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希望香港有一日「有容乃大,海納百川」,內地和全亞洲的創意人才,都大量來香港工作,那麼,香港出產這些中外fusion文化電影,真的並非好高騖遠的空想。

香港是鋼琴、內地是弦樂、歐洲是木管樂、北美是銅管樂、亞洲是敲擊樂;香港為軸,響起協奏曲,已100多年。

我的少年時,香港只有唐餐和西餐,本地常見有五大類:粵菜、潮州菜、客家菜、上海菜和北京菜。當然,還有本地冰室及大排檔的中西合璧美食:紅豆冰、菠蘿包、西多士等。

香港的融合飲食文化

在60、70年代的香港,西餐鮮有意大利、法國菜或美式burgers;正宗西餐廳多在尖沙咀和中環一帶的星級酒店內,叫作扒房(Grill Room),或更高級的稱為”Fine Dining”,如半島酒店的法國餐廳Gaddis;那年代,去這些地方品酒和「鋸扒」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要穿西裝的。還記得凱悅酒店的Hugo’s嗎?

英國人多在會所(club) 交際,我80年代當律師時,中環有很多英式會所;我和行家站着「吹水」一小時,累死。除了酒吧,會所內吃飯的地方叫作「扒房」,是吃肉類和海產的高貴餐廳。廚師不拘泥於那國的烹調風格,有燒春雞、煎牛扒、地中海青口,叫”entrée”。

家裏常去的,是盧押道實惠的波士頓餐廳(Boston Restaurant),嘩!羅宋湯、牛油甜包、火焰牛柳,外國人取笑這些是「豉油西餐」,不入流。同級的太平館、紅寶石等,鬼佬聽到都「嘴藐藐」。

90年代往後,世界各地的人往來多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改善了,於是,出現了”fusion gourmet”(混融菜),各民族的煮食文化共冶一爐,新品種美食層出不窮,如kimchi pizza、黑松露蛋炒飯……喜歡便愛死,不喜歡便嚇死。

最近,電影也fusion起來!Mamma Mia!

波士頓等餐廳的菜式被形容為「豉油西餐」。(Wikiemedia Commons)
波士頓等餐廳的菜式被形容為「豉油西餐」。(Wikiemedia Commons)

荷里活掀起文化自醒潮流

過往數十年的,所謂「合作電影」,多是一方主導,然後找些外國演員、導演參與,「意思、意思」一番,如1999年陳可辛導演的The Love Letter(《情書》)、周潤發主演的Anna and the King(《安娜與國王》),都是美國投資和策劃,而港人協助製作。

過往,香港電影是非常「港式」,具獨有風格。在2004年,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安排,出現了大量中港「合拍片」,這些電影對香港人來說,都失去了「港味」,不合口胃。近年,港產片「故園舊夢」一番,年輕導演再拍一些香港人會感動的社會話題電影,例如《窄路微塵》、《正義迴廊》、《過時過節》、《緣路山旮旯》……孩子是自家的好,我們當然愛「港味」,迴蕩依然。

在荷里活呢?也起了變化,想是American Asians(美籍亞裔人)愈來愈多,產生了cultural awakening(文化自醒)。

在2018年,美國出現一部以美籍華人(ABC,American-born Chinese)為本位的電影,叫Crazy Rich Asians(《我的超豪男友》),故事講述ABC女教師結識新加坡籍男友,隨他回鄉,才發現他生於名門富豪之家,於是,他們被家庭價值觀困擾,這部「灰姑娘」的影片在全世界大賣,打破了「西片」不能以黃皮膚掛帥的傳統觀念,證明了荷里活電影,也可以由亞裔人擔任主角和全程講英語,更顯示荷里活電影可以用亞洲人的價值觀來說故事。

第二部美國製造、亞洲主導的電影厲害了,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它在Oscar Awards橫掃七大獎項,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關家永、最佳女主角楊紫瓊、最佳男配角關繼威。作家卓娉婷說得好:「電影打出亞裔牌,標榜其主創、故事及受眾的亞裔人背景,並以此為契機,強調亞裔在荷里活電影工業的重要價值和愈來愈強的存在感。」故事是關於一個中國人家庭,如何在美式生活中克服種種困難。

有了以上成功「西片亞風」的電影,誰再敢說美式亞洲電影不賣座?市場反應,就是主宰生命的上帝。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強調了亞裔在荷里活電影工業的重要價值和愈來愈強的存在感。(《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劇照)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強調了亞裔在荷里活電影工業的重要價值和愈來愈強的存在感。(《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劇照)

香港有實力拍攝港片亞風電影

最近,我在外國都看了兩部荷里活「西片亞風」的fusion電影,更加支持了我的見解:香港在未來是最有實力拍攝「港片亞風」電影!

