說的,中國社會上一個「差序格局」,人的意識裏面,社會就是一個豎直的結構。台灣、日本、南韓等,是世界上率先達到高等教育「供過於求」的社會,大學學位超過高中畢業生,但是大學的競爭並未因而減弱,家長和學生都朝着頂尖的大學奔;客觀上也造成大學之間的不平等。或者說,社會根本就沒有期望大學平等,人們只期望自己去到最頂尖的。香港也不例外。
不過,大學的收生標準是更關鍵的因素。大學收生考慮什麼,直接影響中學生和中學的取態,大學只注重高分,中學生便全力爭取高分。大學是否真的只看成績收生,又不盡然,筆者曾經訪問數位負責收生的學者,他們幾乎一致認為:光看成績,收不到最理想的學生。
大學收生 關鍵瓶頸
然而,他們又說,在學生或家長眼中,考試成績還是最客觀的標準,若加上其他標準,很容易惹出麻煩。香港有一所大學的建築系,曾經沒有錄取兩名當年的會考狀元,引起家長投訴,弄得不可開交。
他們也說,校內也有學院之間的收生成績紀錄,實際上含有評比的意思,要是那一年收生成績跌了,會引來質詢;起碼有一所大學還會因為收生成績的起跌,而影響個別院系的撥款。教育資助委員會(UGC)也須各院校提交每年的收生成績,沒有說明用途,卻難免令各院校對本身的收生成績有所忐忑。
一層層分析下來,以目前的社會形態看,大學收生應該是通往學生學習天地最關鍵的瓶頸,也是改變現狀的最可能切入點。
無意認為過分注重分數和成績,是由大學引起的,那有長遠的社會淵源。過去,教育就是從事篩選,天經地義;今天,當我們要學生有更寬廣的學習天地的時候,就要追溯教育體制裏面的種種因素,大學收生便成為最關鍵的因素。
不必要求大學完全不看成績。試想,假如大學收生也看成績,但是不必與其他院校或與其他院系就收生成績而競爭,假如UGC也不再要求大學每年上交收生成績,那麼,大學就有了較大餘地,在成績以外觀察和考慮學生。
果真能如此,對於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無疑是一種大解放:一、學生在DSE成績只要達到一定水平,就可以有餘地發揮自己的興趣和所長,在中學進入其他的學習;二、學生的課外、校外、海外的學習經歷,也會得到承認;三、目前大學近乎置之不理的「通識教育」、「應用學習」、「其他學習經歷」,也有被大學考慮的餘地;四、目前近乎棄置的「學生學習檔案」,運用科技真實紀錄學生的學習經歷,可以得以重生,真正避免「一試定終生」;五、學校和考評局便有空間試驗另類的考評方法,例如讓學生通過創作、製作,展示自己的能力。
也許是更重要的是,讓由於不適應「應試教育」而被埋沒的學生可以重見天日,這是在目前形態下,教育公平的關鍵標誌。以往,能否取得高分是教育公平的公認標誌,這樣的標誌已經逐漸褪色。
也讓出空間,讓學生有餘地去作不計分數的學習,參與和體現社會實踐,參與發起關愛社會的活動。總的來說,學生的學習生活應該是多姿多采的,廣闊的學習天地是他們應得的,應該還給他們。
設招生辦 改變做法
實事求是地說,許多學校其實都朝着這樣的方向發展;又或者說,大多數的學校都會有某方面的突破和創新,努力為學生釋放空間,讓他們在書本和考試之外,有更加豐富的學習生活。但這需要學校有較大的魄力。
然而,如果大學收生這個瓶頸可以放鬆,DSE的考評理念加以革新,對學校的努力將是莫大的幫助。上面這些關卡開闊了,下面的空間就豁然開朗。
這當然需要時間,讓社會適應成績以外的「公道」,但是只要大家努力,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事實上,許多大學為了避開DSE(中學文憑考試)收生成績的桎梏,便爭取多收其他非聯招(Non-JUPAS)的學生,說明大學是願意考慮成績以外的收生因素的。
說得不好聽,香港目前的收生過程是一個懶惰的過程。本欄介紹過,美國像樣的大學在收生上都會下很大的精力和資源,招生辦公室有大批人員長年進入基層中學,了解學校和學生的狀態。他們不是不看成績,他們的說法:「成績要好不在話下,好的學生不應該就只有成績好。」英國的傳統大學在中六給予「備取」(conditional offer)的時候,真正想收的學生,定的門檻成績就低;意思是,「這樣的學生,即使考試成績不是頂尖,我們也歡迎他。」
有人提議,由UGC提供起始資源,要求相關院校設立全校性的「招生辦公室」(Admissions Office)(2000年鼓勵各校成立籌款辦公室可作前例),也許是改變大學收生形態的一個有效門路。有了招生辦公室,讓每所院校有一個平台思考收生政策,以及裏面需要考慮的種種辦學理念、學術因素和社會影響。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