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區近年開展一項名為「古道行」的項目,目的是要復修、保育及管理傳教士早於150年前在西貢半島傳教過程,所曾建立約10座分布各個鄉村的天主教小堂,並重整當年文獻與傳教歷史,活化小堂的各種功能。
古道之行 見證堅毅
對於教徒,古道之行,有如心靈朝聖,略見艱辛的行程又或如拜苦路,是懷緬與見證往昔傳教士登山涉水,走到九龍新界陸地最東地區傳教的信愛與堅毅。
不是教徒的,行山路程偶遇小堂,能夠認知當年傳教舊事,基督宗教如何與客家村民生活融合,客家村屋與教堂建築型制與境況的異同,可以為山旅之行,增添一份人文關懷與歷史意義。
西貢半島,是指西沙公路以東半島,大部分範圍納入西貢東、西郊野公園內。這範圍的馬路,大概要到1965年前後興建萬宜水庫及預備發展馬鞍山市鎮才修建,而西貢公路則略早在二次大戰結束前後修建完成。古道行的各個小堂,昔年傳教士與村民對外主要依靠船艇往來大埔墟或西貢墟。也因此,各個小堂較多分布於近海灣的鄉村位置。
以下分述古道行各個小堂的當年今日。
白沙澳的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尋覓位處白沙澳的小堂,今天車輛從大網仔路轉入北潭路,經海下路到白沙澳村口,只需步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當年傳教士應是選擇船艇到海下灣,或深涌,步行往來。
1870年前後,有意大利籍獲朗他尼神父(又稱和神父)在赤門海峽周邊活動,並到白沙澳傳教,村民陸續領洗入教,最終發展為教友村。
和神父早於1862年開始,與華人神父梁子馨對新安縣全境作實地考察,以西方較準確的測繪技術,歷數年時間,至1866年完成《新安縣全圖》。其中「西貢」地名,自明清以來的輿圖,皆未見出現,卻首現於《新安縣全圖》。西貢一名,源流待考。筆者大膽推測,或是和神父從白沙澳等地村民得悉,位處半島西南一漁船停舶墟市,已頗具規模,村民取其名稱西貢。(註)
1880年,傳教士在村後土地興建小堂,後小堂面積不敷應用,1925年於舊小堂附近山坡處另建面積較大的小堂, 翌年新的小堂落成,即座落現今位置的小堂。小堂曾稱「聖神小堂」、「聖母聖心小堂」,1960年易名「聖母無玷之心小堂」,沿用至今。
小堂建築規模屬19世紀末新界鄉郊天主教小堂的典型,簡約而實用的硬山式瓦頂與羅馬式建築結合。正門設於山牆,進入小堂即受建築物縱深及高聳設計的感應。小堂主建築側旁有一座鐘樓,或當年作「三鐘經禮儀」的用途,即召喚村民早、中、晚前依時誦經,或參加彌撒,或神父到村,通傳村民參加禮儀等。
1970年前後,村民陸續外移,小堂亦遭棄用。1982年以來小堂交公教童軍組織管理及作活動之用。
白沙澳與深涌之間有清晰而良好,穿越擔柴山與石屋山之間的山谷步道,行程約2小時。
深涌的三王來朝小堂
深涌,前臨企嶺下海,是往昔海路來往大埔墟較方便的鄉村。深涌位處兩座大山向西匯流而成大片海岸冲積地,或因河涌出海口水深而得名。所在鄉村遍布約5條小村,當年另一位和神父在此地傳教,原有教堂建於1870年後期。現有的「三王來朝小堂」建於1956年,傳教士並以教堂興辦鄉村學校,名為「公民學校」。