第一部叫Joy Ride(《尋根女團》) ,第二部叫Past Lives(《之前的我們》)。

Joy Ride是一部喜劇,4個在美國長大的華裔和韓裔女郎,回中國內地探親辦事,引發一連串愛情故事,電影有點像黃皮膚的Sex and the City(《色慾都市》)。全片英語對白為主,說的是這些「ABC」面對種族、家庭、愛情、語言等眾多衝擊,不知如何抉擇。特別之處是電影又中又西,在中國取景後,便往美國繼續攝製,最特別的是整部電影好像「錯配」,一面看,一面問:不是應該由白種人演的嗎?哎,怎麼中國人會作出這種色慾事情(其實他們只是ABC)?眼前的電影,好像一大盤fusion food,新鮮、好玩。

另一部Past Lives是美籍韓裔人執導的:Nora和Hae Sung是兩小無猜的密友,Nora移民後,兩人沒有「斷捨離」;但是,兩地遙距,怎可面對?Nora在美國結婚,落地生根;24年後,Hae Sung決定飛去紐約見Nora一面,重拾愛意;電影浪漫,載滿淡淡悲痛。全片,以英語為主,同樣地,一面看,一面問:電影怎會是一部亞洲人演美國電影?感覺太fusion了,好像在KFC吃韓式醃菜炸雞!到底這部電影是美國人在表達亞洲的情感?還是亞洲人學習美國人的情懷?最精警的是老外老公對Nora說:「你說的是英語,但是,做夢也是韓文的!」

兩部荷里活「西片亞風」的fusion電影,更加支持了我的見解:香港在未來是最有實力拍攝「港片亞風」電影!(電影海報)
兩部荷里活「西片亞風」的fusion電影,更加支持了我的見解:香港在未來是最有實力拍攝「港片亞風」電影!(電影海報)

自從90年代,全球開始globalization後,fusion成為大趨勢:吃的、穿的、音樂的、旅遊的、語言的、婚姻的、社會和經濟結構的、文化價值的,愈來愈「炒埋一碟」……很多人同時擁有數本passports。你問小朋友是哪個國籍,許多已經答不出來。我問過一個小女孩,她說:「我樣子像中國人,媽媽是日本人,但講的是美式英語,不過,爸爸說:『我們是新加坡人!』」我笑:「Sweetheart,你是地球人呀!」當然,我還用自己驕傲的港腔英語說出來的。

有容乃大,海納百川

香港這城市,百多年來中西並融,中央看重這點,希望我們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大多數香港人的中文、英文都同樣優秀,深明中國人和外國的事情,在外國念小、中和大學的、三代不同堂的而分散至四、五個國家的、因工作飛行而張開眼睛不知身在何處的,人數車載斗量。

70、80、90年代香港電影業興盛,只是因為其他亞洲地方沒有趕上來,當別人追上後,我們的電影業便要面對市場萎縮的痛苦。

今天,香港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只有700萬,非常細小,而且,高齡化和低生育率,引致勞動力一天比一天減少。故此,未來創意人才的數目只會更捉襟見肘,幸好,政府開始正視這問題,對於搶外來人才,日益持開放態度;真的,希望香港有一日「有容乃大,海納百川」,內地和全亞洲的創意人才,都大量來香港工作,那麼,香港出產這些中外fusion文化電影,真的並非好高騖遠的空想。

近月,香港人才短缺,政府終於決定從各地引入專才,當然,人才愈多,競爭愈大,但是,香港整體「創外需」的能力卻增強了。當市場大了,我深信「本地人」的機會只會更多。

我不是說這些亞洲人講英文的電影是「大路」,但是,在本地電影業的蕭條情況下,這絕對是另一條「血路」。我的外國朋友說:他們喜歡香港的美食,因為我們有全世界最多的fusion styles!易言之,既然電影開始有這個趨勢,為何中外皆精的香港人,不可以作為prime movers(原動機)去試試這新方向?第一部fusion電影應該找當年爆紅的3位ABC去主演,電影不再叫「美少年之戀」,而是「美中年之戀」,他們三位是吳彥祖、尹子維、馮德倫(只是開玩笑) !但是,找說英語的港姐謝嘉怡和《全民造星》冠軍Lyman當男女主角,則絕無問題!

夢想容易,但是,最大難題是誰來埋單?香港,最難找到相信文化、藝術、創意的大老闆!唉!

所有成功,是嘗試出來的,個人理想,更需要實踐,香港這城市走了100多年,已到「樽頸」位置,需要作出新嘗試,如科技、文化,帶動新生機會。嘗試,就算失敗,也讓香港人的成長有所增進。

失敗,轟轟烈烈,總比死得「不明不白」好!我才不要無色、無味、無臭的人生!你呢?

李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