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女兒代表學校參加第一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時隔一年,我再次坐在台下觀賽。當日天公造美,碧空如洗,會場內嘉賓雲集,學生竭盡所能,比賽氣氛相當熱烈,讓觀眾經歷了一次很有意義的文化之旅,也令我對本地古文教育有一些初步的觀察與感想。
國學風氣必普及
自去年比賽完畢,我認為這類問答比賽如果持續舉行,定能形成國學氣氛,惠及莘莘學子。如此願望,在過去一年於女兒就讀之學校得到相當良效。
女兒就讀於傳統英文小學,該校向來英強中弱,近年雖有所調整,但難以改變學生重英輕中的現狀。自學校於去年第一屆「腹有詩書」問答比賽中喜獲亞軍,對於學校師生,均甚為鼓舞。學校特意安排於課室內重播比賽錄影,學生們興趣盎然。而在學校選拔來年參賽學生時,不少家長們都頗為重視,即使自己的孩子未能入選,也會根據大會所選擇的中文教材,予以不同程度的教導。
如此可見,不過一年光景,已經產生某程度的漣漪效用,效用正面。假以時日,必然形成國學風氣,對於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而兩屆冠軍英華小學的表現,更是優異。該校派出參賽的多為四、五年級的小學生,古詩文背誦和理解能力之強,令人讚嘆。而該校近年來致力參加不同類型的中國文化問答比賽,如此必然有助校内國學氣氛,提高整體學生的中文水平。
如此可見,在香港這個重要的轉型時期,中國文化問答比賽所產生的效用,相當深遠,更扮演着學校和家庭之外的重要角色。
獨木難支的本地古文教育
本次比賽加入了「親子獎」,鼓勵家長參與其中,陪伴孩子學習古文,令學校教育和家庭輔助雙管齊下,優勢互補,成效更佳。如此安排頗具意義,也令我想起了家庭在文化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
在中國傳統社會,家庭肩負多項功能,包括文化傳承和價值建立。在文化傳承上,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前所長資中筠教授曾在《中文是一種文化底蕴》的文章中,談起自己的國學熏陶主要來自3方面──家庭、學校和閲讀,而前者最為重要;本港的楊興安博士亦曾有《啟蒙教材與今日家教》一文,介紹傳統家庭教育和相關教材。
但是,如此美好結合在現代社會卻難以實踐,原因有三。
一是學校教育很大程度弱化了傳統家庭的教育角色,而在商業市場思維下,家長將學生委托/外判予學校,教化工作成了學校理所當然,卻力所不逮的範疇;
二是量化思路和工具理性。在成績至上的思路下,家長們將焦點投向量化成績,而需要時間熏陶和培養的文化教育(也包括價值教育),由於無法短期成效,故此不被重視,或者虎頭蛇尾,很容易就此放棄;
三是崇西貶中,如此現象在本地最爲明顯。社會主流重英輕中,即使面對學習中文之世界大勢,家長們亦多基於現實考慮和工具理性,而較少源自文化情感和價值關懷。如此隔閡心理,在學習中文上很容易事倍功半,而在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尤其在古文方面)家長們很容易產生怨言,而不是予以輔助和鼓勵。
如此環境下,本地的中國文化教育基本上全然托付給學校,令每天只有兩節中文課的學校獨木難支,亦難收成效。家長們固然會將孩子送往中文補習班,唯選擇標準卻相當雷同──能否提升中文科成績。在此思路下,補習班自然也以成績為重,更加重視操練,無暇培養學子對中國語文之興趣。
小學階段本是學習古文的絕佳時期,但就在這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環境下,學生們白白錯過了黃金機會,更因過度操練而對中文科產生煩厭之心,無法打好堅實的中文基礎。
如此狀態,在升上中學後,就難以應付升中後的古文課程,對之更是討厭和迴避,中文就很自然地的成了「死亡之科」,也產生了諸多學生爲了逃避中文,或者選擇轉入國際學校,或者出國升學的大風潮。
如此現象,相當反常。對於本國語言如此反感和誤解,回顧世界歷史,環顧英美德日,也許只有偏於一隅的東方小島,才會出現如此奇特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逃避中文而轉入國際學校或往外國留學,是否就可一勞永逸,置身事外呢?首先,學生更對於本國語文失去興趣,名正言順的予以不同程度的放棄。此外,由本地學校轉入國際學校,能否適應及文化衝突,也是許多家長必須面對的大問題。
然而最爲重要的,就是將不過十多歲,甚至更小的孩子送往外國留學寄宿,其中所涉及的諸般問題,包括適應、安全、管教和親子關係等,都不容易協調和平衡。
可以說,語文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而且是涉及兒童成長、家庭關係、經濟付出、人才培養、學校運作、社會向心力,以及國民身份認同的重大問題。
故此,我們應該正視問題之核心,將重心放在如何改善學習中文的議題之上,共同思考在家庭支援欠缺、學校資源有限、學習心態功利的大環境下,我們該做些什麽,才能夠引起學童對於中文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古文基礎和能力呢?
論古文教育 3-1
延伸閱讀:〈事半功倍,收效極大的古文背誦〉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