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2:50:0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孫中山的公眾形象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任何一位值得景仰的人都有他的長短處、對錯、優劣,孫中山當然不能例外。

任何政客,必有支持亦有反對者,有時是針對個人言行,有時是針對所屬政黨的一竹篙打整船人。自孫中山的首次反清起義(1895年)起,百多年來,批判他的言論便從未停過。他的槍桿子搞革命、長年流亡海外、讓位給袁世凱、討袁失敗、三民主義、聯俄容共等等,皆是容易被批判的靶子,無論是吹毛求疵、借題發揮、嘩眾取寵、以至是上綱上線的攻擊、矮化。誠然,中肯的品評實亦不少,且多是合理地反駁對孫氏的個人崇拜,以及修正過火的政治宣傳。故此,孫中山的公眾形象,實按時按地而異,有起有落,既有反對、亦有支持者。

多次武裝起義失敗,代表孫中山失敗?

孫中山的武裝起義十戰九敗,已被不少成敗論英雄者揶揄,依此邏輯,關雲長和諸葛亮是失敗者、中共的「長征」是大敗、抗日便無英雄了。孫氏造反,大清皇朝當然要置他於死地而後已,除了以萬金收買他的人頭外,更動員保皇勢力口誅筆伐,其中康有為、梁啟超師徒便是主力,他們鼓吹君主立憲,極力反對共和政制。相對於當時只是區區小亂黨的「孫汶」而言,康梁是大文豪、維新變法先驅、光緒帝的「親信」,康氏更自稱攜有皇上的「衣帶詔」,在海外特別是近在咫尺的港澳和南洋,推銷他在清廷的影響力(如買官位),故此,他們的保皇會(在加拿大成立),初時是得到頗多華僑支持的。康梁反孫,到了後期已去到動口亦動手的層次。

在辛亥革命前,歐美日等正在瓜分中國,清廷一旦被推倒,這些列強在華的條約利益便不保,有誰會傻到倒自己米,去支持一個造反集團、一班被通緝流亡海外的逃犯、跟中國政府作對?而一些列強更助紂為虐,對革命黨人百般阻攔(孫氏便長年不能進入香港,連他母親過身時亦不能奔喪)。華僑中雖有保皇勢力,但經孫文和他同路人有效的游說和策動,特別是當他加入海外洪門後,華僑成為革命的重要助力,孫中山便曾宣稱「華僑是革命的母親」。

辛亥革命後,尤其是在孫氏過身和北伐成功(分別在1925、28年)後,他普遍上是受國人景仰的,到了抗日戰爭期間的1940年,國民政府更明令尊稱他為「中華民國國父」。但緊隨日本戰敗後的國共內戰(1946-1950),實是全球美蘇冷戰的一大「代理戰」(proxy war),美國支持國民黨,蘇聯支持共產黨,結果是蔣介石敗走台灣,輸了頭籌的美國人,朝野上下便要找出失敗的原因、代罪羔羊,蔣宋孔三家族成眾矢之的,杜魯門總統便曾有名言:「They’re all thieves.」(他們通通都是賊)!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廣場上的孫中山銅像。(Wikipedia Commons)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廣場上的孫中山銅像。(Wikipedia Commons)

美國1950年代介入韓戰救了國民黨一命,再加上後來的越戰,美國便有在亞洲加強軍事部署之必要,台灣是當年重要的一枚棋子。而二戰後全球冷戰格局已定,美國便更有需要加深對全球地緣政局的認知,尤其是亞洲、特別是東亞,美國此刻已逐漸取代歐洲成為全球漢學、研究中國問題的中心。由1950至80年代,差不多所有像樣的美加大專院校,都增設有「東亞學」課程,訓練出一兩代的「中國通」,哈佛大學在這方面是有領導地位的,它的費正清教授(John K. Fairbank,1907-1991),更被譽為「美國現代漢學之父」。在這時期,亦有大批台港留學生,加入了這研習行列。

孫中山的公眾形象每況愈下

然而美加是民主、言論自由的國家,傳媒、學界和美加政界的左翼,對當年台灣的蔣氏軍政權,仍不斷地鞭撻。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1年進入聯合國,加上尼克遜總統一年後訪華,美國上下支持中共、批判台灣便有上升之勢。費正清一生同情中國人的國運,他認為中共是歷史合理的發展,在國共內戰期間已公開預言它的勝利,解放後亦長期發表支持中共、批評國民黨的言論和書刊(雖然後期亦開始批評中共),連當時已過身幾十年的孫氏,亦成殃及的池魚。

由於費氏在西方的學術地位,他開了批判國民黨和貶孫的方便大門,不少海外華人學者亦跟風。由1940至80年代,美國和香港曾有一股揭秘寫作浪潮,針對蔣宋孫孔四家族、尤其是在美國居住的宋孔家人,其中代表作如The Soong Dynasty(《宋家王朝》,S. Seagrave,Harper,1986)。此風1990年代吹到中華地區,且去到流行文化、大眾娛樂的層面,如在1997年面世的港產電影《宋家皇朝》。在這些文字和影視作品影響下,孫中山的公眾形象便每況愈下。

