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賦予古代絲綢之路新生命

中國目前具有強勁的經濟動力,豐沛的金融資源和雄厚的科技實力。這些優勢對新絲綢之路的建設,都十分重要。

一次大戰 北美超前

19世紀中葉,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加拿大成為英國的自治領,自此北美洲出現了兩個主要由歐洲移民組成的新興強國。兩國都從大西洋地區修建通往太平洋海岸的鐵路,並且在過去鮮有歐洲人居住的地區開發礦產和發展大規模高效率的農業。

美國和加拿大雖有明顯的不同之處(美國曾經長期實行奴隸制度;加拿大則有大約四分之一信仰天主教的法語人口),但是大多數人的語言、宗教、社會習俗和經濟發展程度相同。在長達6,000公里的邊界上兩國都不駐兵設防,雙方公民不需要護照,僅憑駕照即可通過邊境。美國和加拿大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友好的兩個相鄰的大國和強國。

20世紀初,老牌的殖民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經式微。當時全世界最有力量的殖民國家是英國、法國和俄羅斯;19世紀末期才統一的德國和意大利正在追趕,工業化的速度極快。德國在東非和西南非各拿到一塊殖民地;意大利也在非洲之角奪得兩塊殖民地。

然而,就工業能力而言,美國和加拿大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開始顯出非凡的創造力。電話、電影、留聲機、發電機、電冰箱、交流電網和飛機的發明者都在北美洲。另外,美國和加拿大是全世界最早實現十年義務教育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英、法、俄三國合力對付德國,德國僅得到日薄西山的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支持,居於戰略弱勢;但是德國初期士氣旺盛,戰績輝煌。在這次大戰中,工業革命的成果被充分利用在戰爭中。飛機發明僅僅十年之後,交戰雙方就各自成立了空軍,把戰爭由往日不脫離地球表面的二維空間,延展到空中。

本文意在論述新絲綢之路;因此德國飛行員「紅男爵」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M. von Richthofen)值得一提。他出身貴族家庭,11歲入軍校。一次大戰開始時,他任騎兵,在東線作戰;1915年被調到西線,開始學習飛行。當時的空軍戰機主要是雙層機翼的單人小飛機,駕駛員用身上的佩槍射擊敵機人員;也有部分雙座的飛機,有一名駕駛員和一名使用機關槍的觀察員。李希特霍芬先任雙座飛機的觀察員,不久轉任單人飛機的駕駛員。

「紅男爵」是戰鬥機聯隊指揮官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擊落最多敵機的戰鬥機王牌,共擊落80架敵機之多。(Wikipedia Commons)
「紅男爵」是戰鬥機聯隊指揮官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擊落最多敵機的戰鬥機王牌,共擊落80架敵機之多。(Wikipedia Commons)

他智勇雙全,把飛機漆成紅色;據德方統計,「紅男爵」總共擊落敵機80架,是一次大戰中最著名的英雄。1918年4月21日,他擊落第80架敵機的次日,李希特霍芬被地面的機關槍擊中,墜機身亡,年僅25歲。「紅男爵」與絲綢之路有特殊的淵源──1877年首先提出絲綢之路這個名詞的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是他的伯父。

在一次大戰中,美國始則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繼而宣布參戰,出兵打敗德國。戰爭中間,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退出了大戰。法國在戰爭中人員傷亡十分嚴重,但國力沒有倒退。英國也受到嚴重衝擊,但是仍維持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美國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在戰爭沒有結束前提出了「民族自決」的口號,鼓勵殖民地在戰後爭取獨立;但戰後卻保留了1898年從西班牙手中奪取的殖民地──波多黎各、菲律賓和古巴的關塔那摩。

在馮·李希霍芬的著作裏,第一次使用「絲綢之路」形容中國西部往歐洲的貿易路線,這個名稱一直廣為使用至今。(Wikipedia Commons)
在馮李希霍芬的著作裏,第一次使用「絲綢之路」形容中國西部往歐洲的貿易路線,這個名稱一直廣為使用至今。(Wikipedia Commons)

二次大戰 美國霸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和奧斯曼帝國損失最為慘重。德國被逼制訂魏瑪憲法,付出巨大的賠款,備受戰勝國的擺布;奧斯曼帝國完全解體,在北非和西亞的領土被英、法分別接管。德國因為受到戰勝者的羞辱而民族主義盛行,促成1933年納粹黨獲選執政。意大利雖然是一次大戰的戰勝國,但痛感自己沒有趕上殖民主義的早班車,需要設法追上;法西斯黨人執政黨時,於1934年入侵東非古國埃塞俄比亞,成為最後一個試圖在非洲建立殖民地的國家。

1939年3月,德國入侵捷克,英法無奈地出面干預,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次與德國結盟的是法西斯黨人執政的意大利,以及早已入侵中國的軍國主義統治下的日本。中國在1937年全面抗戰,以及二次大戰在歐洲爆發後,美國仍然不願直接卷入他人的戰爭,一直到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才對日宣戰,同時參加了歐洲的戰爭。德、意、日在各個戰場的前期優勢在美國參戰後,逐漸變為頹勢,戰爭的主動權逐漸轉到美國領導的同盟國手中。1945年8月,美國投下兩枚原子彈,徹底摧毀日本頑抗的意志力,並且凸顯美國科研的成就。

美軍在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Wikipedia Commons)
美軍在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Wikipedia Commons)

戰爭結束,美國主導新的國際秩序。聯合國,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及馬歇爾計劃都反映出美國的全球戰略。此時,美國的國內總產值佔全世界總產值的一半。美國生活方式(The American Way of Life)被20世紀後半葉全球多數人所追求。

