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2.1在10月20日的研討會上,召集人梁錦松提出改變大學收生,此其時矣!接着在論壇上,各位講者又不約而同從不同的角度,談到教育向前發展,遇到的瓶頸,大學收生是其中一個關鍵。大學收生改變的方向,是在考試成績之外,也考慮報考者其他方面的經歷和成就。
考試分數 功能仍在
隨着,同一個會上,特首林鄭月娥,說對此有保留,並且以自身經歷為例,說如果需要考試成績以外的經歷,對於弱勢家庭的子女,就會更不公平,因為他們沒有資源(大意)。
這段話,引起了媒體的廣泛報道,也引起了媒體上相當熱烈的討論。也有言論因此認為,只考慮考試分數,反而對弱勢家庭子女有利。結論是什麼?大學收生應該只考慮考試成績?這一陣子,也的確在媒體上有這樣的聲音。不少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經歷,說明自己當年就是靠成績入學的,其他體育、音樂、美術一概不懂;若要考慮考試成績以外的經歷,自己就進不了大學。
首先要澄清一點,從來沒有人認為,大學收生不應該考慮考試成績,或者不需要看成績。更沒有人主張考試高分的不應該進入大學。上周本欄提到的芝加哥大學允許學生報考不呈交SAT或者CAT成績,也只是test-optional。是「可以不」,而不是「不考慮」考試成績。估計在可見的將來,也不會出現取消考試成績的大學入學。
與一些美國學者談起,就芝加哥大學的情形,估計大多數學生還會呈交考試成績。成績好的會呈交,而由於考慮到競爭對手,除非自己的成績非常出類拔萃,也一定會呈述自己其他的優勢表現。成績不太突出、或者考試表現不突出的,也會呈交,但是會想辦法呈述自己在另外方面的優勢表現。
也許有學生自己認為成績太難看,不呈交,於是就需要以另類的方式,呈述自己的優點。也就是說,報讀的學生,可以在許多方面表現自己的長處,考試成績只不過是其中一個方面。芝加哥大學,是宣示了這種認可。
這也表示,大學入學,仍然會是一個競爭入學的境況。只不過美國的大學,似乎普遍地覺得,若只看考試成績,會不利於在中小學由於家庭資源不足而成績不佳的弱勢學生。
這其實與輿論上同情特首的看法,有點恰恰相反。在這裏,是覺得若只看考試成績,也許更有利於弱勢家庭的學生。
這裏面有一個深層的文化因素。念過教育的朋友,很多都會知道美國有一位社會學家James Coleman,他在1966年發表的有關教育公平的報告。這份經典之作,強調在美國,對於學生的學業表現,學校的影響遠遠超過家庭的影響。有些朋友囫圇吞棗,把那個發現全盤搬到華人社會。
考試功能 文化各異
其實,弱勢家庭的資源匱乏,也許是全球一樣的,但是美國的弱勢家庭普遍不重視教育,華人社會的弱勢家庭卻往往加倍重視教育。這種1000多年科舉「十年寒窗」的文化影響,造成了上述也許看來恰恰相反的兩種現象。
可以說,若是沒有科舉(其實只是考試)許多弱勢家庭的子女就完全沒有社會流動的機會。這種現象與觀念也延伸到今天的香港,本欄也提過,王賡武校長就說過,香港的大學在1960年代末期開始,其實發揮了古代科舉的功能。由於有了政府的財政資助,大批的窮苦家庭出生的孩子,通過大學教育,成為了香港第一代的新型知識分子、社會知識分子、新一代的公務員,後來更成了第一代的本地CEO。我們的特首,也屬於這個行列。
但是這些現象,都沒有排除考試成績以外的因素。記得林鄭的特首競選材料中,有當年她的師長Sister Maria的回憶(筆者30年前就認識Sister Maria),說林鄭是領袖生,而且有關懷別人的特殊性格(大意,無法詳記)。
這些,都不是當年的AL成績能夠記載的。林鄭之有今天,而且能夠逐漸扭轉香港的亂狀,肯定不是純粹由於考試成績。相信特首也不會認為自己當年的優勢,就只有高分一項。
大學收生注意考試成績以外,其實並沒有什麼令人驚訝的地方。本欄多次介紹過,英國一些傳統大學的收生,在入學的前一年(中六,下一年才考AL),給你一張火車票,到大學(一般是宿舍)住上幾天,參加一些活動,互相認識一下。然後是一段面談。最後的決定,有些學生非常精采,非錄取不可,就給予「門檻分數」低的「暫取」。意思是,「你分數低一點不要緊,我們取錄你是因為你其他的優點。」而「門檻分數」高的暫取生,就是因為他們學術表現好所以錄取。這種傳統,一直如此。可見這些傳統的大學,入學的考慮,根本就不純粹是考試分數。
即使在美國的哈佛,本欄也多次介紹過,收生辦公室要花兩個多月的時間,在2000多個名報考生中,集體逐一討論。討論什麼?就是看學生的其他經歷,看他們的自述(essay),看校長的推薦。筆者故意問過:「你們不看成績嗎?」收生辦公室的主任(當時是一位銀髮老太)失笑,說「這些學生,哪有成績不高的?那不在話下。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多元經歷 絕非奢侈
這裏再講一個故事。當年大學要推展資訊科技,有一個委員會,提出8點建議,筆者負責校園IT,我們經過美國兩岸十多所大學的訪問,建議優先採納其中一點:
首先要讓每一位學生擁有一部手提電腦。但是手提電腦所費不菲。要是推廣手提電腦,貧困家庭就難以應付。大學怎麼辦?因為許多家庭負擔不起,就不鼓勵用手提電腦?當然不是。那是1998年的事,校長鄭耀宗毫不猶豫,馬上要求搜索全球的供應商。結果在7個供應商裏面,選了IBM。除了提供服務、研究,還提供了一個頗為可觀的折扣。但是估算即使要學生負擔約5000元的費用,大學也還有一個總共1600萬港元的財政缺口。
鄭校長即時「拍心口」:「先決定了,再去找錢。」原因:這是學生應有的。結果,85%的學生購買了優惠的手提電腦,其餘大多是自己已經有了機器。而後備的貸款服務,幾乎沒人問津。港大成了本地區第一所ThinkPad University。
這件事,對筆者影響深刻。手提電腦,當時可以被看成是奢侈,被質疑「真的有必要嗎?」甚至有人會說:「沒有手提電腦,我們還可以使用電腦室裏的機器。我們不是也一樣地讀書?為什麼要添加這些玩意?」
事實證明,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不久,幾乎全香港的大學都為學生提供手提電腦的資助。因為,那已經是時代的必需!
手提電腦是一件設備,容易集中理解與說明。但是其中的道理,與考慮考試以外的經歷,是幾乎一樣的。也許有些朋友,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其他的什麼經歷,都是奢侈,又或者是時髦。但也有些朋友會覺得,只看考試成績,簡單利落,一直都行之有效;要是加上這些雜七八拉的所謂經歷,原來好好的秩序,何必搞亂?
問題的根本,是學生終於要進入社會,而社會已經很不一樣。這道理,雖然本欄提過多次,還會再議。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