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少家長來說,孩子剛升上小一,最煩惱的會是什麼呢?會不會是中文課寫詞語呢?家長會不會有疑問﹕這個字要怎麼寫?那個字的筆劃是不是這樣?為什麼和我小時候學的都不同呢?
小女今年也升讀小學,開始要書寫較多的中文字,看她在一個個方格子上,用小小的手指寫上不同的生字,着實有點難度。而不同的字詞往往有不同的寫法,老師的教導和家長以往所學或有差異,而且老師在批改上也可能甚為嚴格,以致學生和家長也叫苦連天,在互聯網上不時也看到家長將功課照片上載,向他人請教及訴苦,甚至認為部分批改是矯枉過正,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老師在低年級一般較着重字詞的筆劃和筆順,字形的結構,好讓他們鞏固漢字的寫法。字要寫得清楚工整,才能表達文字本身的意義和美麗。但怎樣拿捏當中標準,要求到什麼程度才合適呢?這也是老師的煩惱。
筆者也曾經是語文老師,也是家長,因此很明白當中的矛盾和煩惱。記得曾經有一次,家長拿着兩本不同班別的默書簿來學校,指出為什麼某字這班不扣分,那班卻又要扣分,那十分不公平,孩子的考試分會受影響呀!對於老師來說,也出現困難,是否寬鬆一點便可以解決問題?老師只是盡責地讓孩子認清字形和筆劃。
當我接到這個投訴時,心中想﹕實在不容易解決。因為今次批改方式可以統一,下次範圍卻又不同了,而有時候一些以為並無爭議性的字,到批改時卻才發現大家的準則有所不同,出現落差。這樣,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我們所認識的漢字
首先,我們要知道使用漢字的地區很多,現在書寫漢字的地區主要為中、港、台、日、韓,還有其他華人地區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東南亞採用的通常是簡體字。港、台均使用繁體漢字,然而即使是港、台兩地,所取的字形皆有不同,字的寫法也有不同。現時的繁體漢字主要從楷書而來,經歷不同年代,人們對字的寫法也有不同取向,人們怎樣取用字形,或為什麼跟從某個標準,我們無從得知,但 不同地方對字形也有不同的寫法,以「望」字為例,「壬」這部件有些用橫,有些用撇,「月」的部分也有不同寫法,人們寫了這些「望」字,我們一般不會說那是錯字(除了語文老師要求)。因為這個「望」字有其基本字形,即我們一望而知那是一個望字,儘管它的寫法略有不同,字的基本形態卻沒有改變。
另外,除了區域因素,我們也要考慮使用漢字的各個年代,不同時代使用的字形也會有差異,有時候這牽涉到古今書寫工具的演變。在古代,人們最初用石頭或硬物刻寫圖象文字,後來用上雕刻技術,從刻寫在龜板、牆壁到各種器皿之上;後來人們用毛筆書寫,寫在竹簡及粗糙的紙上;以後發明了印刷術則以雕刻作版,然後印刷。因此,不同工具所造成的字自然也有差別,以毛筆作為抄寫工具所產生的字體,和刻板印刷的字體自然不同﹕毛筆自然圓潤變化較多,收筆時往往一按一回,而刻板則相對穩定多角。現時我們多採宋體字,取的大概近似當時宋代的刻版印刷字。在書寫工具和技法發展的同時,毛筆書寫除了實用功能,也有藝術功能──書法。論及書法,自然不會限於一種寫法,同時不着眼於字形的對錯,例如看一看王羲之的「蘭亭序」,抽取某一些字如「之」、「以」等字,都有不同的寫法,形態不同,但仍是同一個字。所以,要了解一個字怎樣寫,往往要看看這個字的歷史演變,以及不同碑文或刻板字形。字體形態的改變,很可能是採用的工具改變了而有所不同。
專業的態度
在學校,教師教授學生書寫文字的時候,第一當然要寫正確的字,但從上文來看,怎樣才是正確呢?哪地區哪時刻的字形才是「正字」呢?這就是無論市面上不少字典工具給我們翻查,我們也難以找到一個有完全共識的字形系統,簡單來說,並沒有絕對的「正字」。那麼,應如何教導孩子寫字,老師又應如何批改呢?這方面留待我們下一次再討論。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