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由一場哀矜勿喜的勝仗說起……

成年人的首要之務是確保孩子的安全,並得以健康成長。為人師表,乃至整個社會都要有事前的警覺和善後的擔當。

13比1,如果是世界盃足球賽,戰勝國當然欣喜若狂。不過,要是較量的單位不是入球,而是人命,這無論如何不是值得歡呼的賽果。

犧牲1人,救回13人的性命,當然是一場勝仗。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完成救人任務的確令人欣慰,不過,想一想那位奮勇救人的犧牲者,他的性命和家人的幸福本來是獨一無二、完完整整的,可是過了當日就沒有明天!還有,百多個專業潛水員再冒生命危險,確保萬無一失把遇險者救出來,加上外面數以百計的後勤支援人員悉心照應,家人的憂心忡忡,還有其他輕微的意外可能因為人手不足而減少動員數目,降低了成功救援的機會……

早知道要犧牲一個人才可救出13人,我們還去救這場災難嗎?如果去,出發之前要不要抽生死籤?一下子「有軌電車救人」的難題(註1)馬上湧起,恐怕議論未定,冤劫已成,無一倖免。

還是那句老話──人不輕狂枉少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於是有武松打虎的動人故事。可是,小說裏的那個英雄只不過是放不下面子,乘着酒興硬着頭皮撐到底而已,凡夫俗子豈能以他為榜樣?

記得2016年初,氣溫驟降之日,那個要強行登上大帽山體會嚴寒霜凍的香港少女嗎?

世上沒有預知結果的賽事,我們只能盡力而為,在比賽前掌握形勢,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說的不是「百戰百勝」,也不是「百戰不敗」,而是縱使失敗而可免陷於危殆之境。體育比賽尚且要精心策劃、銳意訓練,何況身陷險境的歷奇活動?回顧這宗意外,癥結在於任性──受困的足球隊員年少無知,帶領他們冒險的教練既非洞穴探索專家,又欠缺危機意識,那是專業失誤的任性。幸好他在過程中悉心照顧其他遇險者,逃出生天後馬上向家長道歉,還算有一份責任感。

據說泰國警方考慮起訴他,那是法律的判斷,涉及許多條文上的依據和考量,起訴不起訴甚至罪名成立不成立,與行為的是非對錯未必相關。筆者不了解泰國的教育和社會文化,只看過《出貓特攻隊》(註2),有一點經過藝術處理的印象,不過從「成長教育」的角度來看,泰國與香港或有同病相憐之處,值得我們借鏡反思。

超負載的成長期

不久前一名日本設計師以別開生面的書法技巧,將「挑戰」和「勝利」兩個相關的詞語合寫成兩個漢字,正看是前者,倒過來看是後者。他的另一組傑作是「加油」和「成功」,都有奮發圖強、出人頭地的氣概。(註3)

「挑戰」是華文社會近年炙手可熱的流行語,有人按英語發音把它譯為「車輪戰」,突出情勢之險惡。古人以「問鼎」為最大的挑戰,若不是英雄豪傑,絕不敢妄想;而我們的潮語稱之為「打大佬」,是所有網上小輩隨時隨地的夢想。這種遇強愈強、以弱勝強的憧憬或許與中國近代史的坎坷和日本軍國主義的敗績有關。雖然中、日兩國矛盾重重,但在這一點上卻心有靈犀,共享亢奮的詞彙。回顧神州大地,由晚清的自強運動,到超英趕美的大躍進、後來居上的改革開放、突破封鎖的一帶一路,背後的願景就是要衝出重圍,做龍頭大哥。

以上說的是整體文化格局,我們這個轄下的小特區,還有內在的社會矛盾和因為發展空間有限而產生的競爭壓力。於是,挑戰極限、突破自我、達成目標儼然每個公民的社會任務、職場任務、家庭任務、學習任務,甚至連任務之外的消閒活動──打機──都以虛擬的「勝利」為目標。

一名日本設計師以別開生面的書法技巧,將「挑戰」和「勝利」兩個相關的詞語合寫成兩個漢字,正看是前者,倒過來看是後者。(Facebook圖片)
一名日本設計師以別開生面的書法技巧,將「挑戰」和「勝利」兩個相關的詞語合寫成兩個漢字,正看是前者,倒過來看是後者。(Facebook圖片)

此外,挑戰極限的文化與現代工業文明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密切相關,搭配望子成龍的中國傳統,青少年的背包裏就不只是課本那麼輕鬆了。

回顧近年的教育改革,早前標榜的學生為本、愉快學習,今天變成了目標為本、強制學習。日新月異的學習目標堆積成「層層疊」,學生都是隨時崩潰的小方塊。在超負載的成長歷程裏,難怪他們一有機會,種種任性出格的行為馬上傾巢而出。少年足球隊的冒險事故或者與我們大學O camp的放縱行為有相近的背景吧。

未夠秤的急先鋒

由於教育與政治的微妙關係,學生是受眾,畢竟有發言權。近年更因政局矛盾日益尖銳,教育課題的言論交鋒演變成抗爭行動,在「國民教育事件」中,未成年的中學生亦參與其中。後來甚至連教育以外的政治議題,也有中學生處於候命參與的狀態。雨傘運動期間,有教師帶領學生到現場授課,就教學熱誠來說,實在值得嘉許,但就處理方式而言,學生的個人安全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觀察」與「介入」分得清楚嗎?現場氣氛的感染是否學生的心智所能處理?學生都清楚知道他們在現場的身分要承擔什麼後果嗎?這許多問題,都要有確確實實的答案。

泰國遇險的少年得到廣泛的同情,終於獲得實質的救援,逃出生天。反觀我們那些跳級的年輕政客,明天、後天、大後天……會變成怎樣的人物?波譎雲詭的政壇不就是那個危機四伏的睡美人山洞嗎?冒險歷奇不單是他們個人的事,一旦遇難,也不單是他們父母的痛。

不要忘記,教育的終極意義是培養下一代成材,待將來有機會發展所長,活得幸福。成年人的首要之務是確保孩子的安全,並得以健康成長。為人師表,乃至整個社會都要有事前的警覺和善後的擔當。

後記

話題也許扯得太遠,不過看到目前不利於學生成長的局面,實在擔憂。另一方面,希望本文不至於成為拘謹頑固約束學生言行的幫兇。其實那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道而不徑、舟而不游、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教誨不必視為圭臬──太多「弟子規」,結果可能變成「弟子虧」!

註釋:

註1:有軌電車救人的難題

註2:《出貓特攻隊》(香港譯名)

註3:「挑戰」顛倒變成「勝利」

許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