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an 22 2025 22:28:0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Cantonese not?──從威爾斯語說起

十八世紀,威爾斯的學校強制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若有人説了威爾斯語,就被掛上一塊刻有Welsh Not的木牌。前幾天一間「普教中」的小學處罰在課堂上講廣東話的學生,Welsh Not的陰魂在香港復活了。

編按:馮偉正醫生為黃樹堅老師的學生。黃老師在本文撰寫後記。

威爾斯(Wales),會令香港人想起什麼?醫院?皇儲?還是,除了是英國的一部分,就没有其他的認識?

威爾斯人的祖先早在羅馬人殖民英倫前已聚居當地,文化風俗上也與後至的英格蘭人迥異;威爾斯語亦跟英語截然不同:前者屬蓋爾特(Celtic)語支,與蘇格蘭語丶愛爾蘭語同宗,後者是深受拉丁語和法語影響的日耳曼(Germanic)語言。

威爾斯語的命途卻十分坎坷,皆因早在十三世紀,威爾斯就被英格蘭併吞,及至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大英帝國崛起,威爾斯在政治上受「老大」英格蘭的支配,文化受到壓制。那時威爾斯的學校強制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學生在校內只准説英語,倘若有人説了威爾斯語,就被掛上一塊刻有Welsh Not字様的木牌。若再有學生犯規,木牌就會轉到那同學的頸上。放學時Welsh Not牌子掛在誰身上,誰就要受罰──通常是打籐之類的體罰。如此,以威爾斯語為母語的學童,200年來飽受這種霸道、極盡侮辱歧視的教育政策苦害。直到上世紀初,英國政府「良心發現」,Welsh Not才逐漸在威爾斯的學校消失。然而遺害已成:縱觀整個二十世紀,在威爾斯能操威爾斯語的人口一直在減少,曾一度不足五分之一。隨着近年政治風向改變,國族身分認同得到重視,倫敦開始給予威爾斯地方政府更多自治權,威爾斯語才從衰亡的絶路上逆轉。至2011年Cymraeg (威爾斯語的本語稱謂)正式成為威爾斯地區的法定語言,史上首度跟英語平起平坐,但保育之路仍然漫長。

威爾斯語的故事,足證霸權對語言傳承的摧殘有多深。滿以為不文明的苛政早已歸塵,但前幾天新聞報道天水圍一間「普教中」的小學以「鼓勵學生用普通話學中文」為由,處罰在課堂上講廣東話的學生,犯規者要罰抄「我以後不説廣東話」,這就是說,Welsh Not的陰魂在香港復活了,張牙舞爪,直撲我們的母語──粤語。

以平常心忖度,「推普」無必要「廢粵」,可是在位者並非這樣想。

教育局長早前的話,言猶在耳。

此刻,不寒而慄。

讀《Cantonese not?──從威爾斯語說起》後

馮醫生的文章非常精彩,很能引人深思!

我們都不反對推廣普通話,但是任何人都不能為推廣普通話而在有意無意之間貶損方言的價值,因為幾千年來的中國語言文化並不單純為今日的普通話而設;而無數上古、中古、近代的中國語言特點,其實都散落在今日各種的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當中,普通話只是傳承了其中一小部分!若我們為了推廣普通話而直接或間接消滅了各種方言的話,那就是消滅了絕大部分的古代漢語遺產──同時也就消滅了我們一部分非常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我們對得起幾千年的中國語言文化嗎?

上世紀我們漢族有了國語/普通話,溝通上確是方便了,卻不能說我們漢族是為國語/普通話而存在的!我們若以身為漢族而感到自豪的話,我們是以有5000年文化而感到自豪,而5000年文化,誰說是純粹屬於國語/普通話的!我們又怎能為推廣國語/普通話而消滅傳承更多的古代語言文化的方言呢?

問題在於我們漢人當中有多少人知道我們的方言比國語/普通話傳承更多的古代漢語特點,從而懂得尊重和珍惜方言?正是因為知者不多,所以盲從、附和那些「國語/普通話萬歲」、「方言代表不文明」之類的論調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我們就有責任告訴所有不知者!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