冷戰期間,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曾經給美國和西歐各國造成威脅。但是由於蘇聯總體經濟力量薄弱,農業落後,重國防工業而輕民生工業,它的頹勢很早就已經顯現。在列根任美國總統時,就有美國學者預言蘇聯會在10至15年內解體,主要原因將是波羅的海三國和中亞的幾個共和國鬧獨立。1989年,柏林圍墻倒塌。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世界霸權完全落在美國手裏。

這個霸權的取得與鞏固,當然有賴於軍事力量和政治運作。但是支撐軍事和政治力量的是經濟和文化力量,而經濟和文化力量的來源,是社會的良好管治和個人創造力的充分發揮。從二次大戰前到今天,美國在經濟和文化創造力方面,確實在全世界領先。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七八十年是人類歷史上科技進步最為迅速的時期。原子彈、電視、半導體、激光、電腦、互聯網、手機、納米技術、衛星、空間站、基因技術、幹細胞等等把人類的生活方式帶入全新的時代,而這些創新都是在美國出現的。

文化上,從20世紀中葉開始,美國式的衣著、音樂受到全世界的喜好;荷里活的電影受到各國歡迎和模仿。今天,中國新近出現的中產階級的衣着品味和生活情趣,明顯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在全球化的推動下,英文的使用也愈來愈普遍。環顧全世界,美國的科技、文化、經濟、軍事力量仍然是最強的,無人可以望其項背。

然而在地緣上,美國的國土安全既受到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保護,又因為相對隔絕而不能在歐亞大陸(以及非洲)隨處任意發揮力量,必須在各地尋求同盟與基地。

絲綢新路 須靠東國

20世紀下半葉,美國的航空力量傲視全球,構成遠途投射美國軍事力量和發揮文化影響的基礎。1969年美國登陸月球,此後繼續發展了許多空間技術,包括空間穿梭機,各類衛星和長期空間站等。20世紀70年代,美國首創互聯網;40年之後,全世界都成為互聯網的天下。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的理解愈來愈廣闊和深刻,也愈來愈精微細致。

美國太空人岩士唐,於1969年登錄月球,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Wikipedia Commons)
美國太空人岩士唐,於1969年登錄月球,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Wikipedia Commons)

20世紀最後20年,世界上影響最深遠的發展就是中國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成為今日歐亞大陸上最為突出的力量。40年來,中國已有超過6億人口(美國人口的兩倍)脫離了貧窮並接受了現代教育;全國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的比例,從70年代的8比2,改變為今天的大約5比5。這麼多人口的智能開發,是任何人類社會所未曾有過的。而這些成就的基本原因,是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政府的調配下所修建的屋宇、學校、公路、鐵路、橋樑、隧道、電網、光纖;也包括水渠、水壩、電站、海港、機場的建設。這些基礎設施的興建是幾千年人類文明的結晶,也是人類文明建設最大規模,最快速的總演練。

回顧歐亞大陸人員、思想、貨物的交流情況,是古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要進一步發展當前的世界,讓人類文明結晶以現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惠及當代的大多數人類,就需要建立歐亞大陸上(以及一些非洲國家)新式的交通大動脈。

不論飛機和互聯網多麼便於交通,大量物資的運輸和眾多人員的來往,仍然需要陸上和海上的通道。中國最近提出來一帶一路的概念,特別注重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這是基於中國自身發展的經驗,又是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實際需要。

一帶一路 互惠互利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引起國際廣泛關注,論者褒貶不一。我認為,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有幾個有利條件。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中國歷史和絲綢之路關係密切,因此中國的倡議有天然的吸引力。其次,中國有懷柔遠人的歷史傳統及援助亞非國家的現代經驗;這些既可以使中國得到長時段的參照,避免急功近利的行為,也會使一帶一路的概念更容易被有關國家所接受。

漢武帝為打擊匈奴,派遣張騫前往西域,絲綢之路這條東西方交流之路開始進入繁榮的時代。(Wikipedia Commons)
漢武帝為打擊匈奴,派遣張騫前往西域,絲綢之路這條東西方交流之路開始進入繁榮的時代。(Wikipedia Commons)

再者,中國既是海洋大國,又是陸地大國,具有陸海兩方面的地理縱深與歷史經驗;因此一帶一路可以有如一首二重奏,兩者既必須相互配合,又可以各自發揮。同時,中國目前具有強勁的經濟動力,豐沛的金融資源和雄厚的科技實力。以上這些優勢對新絲綢之路的建設,以及建設過程中所必須的廣泛國際合作,都十分重要。

更何況,中國與任何一帶一路國家都沒有過文明或是宗教衝突;而十字軍、歐洲殖民主義和當前西方國家以我為準的心態和反穆斯林的情緒,會使相當多國家的人民對歐美再次侵佔家園有心理抗拒。

1935年,毛澤東寫道:「橫空出世,莽昆侖……把汝截為三截,一截贈歐,一截遺美,一截還東國。」環顧全球,今天世界上能夠有潛力發揮跨洲運作的恰是這三股力量;而對眾多發展中國家來說,最好的情況莫如這三股力量協調與合作。美國現在是世界霸主,但霸主也不可能什麼都做,什麼都必須牽頭。歐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科技力量雄厚;但歐洲的內聚力正在渙散,相對於美國和中國,歐洲正在消退。這三股力量中,最有動力,有能力,又最沒有阻力地從事建設21世紀新絲綢之路的應該就是毛澤東筆下的「東國」。然而,沒有歐美的合作,「東國」的倡議也很難順利推行。

盼望發展中和發達國家都能支持一帶一路,以互信、互惠、共建、共享的方式,達到各國集體繁榮的目標。古代絲綢之路將被賦予新生命;歐亞大陸將實現促進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的歷史宿命。

原刊於《財經》,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新絲綢之路──歐亞大陸的歷史宿命之二

張信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