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BCA何去何從

這幾個月復考小三BCA的爭論中大開眼界,也埋下更多的憂慮:在香港,教育原來還是不屬於一個專業。

一籃子偽命題暴露一個教育危機

偽命題(一):我們要倚靠小三BCA做教師教學的回饋:教育界同工都明白,12年免費教育分四個階段,小一至小三是第一階段,大家都想知道小三生的學習成果,作進一步教學的設計及支援,但老師在前線、在日常教學上對此知之甚詳,有需要倚靠小三BCA中英數三科的統一試卷的評估,在幾個月後得知的數據,去決定教學成果及如何跟進?

偽命題(二):我們要倚靠小三BCA去監察教師的教學效能:教育界同工都明白,學生的中英數成績不代表一切學習成果。不但如此,學生成績高低也不能絕對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效能,這也不是學校能否完成教育任務的唯一指標。

甚至我們有責任告訴巿民大眾,不要只看考卷成績,去決定兒童、教師、學校、家長的努力與成就,就正如不能只用賺錢多少去決定一個人的成功或否,「就係咁簡單」!

根據以上這些簡單易明的原則及我們對上述偽命題的澄清,我們建議用最低成本,最少干擾的原則去滿足教育局的要求:所謂的「回饋與監管」。

我們建議用抽樣或其他簡易合理的方法,去取代全面復考小三BCA。我們建議可以繼續研究、討論、達致大家接受的共識。

一連串怪現象深思當局背後動機

在這幾個月裏,我們發現有幾個「怪現象」,值得深思當局背後的動機:

一、在宣布決定如何跟進上一拖再拖

去年九月開課時,對今年度小三BCA的處理,大家以為最遲12月會知道,甚至肯定當局又會在學校假期前的一刻宣布,利用長假,冷卻教育界的爭論的熱情。怎料估計錯誤了,專責委員會在農曆年假前的一次會議,只用了半小時討論複雜的跟進措施,結果不問而知:三月中才能有進一步建議。坊間預言:「一定要在立法會補選結果出現後,才宣佈教育局的建議」,若然,這再一次證明政治對教育專業的干預。

二、各方人士不斷在「捉字蝨」上下工夫

由於林鄭在競選政綱曾提過類似「研究未有結果,不會全面復考小三BCA」之語。不同人士便在這句話上找點子,其一說,既然沒有共識,那便停考。但另一說,由於仍在研究階段,只要不是全面復考,便可以繼續研究,抽樣考,隔年考,讓學校可以選擇等都可以是選項,大家開始熱心研究的不再是學童的身心健康,學校的正常運作……而是在字面上如何「過三關」。

三、針對「讓學校自行決定」這個建議擺設陷阱

眾議紛紜之際,有學界朋友倡議學校可以用專業聲音回應怎樣看待及處理小三BCA,例如教師可以因為回饋的需要或否,建議學校「參加」或「不參加」等。坊間消息,為影響學校的選擇,有死撐復考BCA的人士獻計:「叫學校要作出有後果的選擇!」其一,校方要承認未能自行透過BCA的回饋促進教學,才可以選擇不考,選擇不考的後果是要接受當局的支援(介入)。其二,校方聲明學校自評水平甚高,不用透過BCA的回饋促進教學,才可以選擇不考,選擇不考的後果是要接受當局的重點視學(查證)。

資源運用的失當

若坊間耳語屬實,我會慨歎資源運用的失當,因為無論支援(介入)或重點視學(查證),都要投入大量局方資源,亦涉公帑浪用。

若以此懲罰不聽話的學校,我怕教育界會陷入不必要的恐慌,伙伴關係亦蕩然無存矣。希望此屬謠言吧。

不過在討論期間,有智者「點醒」小弟,當局可能只是「先小人,後君子」,上述講法必定「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因教育界同人的特點是服從羊群效應:「你就算讓大家選,大家都只會選最多人走的路……」

無論結果如何,我個人在這幾個月的爭論中大開眼界,也埋下更多的憂慮:在香港,教育原來還是不屬於一個專業。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