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淺談疫情下的關顧工作

若處於實體的面授課,插班生的工作是班主任和輔導老師熟練的工作,但網絡世界如何照顧他們?如何使插班生與其他同學熟絡?如何令他們於課堂中能產生親切感而投入學習呢?

疫情下的學習是新常態──面授課堂不是學生們的日常,反倒網上的世界才是真正學習的所在。對教師與學生來說,這兩年是艱辛的,也是創新,尤其對插班生更甚,他們面對一個新的學習模式,即使身處於真實的課室也是重大挑戰,更何況是線上學習世界?

網課下插班生的擔憂

這兩年來疫情起伏不定,不同年級的插班生於不同時段加入本校。若處於實體的面授課,插班生的工作是班主任和輔導老師熟練的工作,但網絡世界如何照顧他們?如何使插班生與其他同學熟絡?如何令他們於課堂中能產生親切感而投入學習呢?對我們而言是挑戰,但亦是必須要面對的工作。

學校是大家庭,每一位成員都是重要的,無論受眾的多寡,我們也盡力做到關心、關愛和關顧。因此,我們首要的任務便是了解插班生於轉變新環境時主要面對的問題。本校於插班生到校註冊前,已由主任與插班生及其家庭作出了解及傾談,綜觀所有個案,我們發現插班生未能「按部就班」,是導致他們情緒與社交問題產生的成因。

插班生於面談的過程中,最關心的是就讀班級的學生結構──班中有多少內地生?班中男女同學的比例是如何的?班中有多少……?種種問題反映插班生最重視的是如何融入同學早已成形的圈子內。其中主要是因為插班生缺少了過往實體會安排的適應過程,易產生心理負擔。因為插班生加入的時間不一,疫情期間只有機會與班主任見面,其他的同學只能於網絡上見面,並沒有經歷過真實的相處,故此插班生隻身面對陌生的環境,內心所產生的恐懼或者擔憂甚或有孤獨感都是正常的。

由班出發  聯結不同班別

班主任擔當前線的角色,是插班生融入班內的重要關鍵。所有班主任於學生入學前會與家長溝通,並了解插班生的生活背景、成長片段。這是入學前的準備工作。正式進入課堂前,會刻意透過Zoom進行班內自我介紹環節,不僅讓插班生感到被肯定和接納,更重要的是讓其他同學了解有新的成員加入自己的小團體。此外,我們亦設有新生輔導小組,定期讓插班生們共聚一堂,製造共同背景的社交圈子外,更能建立支援插班生的情緒網,加強安全感。從點到線使插班生融入新的學習空間。

從科目到整體的融入

疫情下沒有實體的活動,確是影響插班生與同學交流的機會,但當我們熟悉線上學習後,不少線上活動應時而生。例如中文科的「新春揮春工作坊」,特別邀請插班生和資深老師為同學們示範寫揮春,以開放的形式吸引其他同學一同參與其中,以製造更特別的溝通平台,讓插班生和老師、同學有更多的交流機會。這些交流的機會並非一曝十寒,而是持之以恆地安排,如邀請插班生成為「漂書大使」,為學校愛心櫃、漂書閣進行活動,宣揚「以愛傳愛」的信息,這些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老師們的帶領中,加深對學校的認知、獲得老師的支援、增加與同學的交流。

讓插班生從受眾變成分享者,在校園中得到自我肯定,才能算是真正的情緒與社交支援。我們特別邀請插班生分享於本校學習的點滴,更製作成片段,於校園網絡中發布。從插班生們拍攝時的侃侃而談中,可見他們於本校短短數月的學習生活,對他們來說已經非常深刻。而分享這些回憶,讓她們能更深入感受生活的變化,更感恩當中的變化。

關顧及支援插班生,並非一位老師、一個科目、一個部門可以做到。我們嘗試由近而遠的「全方位適應計劃」,讓插班生能得到情緒支援、穩步建立個人的社交網絡。先由班級經營着手,配以輔導活動的小組,再加入課程中學科活動上的組織、課外活動組的安排,以至最後學校給予學生發揮自我的機會,令插班生真正於本校穩步飛揚,整個過程於疫情下展現新的工作模式。

疫情下的新常態已成為常態,學習因此而有新的模式,人與人的往來同樣如此。希望疫情下,每一位插班生皆能跨越障礙,盡快於學習上投入新的環境。

陳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