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Jan 20 2025 07:46:1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是大勢所趨?抑或制度僵化?

恒指公司或者要考慮市值覆蓋率問題,但對主要投資者而言,指數的代表性是否要完全根據市值、交投及自由流通量等掛鈎?

東亞銀行(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早前回應東亞被剔出恒指成分股一事時,簡單一句:大勢所趨,日後陸續有來,基本上已經說明了市場未來的大方向。

還記得十多年前,恒指基於本身的準則,沒有將國企股納入為藍籌。據聞,當年恒指公司企硬,一度鬧上更高層次,甚至乎有傳港交所(388)有意自行編製指數,另起爐灶。當然,有關傳聞無從求證,不能證實。可以肯定的是,近年成分股的變動及結構的演變,已令到市場由原本面對沒有中資股的煩惱,到現在成為太多中資股的煩惱。

李國寶說得沒有錯,中國企業愈來愈大,市值愈來愈高,港企以至非中資股根本被比下去。以目前恒指公司門檻,現在市值沒有過千億元,很難保證能否穩守成分股資格。看看目前尚未納入指數的很多中資股,中國恒大(3333)市值隨時可佔據成分股中游位置,另外,還有很多內銀尚未染藍,至於小米(1810),只要一旦改例,容許納入同股不同權股份的話,又必然要佔據一席位。似乎不久將來,好幾隻華資地產股隨時因輸掉市值而被剔出,甚至連長和系部分公司、中電控股(002)與恒生銀行(011)亦未必保證可以留低吧。

時勢及資金造英雄?

過去一段時間,恒指公司加入了好些當紅炸子雞,以當年聯想(992)及近年的瑞聲科技(2018)與舜宇光學(2382)最為明顯。這些股份在股價上升周期,開始令投資者留意,正值是業務處於增長期之時,到市值大致不能忽視成為了藍籌,原來卻可能遇上業務發展周期的尾聲,形成了詛咒效應。這類公司可能還好,考慮到頗多中資股極受內地資金歡迎,或白一點帶有內地市值管理的影子,單以成交及市值作為衡量主要標準的話,是否存在時勢及資金造英雄呢?

恒指公司或者要考慮市值覆蓋率問題,但對主要投資者而言,指數的代表性是否要完全根據市值、交投及自由流通量等掛鈎?須知,指數代表一個市場,市場同時需要有其代表性企業,成為國際投資者的認可標誌。更重要在於,基於現時指數基金、ETF等主導地位明顯,頗多投資者是買市場、買當地經濟,而絕不會太再花時間鑽研個股,在這情況下,作為一個代表本港股市的指數,愈具備行業及企業品種的分散,才愈會有利吸引投資者。

能夠成為主要指數成分股,交投必然有幫助,斷估本港市場持份者在拉攏國際巨企到港上市時,都希望有更多誘因以作遊說吧。普拉達(1913)為什麼不能成為藍籌?渣打集團(2888)、宏利金融(945)等對它們來說,又會否太過不是味兒呢?一套未能適合現時市場環境的準則,再一成不變繼續沿用,只會將僵化制度影響至市場發展僵化,屆時問題已非是國泰航空(293)、東亞等被剔出這麼簡單。

對基金來說,恒指不比摩指吸引,更多資金追蹤由其他機構負責編製的指數,某程度上變相失去了市場主導大權。誠然,中資股太大,易入難剔出,既然如此,恒指公司理應盡快增加恒指成分股的上限數目,甚至乎不設限制。香港市場競爭力如果輸蝕在一間指數公司,實在太不值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