由於村民數十年前已陸續外移,鄉村小徑雜草蔓生,村屋多已廢棄,不少是頹垣危房,或已為樹木吞噬。小堂位於北面小村客家荒棄排屋之間,細心尋覓是不難發現的。小堂牆壁完好,但屋頂瓦片木樑大部分已坍塌,不宜內進。 深涌現今有定時航班渡船來住馬料水碼頭,亦可乘車抵榕樹澳,沿海邊舒適步行約半小時抵達。
古道行可連走白沙澳與深涌兩小堂,亦可連走西灣、大浪、赤徑3小堂。
大浪遠足徑是頗熱門而又行程不短的郊遊徑,步道修整完善,全程自吹筒坳開始,與麥理浩徑第2段後半程重疊。
起點西灣亭,沿山腰繞行至吹筒坳,步下西灣,經西灣村越西灣沙灘古道行穿越岬角下鹹田灣,越鹹田灣沙灘可抵達大浪村(大圍)。沿登山路徑上走至大浪坳,沿路下山即到位處海灣的赤徑村,繼續前行上走北潭坳完成步程。
這段行程可經過香港最美海灣大浪灣4個沙灘其中2個,也可感受昔年客家人為求生存,走到遙遠的天涯海角,不惜艱難的開村落户。
西灣村「海星聖堂」及「海星學校」建於沙灘東側同一平房建築之內,1953年修建,至1962年颱風温黛吹襲,全港受災嚴重,海星小堂遭到毀壞,翌年重建完成再啟用,外牆屋頂現時所見年份為1963,是指重修完成的年份。同樣因村民外遷,小堂廢棄近半個世紀,因古道行計劃,2021年復修完成。小堂現時煥然一新,保持硬山式瓦頂的村屋模樣,外牆髹漆雅潔白色,配合小堂周邊綠草樹木,前臨西灣沙灘,是西貢半島現存眾多天主教小堂最悠閒而又簡約明亮的建築與環境。
大浪村的聖母無原罪小堂及赤徑聖家小堂
穿越兩個沙灘,走到大浪村,不難找到新界最東端的天主教聖堂:「聖母無原罪小堂」。大浪村小堂原建於1867年,稱作「聖家小堂」,至1931年小堂重建,即現今所見建築物。1950年代,村民教友多達600餘人,當年是西貢半島聚集教徒人數最多的小堂(小堂側旁原建有鐘樓,因颱風破壞而拆卸)。同樣因村民陸續外遷,譬如附近的林屋圍、張屋圍等,皆已廢棄多時,村屋房舍盡毀,僅餘頹垣。大浪村小堂及其旁,建於戰後的「育英學校」,亦免不了同遭荒棄,期間曾改用作教友營地,現時建築結構尚算完好。
登大浪坳,如沿山坡北走蚺蛇蚴,就是上攀蚺蛇尖的挑戰路程。大浪坳向西走下赤徑海所在赤徑村,村內有「聖家小堂」,位置隱藏在「天水流芳」青磚大屋後側。小堂建於1867年,至1874年遭颱風毀壞,小堂其後重建及歷經修葺;小堂後側建有銘新學校,為周邊村民孩童提供教育服務。
赤徑村傍於內海灣岸,位處西貢半島眾多小堂的中間位置,或因這地理原因,本區各小堂當年歸併於「大浪堂區」,卻是以赤徑聖家小堂作堂區中心。
日軍侵華,佔領香港時期,赤徑聖家小堂曾被用作東江遊擊隊港九大隊隊部的抗日基地;戰後村内教友多達200餘人。同樣在1960年代村民陸續外移,小堂及學校至1970年停用,外圍野草蔓生,唯建築結構尚可。
離開赤徑,既可選擇沿麥理浩徑上登北潭坳完成行程。亦可步至沙頭的赤徑渡輪碼頭,乘船到黃石碼頭撤退。
註:明代萬曆年間《粵大記.廣東沿海圖》及清朝雍正9年(1731年)《廣東通志》載列本區有蠔涌、沙角尾、榕樹澳、 交塘(即高塘)、官門(即萬宜水庫)、南蛇尖、龍船灣(即糧船灣)等地名。康熙《新安縣志》,本地區載錄蠔涌、北港、 沙角尾3地。康熙復界之後數十年,至嘉慶24年(1819年)《新安縣志》記載,本地區已增至30多條鄉村,如孟公屋、井欄樹、上洋、馬遊塘等。以上輿圖文獻,皆未見載錄西貢一地的地名,或標識西貢所在位置。故一般傳言,西貢一名,源自東南亞諸藩,沿明清兩代西來朝貢途中,海船停舶西貢的說法,不足為信。(待續)
古道行 2-1
延伸閱讀:〈古道行:西貢半島百年天主教堂導賞〉