1997年出品的香港電影《宋家皇朝》,由張婉婷擔任執導,以及由張曼玉、楊紫瓊、鄔君梅等擔任演出。(Wikipedia Commons)
1997年出品的香港電影《宋家皇朝》,由張婉婷擔任執導,以及由張曼玉、楊紫瓊、鄔君梅等擔任演出。(Wikipedia Commons)

解放後、在英治下但言論仍相當自由的香港,左右兩派的統戰機器便大展拳腳互相攻訐,當年已有不少如《金陵春夢》之類的作品面世,該書是一套對國民黨全盤否定和醜化之作,由中共駐港報人嚴慶澍,1956年起用筆名唐人在《新晚報》(大公報屬下)連載發表,後結集成八大冊(最後一冊在1983年出版)。30年間,此套書在香港和海外備受歡迎,在國內亦是少有可發表(初只政府內部)的港產書。此書在台灣初期被禁, 1980年代解禁後亦成暢銷書。這類書刊文章,影響了一兩代港人(包括筆者)對中國近代史、國共兩黨和孫中山等歷史人物的評價。

台灣方面,在1987年「解嚴」之前,政府嚴格箝制公開言論,批評國民黨領導層、尤其是蔣宋孫三家人,都是禁區,1984年的江南案便是顯例。當年能夠在台灣發表有關孫氏的文字,可說全皆正面或歌功頌德的。但在民進黨1986年登場之後,台灣言論出版自由度大放,批判清末和民初歷史、翻案之風愈演愈烈,藍營的「國父」孫中山便首當其衝,此風吹到回歸後的香港,有些新一代的學者和傳媒人,不知就裏便盲從附和(當中不乏有複雜政治盤算的)。民進黨在2000年首次成功當選執政後,台獨、去中國化言論便浮上檯面,孫中山在寶島上的公眾形象一落千丈,特別是在「綠營」年輕一代。

而在批孫猛將中,知名美藉華裔漢學家唐德剛(1920-2009)是較突出的一位,口述史和翻案專家(貶孫、美化袁世凱等)的他,退休後常發表嬉笑怒罵、語不驚人死不休、但考據漏洞百出的遊戲文字,在台港有不少擁躉。他的散文隨筆集《晚清七十年》(遠流,1998年),當中對孫氏便有大篇幅的辛辣批判,「孫中山當企檯」訛傳便是他的傑作,但唐氏考證此則傳聞的疏忽,實令人瞠目。而一些跟風的學者和傳媒名嘴,亦開始對孫氏的海外流亡生活、和他與華僑的關係,作出不少斷章取義、欠缺史實根據的控訴。孫氏與美加華僑的關係,特別是在餐館當待應傳聞之真偽,筆者另有專文詳論,在此不贅言了。

大陸方面,解放後對孫氏的官方主調,一向都是比較客氣的,更「尊稱」他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縱然近年亦開始讓一些較批判性的言論公開發表,而漏網的網上胡言更刪之不絕。統戰無疑是兩岸的一大考慮,宋慶齡(1893-1981)便長期在中共體制內任要職,且一度是國家副主席。而對孫中山的保衛,大陸絕不在國民黨之下,如近期的「中日盟約」真偽之說,便有多位大陸官方學者護駕。其實,國共雙方無論在解放前和後,都有積極尋求並獲得大量外援(美、蘇、日等),而這些外援亦多有利益交易的,若以此為攻擊口實,中共長期接受蘇聯的資助、改革開放後的國際和日本援助貸款,和所有的中外合資包括港資、外資開發油田區塊等項目,便大有問題了。

孫中山與宋慶齡的1915年婚照。(Wikipedia Commons)
孫中山與宋慶齡的1915年婚照。(Wikipedia Commons)

品評名人應有更高標準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任何一位值得景仰的人都有他的長短處、對錯、優劣,孫中山當然不能例外。但品評這些名人,應有較高的學術尺度和標準,資料的鑑證,起碼要有主流新聞媒體、歷史專業學者、或更高的水平,「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尤其是在這資訊電腦發達年代。大學者如梁啟超、章太炎、唐德剛等,一兩個嚴重的錯誤論述,會令他們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廢掉一生武功。

而有大量受眾的傳媒人更不可亂來,因為他們的公開言論,特別是對在網上生活的年輕一代,是有很大殺傷力的,務須自己做足功課,再三查證資料的真偽才可發表,不可順口輕言、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學術權威亦只應當作參考,不可盲從附和,因國共民三黨,皆有他們的御用學術權威,不論是大陸或台灣人,而不少外國學者,亦有他們各自的政治背景。

孫中山是否我們共和國的國父?見仁見智,但父親亦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縱觀他國對他們建國者和有功業者的態度,以至是民間的評論,都是比較包容和尊重的,這是一個整體國民自信心的反映,由美國的華盛頓到林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皇到邱吉爾、法國的拿破崙、德國的卑斯麥、俄國的彼得大帝、日本的明治天皇、印度的甘地等等,這些人又怎可能十全十美?但他們的國人會有普遍共識,對沒有確實證據的傳聞,不會輕易訛傳。

就算對缺點和錯失的誠實評論,亦要忠於史實,不可以像唐德剛那樣亂來,將道聽塗說當作真理,企圖讓謊言說100次便有人信以為真。中國近代史多災多難,值得左中右各方景仰的人實已不多,國人對孫中山的態度,筆者不贊成盲目的歌功頌德,但可否多一點包容、多一點自信、少一點自毀長城?

馮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